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212)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白起啊……令小嬴政想起了他的老将军,不过现在或许还在军营又或者在家中被他的阿父训练中,还有吕不韦……

如果真算起来,吕不韦的手段确实不错,对外战争政策主张避免硬仗和恶战,强调在敌人境内保护民众,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还破坏了五国联军……①等。

《吕氏春秋》也是一字千金,无人能改。

韩的二十多座城池,魏的五六座城池以及赵国的三座城池,都是在他尚未亲政期间攻占下来的。

不过……

小姑娘家家的没有好好学习,实在不该,连自家族谱上的(人物)事情都不知道?

在家中的白起突然收到了来自咸阳宫的‘恩赏’:台灯?还这么花里花俏的模样?

摁一下开关,就能亮起来?真神奇。

特别是知道别人没有,除了王上就只有他有之后,白起又咧嘴笑了。

想必……王上也不会想着赐死他吧?

的确,白起没等到君上的赐死,等来了调兵遣将的准备攻打韩国——

小嬴政还被抱在太极殿,与朝臣们一同商议关于攻打韩国之事。

臣子们颇为积极,非要在君上和未来君上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还有……小鬼神,如果有什么赏赐请一定不要忘了我。

听说,白起府上,现在晚上都无需点灯了,白日拿着那什么台灯往太阳底下一晒就够了,晚上就能用了。

眼红。

————————

注①:吕不韦的功绩源于百度资料,能当权臣十几年,秦国也未因此弱小,不是只有一句‘与赵姬有染’可以概括的,是真有本事的。

第81章

番外if线【完】

秦国境内。

黔首们日复一日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为商鞅变法,军功授爵制度成为了秦国的黔首向上爬的唯一途径。

除了自愿以外,大部分士兵是以抽调方式征兵,军功授爵只是让士兵们在战场上更有冲劲,而留下的黔首,除少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之外,都是年老妇孺孩子。

就算没有青壮年的劳动力下地耕种,人们的日子还是需要过的,年迈的老人妇孺孩子也得下地种田。

好像这样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头,只是,上面开始有了变化,最先改变是的出现了新的耕作工具。

是按照每家每户的入伍及以往入伍数量分发,只不过每个乡里数量不多,得到的人荣耀满满,没有的人只能够等对方耕好了田地,再借用一番。

秦国大后方,粮种开始丰富又高产,店铺的商品和工厂缓缓往各城池发展。

“黑,你就好啦,能去工厂干活,每天都有这么高工钱。”

一妇人羡慕的看着叫做黑的残疾老头,他是当年在战场上活下来受了伤残疾了的退伍士兵,秦国对残疾退伍的士兵是有一次性补偿,但不能保证自己下半生的保障。

所以,黑都是靠自己残疾的身子艰难的耕种自己那几亩地,干什么都不方便,黑也不想拖累自己的家里人,就自己住了一间茅草屋。

平时一瘸一拐的上山找野草野菜树皮当粮食吃,冬天的时候可以自己上山砍柴当火烧取暖,但是没有钱财去购买厚重的衣服保暖,每个冬天都冻得瑟瑟发抖。

每年,黑都以为自己度不过这个冬天。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着,只是,官府的小吏突然带人上门,黑被带走了。

村里的其他人还以为是不是黑犯了什么错,被官府的人抓走了,只是没想到,过了没半个月,黑就回来了。

人都精神许多,还穿上了……厚衣服??

一问才知道原来不是被官府的人抓走了,而是去当工人做工,大家一听是做工显然吓了一跳以为是徭役,结果是每天都有工钱,还相对比较轻松。

当然这里所说的轻松是相对于平时的农活而言。

除了黑之外,还有两个因为打仗死光了儿孙的寡妇,说是去养猪场,工钱也不少,还发麻衣木炭什么的,羡慕坏了。

“有什么好羡慕的?你看他们能去当工人的,家里都是什么情况。”

“那也不能够只请他们啊,像我们这些这么强壮的,又能搬搬抬抬又能干粗重的活,更合适我们啊!”

工钱不少,还相对轻松,根本不是徭役可以比拟的。

“造农具的工厂听说招人,你们可以去啊,到时候有了工钱,购买这些农具,就可以更快更轻松的耕种啦。”

“真的假的?那我得叫我家男人去瞧瞧,虽然我家男人不如黑艰苦,但也是为我们大秦流过血。”

因为赢今歌的影响,秦国大王和群臣自然也是希望秦国发展的越来越好,同时,秦国的黔首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了益处。

虽然看起来是小小的变化,但是对于秦国的黔首来说,每天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又是各种工厂,又是农具,又是招收学生去当什么医生(医师),将来孩子有个新的未来,哪个黔首不是乐滋滋的妄想未来?

唯一不太合适的是……为什么招收的是女医师?

对比,战国大魔王嬴稷表示:男子去当什么医师?当然是上战场拼搏厮杀呀!

农活耕种?农具就是新的科技与改变,还让他拨了一大波的铁器,本来他还打算用来打造兵器的,去攻打六国多合适。

要不是那小鬼神……

哎,用来打造农具就打造农具吧,用来耕田的话,更好的开垦荒地,也能够增长不少粮食。

军营。

士兵们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打胜战,还能够完好无损的挣的这份军功,打胜仗的关键在于将领的指挥,还有兵器,以及粮草。

秦国以军功授爵制度作为强国之本,本来对军队就很重视,嬴稷还打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狠狠地削弱六国的实力。

就算自己不能够灭一国,也要给自己的好曾孙孙铺路。

所以,在得到了那好东西时,源源不断的往军队里运送。

兵器!这是首要的!横扫六国的兵器,铁器就是优秀。

粮草也是,除了平日的粮草外,肉食也增添不少。

卖钱?卖什么卖,全部送到军营……什么?你说这是其他家族子弟一起合资的?准备扩大养殖范围?

给钱!买买买!

幸亏还有一些进项,除了纸张与印刷外,最主要的还是那玻璃,哎哟,做出各种形状的玻璃后,可好看了。

被秦国的商人专门卖给了六国王室和六国贵族,钱多人傻速来!

屡屡看到账簿中进账的数字时,嬴稷那张老脸都笑得不知多开心。

嬴稷的‘远交近攻’政策,还是勉强能稳住燕国,齐国,偶尔攻打一下楚国,韩国,魏国的边境,偶尔收那么一两座城池回来,慢慢啃。

由‘军功授爵制度’发家的秦国,士兵们够拼劲儿,还是稳中发育。

士兵们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层的人突然发善心了,咋又有肉有菜还发冬衣了?

这兵器……哎哟,可锋利了。

“今年发的东西,怎么比往年好那么多了?”士兵惊讶又怀疑的跟自己身边的人嘀咕,怀疑以往是不是被吞了不少?

“将军不是说了吗?这是大王对我们的赏赐,奖励我们今年进攻夺下了那么多座城池。”另一个小队长好像是在自得自己得到的消息,跟手下的人炫耀道。

此话一出,其他几个顿时眼睛亮了, “真的?”

“我们要是明年也这么胜利,是不是也会继续发?”哪个士兵不希望自己在兵营里过得好一点,往年的冬天还得家里人寄衣服来呢……

哦,也不对,应该是说,自己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的冬衣给带上了。

听说,军营里不发冬衣,就算发,也是薄薄的衣裳。

“那不知道,就算不会,难道你们上了战场,还能不拼了?”小队长对未来的事情不清楚,也没有给他们画饼。

军营往常什么情况,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