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我助夫君重生后(14)

作者:月子樱 阅读记录

而这后宫三千佳丽也就从此形同虚设。

她垂下眸子,眼底泛起愤懑痛惜之意,她的姐姐蕙质兰心,温婉贤淑,样貌又如此超凡脱俗,完全值得世间最好的男子去疼爱她,而不该像如今这般深陷淖泥中。

杨暮言默默叹了口气,转头看向方才那个婢女,想对姐姐的境况再多了解一些,遂轻声问道:“芸儿,你可知道姐姐在宫里过得如何?大王待她好么?”

芸儿是杨苒依出阁前服侍她的婢女,她与苒依一同长大,年纪在杨府的女孩子中算是最大的,那王宫内宫娥众多,家中的丫鬟自然无法再继续跟着主子,自那以后,她便跟了李氏,如今都年方二十了,还未曾出嫁。

每逢元旦,外戚可入宫朝贺,后宫妃子一年到头也就这一日可以见到家人,芸儿数了数,她也就跟着李氏进宫过三次。

每每见着她们,杨苒依都是笑脸相迎,看不出一丝异样的情绪,芸儿只好如实答道:“以往每次入宫,大小姐都说在宫里一切安好,让老爷夫人无需担心。”

杨暮言无奈抬了抬眼皮,自觉这话问得着实没什么含金量,她姐姐向来是个隐忍的性子,哪怕受了委屈也不会与李氏谈及的,她索性问得更直白了些:“娘说大王独宠苏妲己,那姐姐可曾说过,大王是甚么时候不去找她的?”

芸儿边思索边回答道:“婢子记得,今年的元旦,夫人还问起过,大小姐说大王已经三年多没去过她那儿了。”她顿了顿,回想了下细节,看了看门外,随即又谨慎道:“不过,我看大小姐面上也不恼,反而一副甚是轻松的模样,好似也不是很喜大王去找她。”

杨暮言闻此,不禁思量着颦起眉,如若是她嫁给了这样一个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的男人,定然也想嗤之以鼻,避之若浼。可是,既来之则安之,在那深宫大院里,求的就是一个“母凭子贵,父以女荣”,她姐姐聪慧如此,怎会不知这般道理?

“那姐姐这些年,也未曾有过子嗣?”她继续问道。

“未曾。”芸儿摇了摇头。

“娘也不着急?”

哪怕她姐姐想不明白,她娘总该规劝罢?

“这……前两年进宫的时候,夫人还会带些坐胎药去。”姑娘说着说着有些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轻声道:“但是大小姐说巫医院有,她若需要会差人去取,故连收都没收。”

杨暮言算是听明白了,姐姐的心大概自始自终都未曾落在大王身上过,争宠这种事儿绝无可能,如今大王又杀了她爹,恐怕她连逢场作戏都做不到了。

如若不快些把姐姐带出王宫,纵然她有天人之姿,只怕迟早会落得个跟姜王后一样的下场。

杨暮言正咬唇沉思着,廊下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个年轻侍女提着裙摆在房门口刹住步子,她怔愣了会,似乎对屋内站着的三人表示好奇,接着才跨步走了进来,满脸喜色道:“二小姐,大公子回来了!”

杨暮言闻声回过神来,心中一喜,那双眸子蓦地亮了起来,连忙迈步走了出去,路过那侍女身旁时,却略微顿了下步子,上下扫了一眼。

这姑娘喘得有些急,想必方才跑得很快,脸颊上透着红晕,嘴角竟然还敛着一丝笑意,看上去满面春风的样子,与她身上那身孝服甚是违和。

杨暮言边走边疑惑道,明明是她哥哥回来了,怎的这姑娘看上去比自个儿还激动?

穿过花园,到了前院,就瞧见大堂门外站着好几名小厮和侍女,正趴在门口往屋内探望着。

杨暮言从他们身后经过,双眼透着审视的目光,这都看甚么呢?

