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156)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连鞑靼人的战场他都下来了,怎会在河堤上出事儿。外祖母,一日没见到尸体,我便绝不相信哥哥去了。只是这会儿我家里怕是得乱,玉儿这便告辞了。”

黛玉此时虽然面上无太大悲色,可眼眶确是红的,如此一来,倒也给人强忍悲伤,不肯认命的假象。她这头说要走,王夫人自然是要拦住的:“外甥女儿这是说得什么话,难道你家里出了事,我们做舅舅舅母的就能光看着?你二舅舅来信说,湙哥儿身先士卒去视察河堤,却再不见人影儿,找了好些天却也之见岸上有血迹和你哥哥随身的玉佩。好孩子,那里可是黄河,年年都要提防大水的,人掉下去还有个活的上来?我知你如今正伤心,我们做长辈的就更不能放你回去了,你且安心住着,你府里的事儿,我们着人替你料理了也就是了。”

替我料理?怕是料理给你们自己吧。黛玉垂下眼睑掩住眼里的厌恶,冷声道:“不劳舅母了费心了,如今哥哥生死未卜,舅母却全然当做他已经是个死人了,我怎敢将寻他的大事交给舅母做主。退一万步说,就是他真有个万一,也有林家族长在京,万万劳烦不到舅舅们的。”

“你这个孩子,怎如此不晓好歹。那个七品小官儿家,说是族长,到底真与你有几分香火情呢。我这也不是咒你哥哥,只是凡事要先做好最坏的打算,殊不知心里期盼愈甚,最后愈发难受呢。”

“先时珠大哥哥病重之时,舅母也是先权当他死了的吗?”

王夫人左一句有一句终是将黛玉惹毛了,一句话顶过来,险些将王夫人肺叶子顶出来,气得她脸色煞白。

黛玉犹自道:“我的哥哥,还用不着外人来为他做什么打算,舅母的好意自个儿留着吧,但愿您的至理名言,自己日后用得上。玉儿这里就不道谢了,告辞。”

说罢看了眼始终未发一眼的贾母,

转身离去。

黛玉回家之后,便吩咐闭门谢客,往来吊唁的人一概不接待。好在林家交好的人家是知道内情的,此时也不过是做个样子上门关照一二。不大熟的人家,在林家未敲云板之前,也不会不识趣地上门来,是以林家大门一关,其实还是很清静的。

但宫里就不一定了,这几日太上皇病得愈发厉害,已是好几日都不曾下床了。如此关头,自是孝子床头捧药的时候了,忠顺王不仅自己捧药,还要亲自尝一口再递给亲爹。

即使提前有试药的太监试过了,依旧不改他孝顺父亲的决心,如此一来,太上皇愈发看办事不利,这么久都没将案子理顺的皇帝儿子不顺眼了。人老了本就容易喜怒无常,何况这还是个病着的曾经掌权天下的老人。

如此一来,皇帝陛下便接连几日不曾过来了。

可这一日,忠顺王在父亲欣慰的目光中喝下一口药,正要端给太上皇时,却叫不知何时出现的皇帝伸手拦下了,他道:“你再喝一口。”

忠顺王笑着道:“皇兄说笑了,即使忧心父皇病痛,我也不能代他喝药啊。就这么一碗药,小太监喝了一口,臣弟也试了一口,再闹下去父皇便不用喝了。”

就连这几日愈发看小儿子顺眼的太上皇也不满道:“他已是尽了他的心了,你如何却无理取闹起来。”

“你不敢喝,是因为你适才趁着试药时加进去的马钱子吗?”

忠顺王面色一变,强笑道:“什么牛钱马钱的,臣弟身上可没带钱的习惯。”

皇帝陛下拿下忠顺王手里的药,面无表情道:“你不必再次和朕打马虎眼,朕既然敢说,自然是有把握的。当年的懿德皇兄怕也是中了你这招数吧,太医说了,马钱子的毒,银针是验不出来的。你要是真觉得受了冤枉了,你就当着父皇的面再喝一口,宫里还不缺给父皇熬药的药材。”

这句话他说得云淡风轻,听在太上皇耳朵里却如惊雷,原来爱子竟是这般遭了毒手的。他抬起颤抖的手指向忠顺王:“你个逆子,你竟敢……”

话还没说完,便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皇帝连忙放下手里的药过来给他顺气。

忠顺王还在负隅顽抗,辩解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早便知道皇兄你是我为眼中钉

肉中刺,但懿德皇兄的事儿你也要往我头上推,可要拿出证据来才好。”

“你要证据?证据不是已经让你送到手上来了么?”皇帝冲身边的李公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那碗药端去给忠顺王:“你把它喝下去,自能证明你的清白了。”

忠顺王抬头看了眼一脸恨色地盯着他看得太上皇,又看了看端到眼前的药,半晌,突然仰起头哈哈大笑起来。好容易停下来才道:“皇兄啊皇兄,你叫臣弟说你什么好呢,我要是你,定会亲眼看着他将这碗药喝下去,然后再假装出来揭发。他压了你这样久,你就不盼着他早日归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