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我助夫君重生后(13)

作者:月子樱 阅读记录

就如她的姐姐,杨苒依,她们姐妹俩的眉眼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皆是柳眉如烟,眸清似水,只不过苒依给人的感觉是清冷疏离,而暮言则是明艳动人。

李氏又想起了当年苒依被迫入宫前的场景,虽然她至始至终从未说过一个“不”字,但正是这样无声的抗拒最为令人痛惜。

李氏收敛着情绪,缓缓开口,用似问非问的语气道:“言儿今年腊月就要及笄了罢。”

“是啊!娘。”杨暮言柔声应道,却觉着她这话里还有其他的意思。

李氏到底是母亲,她方才在大堂内看着抱在一块的俩人时,便已经动了这方面的心思,如今家道中落,国势危亡,她一个妇道人家,自保暂且勉强,压根儿没有能力去守护自己的女儿。

李氏看得出来,他们俩关系不一般。

遂干脆直接问道:“你那师兄,多大年纪了?”

杨暮言闻此,不由得一愣,她虽面不改色,心里却开始紧张了起来,与娘说他十六岁,那肯定不行,毕竟他的模样都这般大了,只好随意回应:“十八岁,虚岁十九。”

李氏点了点头,似是对这岁数感到满意,继续问道:“他是哪里人?家里是作甚么的?”

这问题着实把杨暮言难住了,她总不能说李哪吒父母双亡罢?沉吟了片刻,还是打算实话实说:“他以前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儿子。”

“哦--,居然是总兵的儿子?”李氏有些惊喜,转头看了眼她,随即又回过头继续看着前方的路,疑惑道:“以前是,那现在不是了?”

李氏方才确确实实听到了暮言说的那句“你爹要杀你……”,不过她自是不解其意。

“他小时候给他爹惹了点麻烦,他爹不喜他,如今就跟着他师父过,已然和家里断绝关系了。”杨暮言说得轻描淡写,其中细节她自然不能道与母亲听。

可是李氏倒是颇为好奇:“惹了甚么麻烦?能让他爹如此生气?”

杨暮言有些语塞,她怕再继续揭哪吒的老底,会将他在母亲心里的形象败光的,但还是试探性地无奈低声道:“因为……他九岁打死了一条龙。”

李氏闻此果然露出惊诧的神色,略微颦起了眉,似是在琢磨“打死龙”是个甚么概念,身旁的姑娘不由得咽了口唾沫,暗思,完了完了,她又说错话了。

不过她母亲毕竟是将门之后,大抵比寻常女性的承受程度都要高些,只见李氏舒展开眉头,感慨道:“听上去似乎比戬儿还要厉害些。”

“这……应该还是哥哥厉害些。”杨暮言讪讪应道。

她怎的好似听出了几分赞美之意?难道母亲觉着哪吒小小年纪打死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李氏又继续问:“那他现在就相当于是无父无母,上只有一师父?”

暮言颔首:“是这样。”

“那他如今靠何谋生?”李氏关心道。

杨暮言又一次沉默了,他除了会打架,似乎确实不会什么谋生的手艺,不像她,至少还能行医,但在长辈面前,还是不能太过实诚。

她委婉道:“他师父的金光洞估摸着是个金矿,给他的宝贝都是纯金制的,哪吒也许……不用担心谋生这件事。”

这话是她边思索边说的,但她愈发觉着她说的是大实话!

李氏点了点头,这已经是她第二次露出满意的神色了,杨暮言自是有些好奇,为何母亲会对哪吒如此感兴趣?

“那他可曾定亲?”李氏终于道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第9章 亲人

杨暮言眼神一顿,也算是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一桩桩一件件问得这样细致,亏她现在才反应过来,她心里有些小鹿乱撞,却依旧语气平淡:“未曾。”

“十八.九岁,模样生得极好,个子又高,武艺超群,师父富有,还无父无母。”李氏把方才得知的信息理了理,不禁赞叹道:“嗯,不错!”

