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160)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哼,好男不跟恶女斗,我们男人顶天立地,那些去东胡,匈奴之地的官员,难道没有男的吗?就是打下匈奴的蒙恬大将军和韩信大将军,都是男的呢。”

“就是,就是,我们男人可比你们女人厉害多了。”哎呀,真是造反了,现在都敢指着我们男人的鼻子骂了?

以前的男人地位比现在高多了,底气越来越硬,都是从华安公主的工坊招女工开始,她们能挣钱了,都敢跟他们吵闹了。

嘴上跟她们对骂了一场了,可事实上,还是有些嫌弃那些读书郎。

读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现在还不是连人家女人都比不过?指不定啊,是因为害怕考不上,丢了脸,所以才不敢去的。

“不管是哪个原因都丢脸,真是的,要是我家孩儿有这么好的机会,那肯定送他去咸阳学宫。”

“可不是嘛,刚开始的时候,还免费用呢!”

黔首老农们觉得那些所谓的‘有学之士’都是假的,不是考不上,就是比人家女人还不能吃苦,算什么男人?

听说,华安公主打算在我们这里建学堂,快去商铺买一本书回来背背,不用交束脩。

等我家孩儿努力了,一定比这群软脚男人厉害得多,别说是匈奴,就是海的对面,都敢去。

他的宣言,大家都只是笑哈哈的表示‘海的对面哪有什么地方’,别在这里瞎说了,赶紧回家去吧。

也经过这些黔首老农的‘议论’,不小心的传入了某些出来逛街的纨绔子弟身上,有些生气, “他们这是在嘲笑我吗?”

“当然不是了,少爷,他们这是在嫉妒那些能够去咸阳学宫的人。”老爷可说了,让他们管好少爷,别在外面惹是生非。

吃喝玩乐可以,不能鱼肉乡里。

听说,大秦现在打算建一个什么日行千里的铁路,一听就耗资巨大的玩意儿,又是日行千里又是铁路的。

之前大秦都抄了不少家族,他们也担心这把砍刀从自己头上落下。

一开始那会儿,家中的纨绔子弟都被关在家里,不允许出门,生怕他们在外面惹是生非之后,牵连到了家族。

可一直关着也不是办法,都过去好几年了,纨绔子弟不能接受每天待在家里的生活,怎么也要偶尔出去逛逛。

家中长辈见孩子苦苦哀求,心软后,一段时间,见没什么路事情发生,就没有再紧张管制了。

唯有叮嘱一下身边的那些奴才,好好照顾少爷,别让少爷在外面惹是生非,知道吗?

比如现在……

“真的?这有什么好嫉妒的?进去了咸阳学宫,还不能享福,现在都不知道被流放到什么地方当县令呢。”少爷很是不屑。

“这当然了,这些贱……黔首又怎么能跟少爷您比?老爷富足,能养得起少爷一辈子不愁吃喝,可黔首不一样,能当上个小官儿,足以让他们兴奋一辈子了。”

下人赶紧劝说,踩一捧一的话术是用得十分熟手。

富家少爷冷哼一声,那是,这群贱民,怎么可能跟本少爷比?

想要假装听不到,想要假装是在说别人,可听着听着,怎么就觉得这么刺耳呢?

什么叫做我们不去,是怕考不上?怕丢脸?怕吃苦,是个软脚废物男人?

“胡说八道,本少爷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富家少爷不满了,满是悲愤的瞪圆了眼睛,气坏了的看着四周围的人。

可恶的是,说他们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你们,你们……”指着他们就想将他们教训一顿,被身边的下人连忙拉住了。

“少爷,少爷,老爷说过,别惹是生非,回到去就该挨骂了……”你是挨骂,我们可就要挨打了。

先是嘲弄了一群男人,再讽刺一波女人,谁说女子不如男?你们不努力上进,将来怎么当家主?

有些女子本来没想过自己要去咸阳报考什么咸阳学宫,认为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被人说自己不如男之后,就不忿气了,我怎么可能比我弟弟还差劲?他哪能跟我相比?

去!必须去!

本来就不少人前往咸阳学宫,在这个‘宣传挑拨’下,前往咸阳的人就更多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更多的是来自内史各郡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参加过战场的人,自己拿了爵位,可爵位不能够作为遗产留给下一代。

下一代的优待在于他们有资格考小吏,如果没考上,可以一直考。

可小吏的份额就这么少,他们再怎么努力,有时候还是不尽人意,可如果放弃了,就再也没机会考小吏的资格。

这学识嘛,自然是一直储备着。

上两次的咸阳学宫没考上,这一次,我定然能考上!

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拼搏的士兵,都在华安公主名下的商铺购买了好几本书给自家孩儿, “孩儿,好好学,好好读,好好背。”

有些不服输的是本人亲自上,我觉得我还年轻,还能够为大秦效力。

以前以为,当官儿的需要手脚整齐相貌端正,可后来从华安公主府上传来的消息说:只要有才,无论样貌和身材是否有缺。

本是为我大秦奋勇善战的士兵,那是英雄勇士的功勋,不应该作为歧视的理由。

这一年的咸阳学宫招考,因为咸阳学宫又扩大了一些,今年打算招收多一些学子。

扶苏也没想到,今年来咸阳报名的学子这么多,不管男女老少,场地都不够用,只能够分两批。

至于试卷嘛……也要分两批,还各不相同的那种才行!

扶苏与蒋闾一同商议此事,是的,没错,蒋闾自告奋勇的去找扶苏,为弟也可以一同帮忙监考。

因为今歌的存在,扶苏和蒋闾都知道了,能不能干,不是用男女之差来区分。

也没有人去关注学子的性别,而是直接按照考试的成绩来划分,十分公平。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四十五岁,今歌二十一岁。

年前,因为赢今歌的一份‘电灯’闪亮登场,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而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赢今歌身上时,没人注意到,城外的某座山脚下的试炮声有些响亮。

这片区域,已经被专门研究炮弹的实验工坊给包围了,没有人注意到,四周围的警卫戒备十分森严。

春耕时分,正是忙碌的季节,赢今歌安排自己田地的耕种,上一年的甜菜收成不错,还将种子卖给了其他黔首。

并表示,我们会收甜菜,价格不算低,且甜菜产量高,亩产高达六十石,可在屋子四周围或者菜园里种。

黔首们对华安公主都很信任,青菜也属于口粮的一部分,华安公主愿意收购,就说明这又是一笔进项。

买!

至于华安公主需要甜菜来干什么,他们不清楚,只知道对自己有利就行。

赢今歌的榨糖工坊和酿酒工坊,前者进展不错,后者在缓慢进行中。

不管是糖还是酒,在秦朝,这两样玩意儿都属于高价商品,一进入市场,就狠狠地打击了原有的世家商品。

凭什么你的糖和酒,比我的便宜?糖能便宜就算了,酒怎么可能是清甜的?绝对是假酒!

买来喝了之后,让自己底下的人赶紧研究一下,华安公主的这些酒是用什么配方做的?

糖我知道,肯定是甜菜做成的!

酒就不知道了,可能是用粮食吧?以前华安公主不是还收购了一批又一批的陈粮吗?或许陈粮酿酒,别有一番滋味儿?

胡说八道,人家华安公主的商铺下,不就有很多陈粮售卖吗?

掩人耳目的吧?凭什么就只有她的酒清甜便宜?可抢占了不少份额,我们的酒都只能跟着降价了。

不对劲儿,从上年起,华安公主开始大量种植甜菜,除了制糖外,会不会用来酿酒了?

懂了!先是放了陈粮,甜菜就是清甜的关键!

一批商人在交流中,讨论出了赢今歌的配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