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159)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别怪人家墨家弟子不行,只能怪你不如今歌。

泰和无奈, “也对,今歌是我们大秦的骄傲。”

一起用了个晚膳,打火锅……吃得贼香后,才陆陆续续的离开。

研究‘电’的十几人全都被封爵了,兴奋得很,他们这两三年全靠工资过日子,呜呜呜,太好了。

“太阳能发电,如果研发出来,定能再升一级,甚至两级!乃我大秦功臣!”赢今歌继续给他们掏出了一本新的‘技能书’,好好研究,亏待不了你们。

“现在,回去好好过个新年,明年回来再战,说好的工资,绝对不会骗你们!”赢今歌给予他们放年假,最起码拿了封爵的封赏,要回去跟自家人好好庆祝一下。

赢今歌:幸好之前扶苏改建咸阳城时,扩大了咸阳城的规模,西城那片区域,都改成国有的了。

等到秦始皇回去后,又给赢今歌送来了封爵进一级的封赏,从少良造到大良造。

大良造的封爵,待遇更是进一步,田地,粮食,仆人的规格又是进了一大步。

当年的白起,也是最高被封为了大良造,后来直接被封武安君。

赢今歌得到了封爵时,又是年边,先是给自己公主府的人赏赐了一波,在准备制定今年的年终奖与年礼大派送。

同时,赢今歌打算开启新的工坊——火柴!

火柴在清朝的时候,就从国外传入我国,赢今歌之前觉得时机未成熟,需要用积分购买更加重要的粮食种子。

现在能购买方子和机器后,准备安放在黔中郡与象郡,黔中郡,位于巴蜀之地和长沙郡之间的一个郡,北接汉中郡,西接蜀郡,东接长沙郡,南边则是刚打下来的西欧之地——象郡。

两地的树木丛林众多,特别适合,尤其是象郡,刚归属于大秦,火柴这一工坊建立,可成为当地赋税和招工的一大企业了。

多开设几家,偌大的大秦,需要量贼大。

赢今歌看完地图后,又摸了摸下巴,火柴工坊都建设在南方,可能不太合适,要不,在北方也建立一个工坊。

魏齐之地尚未占据,只是丛林开发得差不多了,赢今歌最终选择了偏南方一点儿的淮阳郡。

就在南阳郡的东方,距离内史不远,临东则泗水郡,临南则九江郡,临北则颍川郡。

“啥?终于轮到我们县城建工坊吗?我我我,必须得我第一个报名啊!”黔首们一听说在我们郡县里开设工坊,华安公主的传闻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不少黔首都听人说过了,听某些小官小吏或者其他商人说过,唯独就是没见过。

黔首们听说:华安公主的工坊工资高,年年有年终奖,一发就是赏赐一个月工钱,还发粮食肉食和衣服呢。

工资多高?听说又涨工资了,以前10枚秦半两,后来12枚秦半两,现在13枚秦半两。

别小看这一天1枚秦半两的工钱,一个月就三十枚了!听说干得好还能加工钱!

听说,还要建造什么黄豆榨油,菜花榨油的工坊,哎哟,年终还奖励油呢!可香可香了!

消息一传开,这不,黔首们纷纷报名,生怕自己落后于人,将这么高工资的工作给丢了。

“选我,我又勤快又能干,能抗一石粟。”

“我二石也行,我对大秦律法,始皇语录都熟悉,我对大秦爱得深沉。”

“我对华安公主忠心耿耿!选我!我什么都支持!”

至于其他?我可以降工资,减福利之类的话,那倒没有,毕竟我们就冲着这个来的!

————————

我想改个书名,叫做《大秦女帝基建手册》,你们觉得如何??

