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146)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不过,凌寒转念又想到:连王允的美人计,都疑似因为蝴蝶效应而失败。

严白虎和祖郎搞在一起,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不再纠结此事。

桥蕤拧眉道:“按公瑾的说法,我们是没办法剿灭掉山越人了?”

周瑜道:“的确很难。”

他看向凌寒,抱拳道:“瑜以为,山越之患,不过苔藓之疾,殿下不必过于放在心上。只需在秋收时节拨出少量士兵,保护各地百姓与耕地。如若山越来袭,那少量士兵可凭装备的优势拖延时机,等待大军支援。”

周瑜的话也有些道理。

历史上的江东之所以跟山越缠缠绵绵数十年,是因为山越有能力威胁到江东的政权。

且攻下山越,可以获得大量的劳动力与后备兵源。

现在却完全不一样。

那么,真的要对他们放任不管吗?

按照周瑜的建议,确实可以有效保护粮食。

山越势力几乎没有多少铁器,他们出来的最大目标也是抢粮,或者连带着再抢走一些正在耕地的普通百姓。

秋收时,只要在每处大的田地,派一队甲兵驻守。一旦发现山越人,立刻报信通知周围的甲兵,同时坚守阵地。

这种情况下,冲出来的山越人很难将粮食打包带走。

从大局来看,没有问题。

最多就是第一处被山越势力瞄上的那块地,甲兵阻拦不及,粮食被抢,百姓被抓。

每年只有区区几次,损失不会大。

话虽如此,但——

有条野狗躲在暗处,时刻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你,想找到机会从你这里抢走一些东西。

尤其是,那些原本高高兴兴开了荒的百姓,想着自己可以就此过上幸福生活。

结果,下一刻便有可能面临被杀或是被掠走的危险局面。

凌寒只要想想,就觉得无法容忍。他在昨天想要剿灭山越的时候,心里便隐约萌发出一个主意。

但并不确定这个主意是否可行。

毕竟,历史上的江东,实在耗费了太久的年月,才平定山越。

“本王有个想法。”

思索片刻,凌寒还是提了出来:“以苦肉计配上诈降,攻破山越。”

不错,正是与三国演义中周瑜所采取的计策相似,不过目的却有所不同。

“苦肉计配上诈降?”

杨真眼睛放亮:“殿下说的是什么意思?”

凌寒缓缓道:“本王会选出一名将领,重责他三十军棍,用以伪造本王与他不和的迹象。之后,由这名将领带着部分纪灵的俘兵,一起投奔山越。”

“本王会配合他,在山越人那里立下功劳,来获取严白虎的信任。”

“山越之所以难以拔除,是因为熟悉山地,狡兔十窟。只要能摸清他们所有营寨的位置,再率大军同时出击,不给他们转移营寨的机会。”

“若是可以成功,便有希望短时间内平定严白虎的势力。”

一口气说完自己的计划。

顿了顿,凌寒环顾道:“诸位以为如何?”

杨真道:“殿下此计甚是精妙!”

完全是发自内心、不掺杂违心恭维的言论。

不过,凌寒完全当没听见。

说是在问所有人,主要还是希望征询周瑜的意见。

周瑜指出来:“此计即便成功,损失也未必会比放任不管要小。”

凌寒未语,但不说话显然也是一种态度。

见状,周瑜明白了长沙王殿下的选择。

他开始细细分析道:“此计欲成,关键在于获取严白虎的信任。一则,需挑选合适的人。除了被重责三十军棍以外,他必须还有背叛殿下的天然理由,同时又在事实上对殿下绝对效忠。二则,是帮助这名将领立功。若是功劳太小,很难成为严白虎的心腹;若是功劳过大,又容易引起对方的怀疑。”

“公瑾说得不错。”

既然周瑜也认为是可以成功的,凌寒便道:“首先是选人——”

他望向底下站着的所有将领。

心中其实已经有一个人选。但这件事,必须要由对方主动领命。

这是一个需要冒很大危险的任务。

与此同时,在接受任务前,对方要先挨板子。接受命令后的一段时间内,还要背负骂名。

这样的任务,如果自己直接下令交给某人,未免有些不妥。

孙策身后,黄盖出列道:“末将愿前去诈降严白虎!”

凌寒眉毛一挑,这倒是很巧。

可惜,对方并不适合。

凌寒道:“黄老将军乃是文台将军的旧属。现如今,伯符效忠于本王,黄老将军有什么理由背叛呢?”

闻言,孙策欲张口。

可转念一想,自己也完全没有背叛殿下的理由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