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213)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被泼了一桶冷水之后,士兵们还是没有放下这股热切讨论的风潮。

最起码,冬衣兵器这两个大杀器加在一起,足以秒杀很多六国的士兵了。

对六国的大王和贵族来说,底层的人就是韭菜和蚂蚁,不管自己怎么压榨,都会坚韧不拔的自己野蛮生长,一茬又一茬。

给士兵们好吃好喝?不可能,这么大一笔数目,还不如让自己奢侈一番。

负责领兵打仗的将军自然希望自己的兵崽子们过得好些,吃得饱穿得暖兵器够锋利,才能打胜仗。

自己才能立功……哦,就算吃不饱,也不是很大问题,大部分人都是吃得个半饱。

反正,有了这些,兵崽子们更加激动兴奋,才能够在战场上更好的厮杀。

“咸阳那边,怎么拨了这么多过来了?”并不知道咸阳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某位副将很是惊疑,大王是不是有什么新动作?

还是打算让我们去攻打哪里?

铁定有诈!

“就不能是大王看我们太辛苦了,给我们的奖励吗?”将军朝着自己副将翻了个白眼,那肯定是挣了大钱。

大王的野心,他还不知道吗?

正在充盈着各个方位,打算一举迁灭……哦,也不对,秦国历代君王都想着东出。

大王当然也有这个愿望。

更何况……

知道了自己曾孙未来的优秀能力,想着隔自己还没多少年,现在又有某个小神仙的帮忙。

慢慢来,不着急,还有好多年呢!

不对,也没几年了,大王是该有些着急了。

不过,送来的一批批物资发到士兵们手上后,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用处。

还是很激励人心的。

这不,临近冬天的一场战场中,直接将楚国的两座接近南蛮的城池给夺了去,楚国那边的各大贵族们还在互相扯皮。

嬴稷一高兴,又拨了一大笔款送往军营,这些都是我的政绩呢!

哎,要不是担心自己灭一国后,其余五国围过来攻打他们秦国,自己还真想直接将韩国给灭了。

阻碍了我东出的道路。

简直可恶。

嬴稷想了想自己的岁数,现在他秦国有小鬼神的‘帮助’,国力蹭蹭直上,很快就能超越其他几个国家了。

带着这样的美梦,嬴稷正扒拉着到底适合灭掉哪一国。

好歹,历史留下的功绩,不能再是‘秦始皇之曾祖父’的名号了。

当然,嬴稷也决定了,等自己驾崩之后,这王位就直接交给政儿。

那两个短命的君王,就负责辅佐政儿就够了。

短命的君王·赢柱·嬴异人:你清高,你不起,你可以不用理会我们的啦?

嬴稷还真担心,待到嬴异人上位之后,还能不能够继续这般疼爱政儿,若是不能,将秦国王位交给其他子嗣,他大秦一统天下岂不是白做梦一场?

那可不行,王位必须是政儿的。

纵观嬴稷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不确保到时候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政儿放心,将来我们秦国的位置,就交给你了。”嬴稷看着面前已经四五岁的政儿,政儿性子稳重,聪慧又敏锐,是个好苗子。

也对,如果不是好苗子,怎么能够灭六国呢。

诶,不愧是我老赢家的孩子。

越看越满意,嬴稷都已经恨不得想要将孩子拔高长大,对于自己儿子,嬴稷或许还有点忌惮,类似老年狮王与壮年雄狮的关系。

可对于政儿没有这种担忧,反而是担心政儿年纪太小,没有经历过那么多苦难之后,能不能到达历史上所说的那个未来巅峰?

不过,政儿还是很积极的,除了跟在自己身边,不管是军事还是生意上的事情,都让他去‘学习’了。

君王,可以不用比底下的臣子都优秀,懂得如何学会用人,但不能够当个傻瓜任由臣子糊弄。

嬴稷给小嬴政安排的功课也算是很繁忙的那种,根本不是五岁小孩的内容。

赢柱和嬴异人都以为,孩子若是哭了,该怎么哄才好呢?