“不过看上去,脾气不太好。”李氏有些担忧,但细细想了想,又放心道:“但也无妨,只要他肯听你的话就行。”

杨暮言屏气凝神地听着,并未接话,她头一次见人将“无父无母”视作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不禁替哪吒的双亲捏了把汗。

不过她见母亲还挺待见他,心中不禁有些雀跃。

接着,却闻见李氏一声叹息,道:“可惜了,你爹走得早,看不到你成家了。”

杨暮言闻此,眼里那点因为谈起哪吒才燃起的光亮瞬间又熄灭了,眼眸深邃犹如一潭死水。

“而且你还得给你爹守孝三年。”李氏一手牵着她,一手抚着她纤薄的后背,随即提议道:“不如这样罢,你们俩先定个亲,三年后再择日完婚如何?”

杨暮言猛然停下脚步,满脸惊诧道:“不是,娘,您这也太急了罢!”

她娘是多怕她嫁不出去啊?不对,她娘为何会如此主动,她仔细思索了下,她并未透露任何关于他俩关系的事啊?

等后知后觉地想明白了李氏这样着急将她托付于人的缘故时,杨暮言的心头蓦地一酸,眼泪又险些淌落脸颊。

她站在廊下,借着灯笼里透出的烛光与外头清亮的月光,静静地看着李氏柔和慈祥的眼眸,她的母亲比数年前苍老了许多,两鬓生白发,眼里含风霜。

杨暮言伸出手臂,紧紧抱住了李氏,柔声宽慰道:“娘,您别担心,哪吒和哥哥,会保.护好我们的。”

自杨府发丧以来,上门吊唁的人并不多,一是许多位不高权不重的小官吏纵使有这个心也不敢贸然前来,二是都城里出事的大臣太多了,众人也就只能各扫门前雪。

杨暮言听了母亲李氏的话,连府门都不曾跨出一步,下人们也不敢张扬府中小姐的事儿,武成王黄将军前日还派了几名家将过来守着,故府中的日子也还算安宁清闲。

今日是七月十二,是杨任停灵的第六日,此刻,杨暮言刚从灵堂内走出来,身后跟着两名侍女,正行在通往后院的游廊上,她算了算日子,自思,今日哪吒他们也该回来了罢?

走着走着,她在一间屋子前停下了步子,转头看向身旁的门扉,侍女们也连忙停在原地,跟随她的目光望去,那是杨苒依的房间,已经四年未曾住人了。

杨暮言柔声开口:“今日,可曾有人打扫过大小姐的房间?”她怕如今府中混乱,下人们就怠慢了平日里的这些琐碎小事。

侍女闻此,倒还真嚅嗫了起来,年纪稍大点的那个姑娘连忙颔首应道;“回小姐,还未来得及,婢子这就去带人来收拾。”

杨暮言踌躇了会,还是打算进去瞧瞧,她制止道:“先不忙。”旋即推开门走了进去。

房内的光线有些昏暗,她环顾四周,屋内的陈设似乎还是她记忆中的模样,内室的窗旁放着一把瑶琴,她记得小时候,自个儿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趴在西院内的花架子上,看哥哥舞剑,听姐姐抚琴,那时候的日子恬静安好,不似如今风雨飘摇。

她的胸口有些闷闷的,心中是物是人非的怅然感。

杨暮言走进内室,将纤细的指尖轻轻划过琴弦,清脆的琴音转瞬即逝,她的琴艺还是上山之后玉树师兄教予她的。

她抬眸,将目光移至琴旁的墙上,那儿挂着一幅画像,画上的女子着一袭白衣,柳眉星眼,姿色天然,墨发如流云般倾泻而下,散落腰际,气质清素雅淡,似九天宫阙之上的谪仙。

甫一望去,竟让她心中一惊,这是……她姐姐?

杨暮言从未见过这幅画,女子的轮廓与数年前她离家之日比起来更加清晰了。

“姐姐真美!”她在心里这样感叹道。

此时,她又回想起李氏之前与她草草提及的话,据说,四年前,与姐姐苒依一块儿进宫的还有个叫苏妲己的贵妃,是冀州侯苏护之女,生得美艳绝伦,妩.媚多姿,用倾国倾城来形容毫不过分,后来,大王独宠妲己,对其言听计从,造炮烙,设酒池肉林,建摘星楼,修鹿台行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