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228)

作者:芳年 阅读记录

“咦?”台下看客一起惊噫了一声。

两人之前一路比试过来,都可说是旗鼓相当、棋逢对手。如何到了这最后一局,却是一个下笔如有神助,笔下万言,妙笔生花;一个却似江郎才尽,大异从前,久久无言。

看客们好不容易略微安定了些的心绪又被杜寒清出人意表的举动吊得高高的,七上八下,始终没有着落。

黛玉也有些诧异,转头去问应妙阳道:“郡主,可知道,为何杜姑娘忽然这般吗?”

应妙阳想了想,稍微猜出一些因果。可能还是因着旧日龃龉,杜寒清放不下黛玉是雅舍主人这个心结,不愿砌词夸奖。却又找不到什么惊人的坏处来作一番长篇大论,故而便只能这般不上不下地搁置在这里。

只是,这乃她私人揣测,且不利于杜寒清。应妙阳有教养,并不肯当着众人的面点破,搪塞道:“想来是她太过慎重。到底不曾到时限,相信君子兰才名定不是平白得来的。”

黛玉点点头,便专心只待结果。

“咚!”又是一声锣响。

这一声锣响却是立时惊动了雅舍内外、折柳滩上下,甚至全京城人儿。

“时辰到,停笔交卷。”小童唱道。

便有丫鬟上前,轻手轻脚提起两人面前宣纸,竖起在胸前。同时,有小童照抄了,誊写在外间大幕布上,让里里外外的人都能同时看见。

只见宝钗果真是做了一篇乐府诗《咏雅舍》。

旁征博引,以古喻今,细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化交流场所,此楼彼舍,分别把他们夸得天花乱坠,一时无两。

紧跟着却话锋一转,说这些旧楼别舍统统都比不上现今京城的一座宅院,却是唤作雅舍的。

开头平平无奇,还是沿袭众多咏物诗的旧例。但是,进入正文,开始说起雅舍之好时,却并不是堆砌华丽的词藻,而是用一名走街串巷的小货郎眼睛去看,用渴望读书挣钱幸福生活的货郎的嘴巴说出了雅舍的与众不同、别样风光。

结尾,更是写货郎在雅舍休憩,一觉醒来,见自己身处金瓦银楼、雕梁画栋之中,以为是梦一场,逢人就问,再三确认之后才知竟是真的。世间当真有此迎四方客、百样人的雅舍,货郎欣喜如狂,从此便住在了雅舍,再不曾离开。

最后,宝钗以作者口吻总结,自言“余亦愿做此货郎,不栖梧,不宿梁,雅舍永成双。”

端的是一篇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的好诗文!

黛玉不害臊,带头鼓掌。雅舍上上下下之人并那些花农草户、真个儿的货郎们,全感同身受,扯开了嗓门叫好!

一时间,全折柳滩只有一个“好”字在传。

良久,众人才略微冷静了些,渐渐,方能听见议论君子兰诗作的声音。

原来君子兰却是做了一首七言绝句。

比起潇湘妃子洋洋洒洒几百字一篇声情并茂的乐府诗,君子兰的绝句,对仗严谨工整,言简意赅,虽是好文,却实在难动人心。

有那赌了君子兰获胜的人,气愤不平地道:“这君子兰究竟怎么回事?如何就选了这般难作的绝句,偏偏又只得了这几句,干干巴巴。莫不是当真江郎才尽,实在做不出来了?”

其实,这人的话实在有失偏颇。单论文采、才情,杜寒清所作这首七言绝句,丝毫不比宝钗的“万言”乐府诗差。

只是,乐府乐府,自带音律,可伴乐唱和,字数又多,更利于作者抒发感情,引起共鸣。台下诸多看客,多少便是雅舍中下九流的“贩夫走卒”。宝钗又用了他们的口吻、语气,眼光说话,先声夺人,这便获得了一群拥趸。

后又用才情做结,文采风流自然打动贫寒士子甚至高官文臣的心。这便更加赢得了一大票的支持者。

杜寒清与宝钗相比,以一首绝句尽显高高在上的姿态,点评雅舍得失成败,指点江山,睥睨自豪。可她自己,却又只是雅舍一场大比的应试者。便是在众多看客心里,杜寒清的才情都比不上潇湘妃子,更别提背后的雅舍主人、金口玉言宣称举世无双的林黛玉了!

至此,孰高孰低,不需评判多言,便有了结果。

君子兰落败,潇湘妃子得胜。

京城第一才女的宝座换人坐了。

“咚!”锣声敲响,一锤定音。

杜寒清埋头往台下走,赌输了的看客们却不依了!便是金甲禁军在前,也挡不住人群涌动。

为防杜寒清受伤,立时有暗卫和雅舍管事们带着她从后方掩退。

那闹事的人见正主不在了,只能自认倒霉。又有那些赌赢了的人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把他们反挤到了一旁。金甲禁军更是顺势抽刀护卫在前,总算勉强止住了这一场骚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