-

第60章

在赢今歌安排人去给秦始皇的章台宫装电时,都让人小心翼翼的仔细些,这玩意儿要是将我阿父给电糊了就惨咯。

秦始皇对于‘被电糊’的下场表示十分关心,在工匠前来安装时,少府也派了一群人过来帮忙。

少府的人也满是诧异,根本就不知道,华安公主名下的那些墨家弟子到底是怎么想得这么好的,能够想到……

就是属于闻所未闻的画面场景,特别是在通电,打开开关的那一瞬间,屋子都变得亮堂堂。

秦始皇脸上不显,心里还是颇为骄傲的叫人来章台宫禀告差事,这不,很快,那些官员们就发现了章台宫的电灯。

“陛下,此乃何物啊?”看着如此明亮,大晚上的话,肯定就不怕黑吧?

“电灯,今歌名下研究所最新发明出来的产物,只要摁一下开关,就能亮或者熄灭。”秦始皇淡淡的回应,朕有,你们没有。

今歌说了,现在还在改进中,等到之后利用太阳能发电了,就在大秦推广开。

煤炭发电实在是太浪费了,而秦始皇手中的那本‘神书’中,他也看到后面了,真的有教人如何发电呢。

今歌说得对,那所谓的发电场,没那么多电量供给整个咸阳城,所以,你们就再等等吧。

虽然秦始皇没有将这话说出来,但是不少官员都是跟秦始皇一起打天下走过来的,自然对秦始皇有那么一点点的解。

肯定是在跟他们炫耀。

没关系,你不跟我们说,我们去找华安公主。

谁知道,华安公主说,还在改良中,等到下个设备创造出来后,才能够售卖,关键不是这个灯,而是电。

电?

“雷电的电吗?天上打雷时的闪电?”一说起这个,大家的注意力自然放在了这里,惊疑的看着赢今歌。

华安公主到底是有多优秀,有多敢想,才会将天上的雷电都拿来使用了?

“可以这么理解……吧?你们再等等,别着急。”赢今歌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解释,说了他们也不懂。

“原来如此……那我们就再等等吧。”也不知道他们脑海里想了些什么,互相对视了几眼后,点了点头。

等等,总能够弄出来。

华安公主不愧是仙女转世下凡,这对我们大秦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儿!

秋收入冬后,华安公主名下工坊的学堂及之前随着公子彻巡游天下记录律法的学子们,也纷纷赶往咸阳,包括另外一大批来自各地的学子。

女学子!

咸阳学宫出来的学子,是进入了官僚行业没错,大家都当官了,可重要的是,不是在咸阳朝堂当官,而是被流放了般,不是匈奴就是东胡,不是南越就是西瓯之地……

那么偏远贫瘠之地,说什么五年一度的考核,如果治理有功,就能迁回关中或其他郡县。

除了一些有学之士想要替天下黔首做一份贡献之力的人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娇生惯养的富家公子,让我跑去那么偏远贫瘠的地方当县令?

不去不去,我不去!

然而,不少富家公子嫌弃辛苦,觉得还不如现在过得潇洒,不少富家有学识的女子就不甘心位于深闺之中,未来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出嫁,生子,给儿子娶媳妇儿……

现在在大秦宣传开的‘华安公主’, ‘南莲公主’,以及不少前往曾经的匈奴之地当县令的女子事迹,纷纷都给予她们了榜样的作用。

如果自己足够优秀,何必听阿父的,嫁给一个窝囊子?给他相夫教子,还不如自己往上爬,以后想娶……嫁个什么样儿的男人没有?

不少女子前往咸阳学宫的消息,又不知怎么滴,就被人传到了大秦的疆域中,还有人嘀咕嘲讽他们男子不如女子。

顿时,有些男人就心里破防的不乐意了, “我们男子怎么可能不如女子了?”

“你们男子娇生惯养,不似女人能吃苦,人家女人都敢深入匈奴之地,敢去东胡,南越,西瓯,你们敢吗?一个个窝囊的像个软腿废物。”

“简直胡说八道!我们男子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信不信我揍你?”

泼辣的大婶儿怎么可能吵不赢,一听说想揍她,顿时撩起了自己衣袖, “什么?你想跟我打一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