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番外(214)

作者:酒筝 阅读记录

一个个的精神面貌都好了许多,说实话,始皇崽屡屡看见,都有些动容。

同时,又在心里回忆起曾经的黔首,但似乎,又想不起来了。

【政崽,你怎么了?不开心吗?你看人家黔首都过得这么开心了,你过得比人家好多了,有什么好忧愁的。】

在今歌看来,小崽崽才七岁,在她的抚养下,活泼快乐成长,肯定是嬴稷那大魔王给我家崽施压了什么压力。

气气。

我们可爱的始皇崽并没有理会她这句安慰的话,认为孩子天真不懂,也不去跟她解释。

还停下来询问了一下老农的生活,比如耕种,粮食,家里的柴火……等。

黔首对待贵族的态度是忐忐忑忑,见贵人问这些话,连忙回答。

“现在生活好了,有了高产的粮种,我还在养猪场干活呢。”

家里没有年轻力壮的孩子了,靠他了,而他老实回答,眼前此人,看这穿着,这口音,是他们秦国的贵族。

【政宝,这都是我的功劳,黔首日子过得好,能吃饱穿暖了,才不会想着造反呢!】

今歌特别骄傲,看,我家老祖宗被我教得多好,以前可没有这么顾着黔首生活呢!

听着某人骄傲自得的心声,始皇崽不置可否,是他想改变,或许……不,秦二世而亡的结局,必须改变。

为此,他可以放缓脚步,目光放在最底层的黔首身上。

“走吧。”垂眸,接着去巡视大秦的工厂,能源源不断为秦国提供资金,供养军队的工坊。

而小嬴政身后的小公子还和善的跟那老农说了几句话,表示我们秦国会越来越好的。

老农笑了,眼中含有光, “对,我们秦国,会越来越好的……”

孙子现在能吃饱了,会好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小公子们对这个比自己小一点的嬴政很信任,应该说是已经在心底下意识的认定,他就是那个领头羊了。

在跟着嬴政前往工坊时,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外边儿没有什么人走动,唯有几个保安负责看守大门。

看到这一行人,新来的保安根本不认识他们,十分尽责的将他们拦在门外。

这种打脸的剧情……哦,并没有,出示了自己的身份令牌后,管事很快就将他们给请进去了。

至于那个尽责的保安,身后的一位小公子还夸赞了他一声。

管事看了那保安一眼,连连点头, “对对对,柱子是我们村子的退伍老兵呢!当年还是先锋,就是腿受了点伤,不过绝对没有任何影响……”

走进去,工人们都很认真的工作,作为视察的人员很满意的点点头。

账簿交上来,十几个看着只有九岁多十来岁的孩子在算数(算账)这一方面,可谓是被教育了许久。

从今歌系统空间拿出来的课本,再加上始皇崽的高压监督,差得到哪里去?

这一笔笔的盈利,一部分拨向军队,一部分用于基础建设,另一部分打算用来建设学堂。

是的,没错,就是建设学堂。

这个从两三年前就打算开启的项目,一直都没有开启。

之前建设医学堂,是为了说服嬴稷建立医师,为战场的士兵们疗伤。

但事实上,这不是单单只是为了给战场上的士兵疗伤,一部分的女弟子,不可能真的送往战场。

让国民黔首的生活变好,是从方方面面体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

这一次,建立储备属于他们秦国的学子,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将来走向秦国政坛,放射于攻打下来的六国城池里。

将一个城池攻打下来,算不得什么。

要让这个城池的黔首真心认可秦人的统治,可不能让六国的贵族们继续当这个官吏。

这一点,嬴稷本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秦国的朝堂上,大部分臣子都是从六国挖来的人才。

怎么能够随便浪费这些资金?送往战场攻打六国不香吗?造兵器不香吗?

可想着想着,又认为不是没有道理。

嬴稷又想起了齐国的稷下学宫,当年也就只有齐国雄盛时期……

啧,他齐国能做,我秦国也能!

六国的贵族王室们在六国破灭定然会想着复国,摸了摸账簿上的那笔数字,虽然肉疼,但还是拨了下去。

事实上,他是不同意的,单纯就是因为这笔盈利没在他手中,是几位小公子们的私产。

只是以他发出的王令为号召,在明面上由朝廷出面,很快,在咸阳所在的州城建起了学堂。

黔首们:

“什么?学堂?上学?让我们吗?我们哪有钱哦……”

“不用束脩?还提供笔墨纸卖?那,也不少钱诶?”

“你们家不是有两个工人吗?还怕供不起孩子?”

“就是就是,我就让我家大娃去,听说,读书好的那一部分学子,将来能当官儿呢!”

“真的假的?那我家孩子也去。”

“就算不能当官儿,当个小吏也不错,不然为什么我们大王要给我们建学堂?”

“我还以为钱多了没地儿使呢!嘿嘿嘿……”

“这话也敢瞎说?不要命啦?我走了,我去给我家孩子报名去了!”

“诶诶诶诶,别跑,我也去,我也去!”

对于新建的学堂,大家更热衷于讨论与参与,比起之前的什么医学堂,黔首们更愿意掏空自家的存银,供孩子去上学啊!

要是真的当了官儿或者小吏,也算是让自家孩子与自己家庭更上一层楼了。

未来就不用愁啦!

特别是报上名之后,拧着孩子的耳朵,再三警告必须好好学习,不然就打算他们的腿。

这可是他们底层黔首向上爬的机会,不然就得上战场去拼军功。

尚且,这个机会,还是祖辈上战场拼搏留下的功绩给予的,只能够选定一个孩子!

有些人,家里有钱都不能去上学堂呢!

其他六国:嗯?秦国又在搞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秦国的某些产品很是畅销,又是奢侈品,但对于那些王室贵族而言,不算什么。

看着赏心悦目,这只不过是一点儿小钱,纵使有臣子上奏,也被秦国收买的奸臣给‘说服’了。

身为大王,身为贵族,享受怎么了?他们这么劳心竭力的去保护那群贱民,难道也要让自己过上省吃俭用让其他贵族嘲笑寒酸的日子?

对于他们浪费资金去建学堂和医学堂的事情表示嘲笑, ‘蛮夷之邦’罢了,再怎么培养,还能比得上稷下学宫?

蛮夷之邦就是蛮夷之邦,呵,只会惹人看笑话。

唯有一些聪慧之人看出了秦国的远大意图,只可惜,跟他们最大的老大(大王)说了后,引起了那些贵族的嘲弄。

“哈哈哈,培养自己的人才?就他们?也不看看他们朝堂上从我们六国抢过去的人……”

说起这个来,国君们就生气,凭什么优秀的人才都跑到秦国去了?那蛮夷之邦有什么好的?

看看百里奚,商鞅,张仪这些个人……都没什么好下场!真是眼瞎!

心里唾弃了一番之后,又诅咒他们将来没有个好下场,接着奏乐接着舞!

至于你说会亡国?呵呵,开玩笑,他们几百年打来打去,谁没当过霸主?但被吞并?从来不会有人怀疑这个问题。

秦国现在强盛了,想要当霸主,就让他当呗。

有远见之人,已经开始思考要不要偷摸摸的跑去秦国了。

纠结!

齐燕二国离得远,在秦国‘远交近攻’的政策下,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虽然知道秦国又闹腾出新玩意儿,也没在意。

而赢今歌则是在那儿十分开心的对始皇崽开口, “将来,我们秦国就不愁没有人才了。”

一直信奉商君‘驭民五策’的始皇崽心里叹了口气,只有改变,才能够拯救……

算了,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否合适,或许连六国都打不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