若是哭久了,撒娇了,他们又该如何跟大王劝说?

可惜,做的一切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都在小嬴政的坚定下,毫无作用。

不是,孩子,你怎么一点儿都不哭不闹呢?

下一秒:我儿果然有大帝之资!

于是,又多了几分骄傲,尤其是嬴异人,觉得自己阿父二十多个儿子,将来阿父登基了,指不定出什么意外,王位不会传到自己手里。

现在有了政儿后,如此优秀的子嗣,不愁王位会旁落在其他兄弟身上。

这时候的嬴异人并不会想,大父会不会将王位交给政儿?

按照时间线,大父驾崩的时候,政儿才九岁。

政儿九岁,怎么登基为王?孩子都还没锻炼出来呢!所以,必须要有一个人过渡。

嬴异人对太子赢柱的‘父子感情’并不是很深厚,想着如果大父知晓太子登基三日驾崩,会不会直接越过太子阿父,将王位交给自己?

想到这儿,嬴异人的心里有些愧疚又有些期待。

愧疚自己竟然还想着抢阿父的王位,但也隐隐觉得为了保证政儿的登基,大父或许真的会将这个位置直接交给自己呢。

这会儿,嬴异人忘记了自己也不过是‘天命’中登基三年而驾崩的大王,况且,他还有个儿子‘成蟜’。

现在,政儿六七岁了,距离大父驾崩的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了。

嬴稷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对于王位的人选,自然早早定好。

也没有将政崽一直放在自己身边,反而是在尽有可能的休息时间,到咸阳郊外,乡里等地,视察一下民情。

除了平日的工厂之外,黔首和士兵们的生活,才是需要的根本。

当然,秦国因商鞅变法实行‘驭民五策’,解黔首,自然不是为了怎么才能让黔首过得更好,而是解如何‘驭民’而不使黔首活不下去。

大秦架这战车,可不能够脱了缰。

再加上‘小鬼神’今歌的心声,还是不要逼得黔首活不下去因而造反。

咸阳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变得更加繁华,来自各地的商人络绎不绝的带着马车,驴车将货物运往各地。

政崽带着侍卫跟他的‘小跟班’们前往他大秦的领土‘巡视’,将来这些都是秦国的栋梁(牛马),不知道秦国情况,怎么当秦国的官吏?

作为秦国首都,也是国家政策最先收益的地区,咸阳城外的乡里农村之地,过得比其他城池的黔首好许多。

走在乡里道路上,始皇崽目光幽幽看着,临近冬天的咸阳,田地已经没有什么农作物了。

若是曾经(指上辈子),黔首们该早早躲在自己屋子里,祈祷着冬天不要下雪,或许在收集冬天要用的柴火了。

愁眉苦脸的担心冬天会不会饿死和冻死,哪能像现在那样,四十多岁的老太公老太婆还能乐呵呵的挑着箩筐,有说有笑。

【PS:在战国时代,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三四十岁已经是老人家了。】

“听说今年大家伙可以去买炭了,不用上山一车车的砍柴了!”

“真的假的?可是炭不是有毒吗?”

“那就好咯,虽然说有了炕暖和,但柴火也不经烧啊!”

山上的树木可不是随便砍的,有些还是大财主家的树,有些大财主连枯枝落叶都不给捡。

如果是往前几年,纵使有便宜的炭也买不起,他们只有耕种税收过后的粮食,填饱肚子都艰难,更别说是其他进项了。

若不是工厂招人,他们还不能够过得比往年好呢!首选的工人都是家里包括祖上有十年参军以上的子嗣,退伍,残疾士兵们。

这些都是为他们秦国流过血的。

而后工厂若是扩大了,会放低年限,工坊的位置没那么多,但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变好,有了希望,自然精气神都好了许多。

黔首们都听说了,等到工厂生意好了,招人了,就从他们后面这一批开始招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