“大家怎的都奇……”她一面想着一面走进了大堂,甫一抬眼望去,便有些顿住了步子:“奇怪怪的……”

此时的杨府大堂内,正姿势各异地站着四名男子,忽闻见脚步声,皆齐刷刷扭头看向走进来的姑娘。

杨暮言一进门便将目光落在了身形最为高大的那个男子身上,那是一双带着些许异族色彩的眼睛,明亮透彻,虽已近七年未见,但她还是能一眼认出这双眼睛。

说实话,她有些记不清他的样貌了,但她一直清楚地记得,她的哥哥,杨戬,有一副好皮囊。

此刻站在她面前的男子眉似远山,眸似墨玉,脸庞的轮廓近乎完美,线条明朗凌厉,哪怕仅是简单竖起一头墨发,也难掩眉宇间的英气。

他身形修长笔挺,比身旁抱着枪的少年还要高些,即使身着朴素的鸦青色道袍,却仍然透着一股子矜贵轻奢之感。

杨暮言打量完杨戬,又看了看另外两位样貌清俊的男子,他们虽没有绝美的容颜,但毕竟透着仙人之姿,也足以让常人移不开视线。

难怪方才那个姑娘一脸娇羞之色,堂前堂后的下人们又皆窃窃私语,她在心底悄悄感叹道,这样四个人同时出现在府里,大抵也是都城里难得一见的名场面了。

她收回思绪,嘴角扬起微微笑意,轻启红.唇,朝杨戬唤了句:“哥哥。”

随即又看向玉树临风,有些惊诧道:“师兄,你们怎的也来了?”

“师父夜观天象,察觉到朝歌城里妖气颇重,担心你有危险,遂派我俩来查探一下。”答话的人是玉树。

“行至孟津城外时,遇上了哪吒和杨戬,就一块来你家府上了。”临风接续道。

“妖气?”暮言有些紧张,连忙走到他们身旁,问道:“都城里怎会有妖气?师兄们可知在何处?”

“在王宫里!”

玉树的眼神蓦地冷凝了一下,姑娘闻此也不禁神色一凛,在王宫里?那姐姐岂不是……很危险?

他们四人回来得晚,祭拜完杨任,休整了一会,已然到了夜间了。

毕竟是带着任务来的,玉树临风用完晚膳便去王宫附近蹲点了,这妖气到底从何而来,他们得去搞清楚。

杨戬换上了一身素净的白色长袍,这会子,还在灵堂内跪着守灵,李氏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安然地看着他的侧脸。

杨戬的俊朗是人尽皆知的,新来的丫鬟和小厮虽一直未曾见过这离家多时的大公子,但也总有所耳闻,今日一见,不知撩了府中多少女孩子的心。

李氏本来只是心平如镜地观赏着他,但沉默久了,脑海中的思绪便愈发纷杂,她想起五年前,她曾带着杨苒依与杨戬去过南门的一家命馆。

里头的老先生姓姜,人称活神仙,故此后来还被引入宫中官拜下大夫,她听杨任提起过,姜先生因为拒绝监造鹿台行宫一事,在午门外投水而亡了,着实令人惋惜。

她记得那日,在算卦前,姜先生捋须含笑,叹道:“若非告知老夫,公子小姐二人是兄妹,老夫倒觉得更像是一对璧人!”

李氏当时一听见这话,就有些不悦,自觉这老头儿仗着自个儿有些本事,便口无遮拦,当即带着两个孩子就离开了。

杨戬的身份一直以来都是杨府一大禁忌话题,杨戬是羌族人,是战俘,他们夫妇二人当年将其收为养子,不知招来多少闲言碎语。

李氏也不是没想过,为何苒依会那样坚决,磕头跪地求着杨任把杨戬带回来,可她那会子还只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必然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怕就怕日久生情,毕竟这个儿子模样好,品行佳,哪怕在人才济济的都城内,也算是公子世无双。不过他与苒依一直以来都是兄妹相称,克己复礼,并未做出任何越矩之事,李氏本来还算放心,那日却因为姜先生的这句话,有些担忧起来。

直到五年前,杨戬被师父带上山,四年前,苒依嫁进宫,李氏也就彻底释怀了,带着点庸人自扰的感叹。

她本以为女儿贵为皇妃,位高权重,享尽荣华富贵,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可事到如今,她愈发觉着是她错了。

女子这一生,若能觅得一良人,白首不分离,才是一大幸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