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182)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凌寒必须按照这种最坏的结果,立刻进行补救。

一切似乎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对方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发现了这件事,为了避免这一点,他们会继续根据马蹄印记与烧饭痕迹来判断自己的踪迹。

既然董卓参与了这场计划,那么他们理想中的行动地点,一定在司隶的边界,也就是尚在数十里之外的河南郡!

凌寒暗暗告诫自己,这种时候决不能慌,必须要冷静下来。

在这片方圆无数里的土地上,一定仍旧潜藏着生机。

作者有话要说:白面书生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什么看起来逼格好像还挺高却又非常憎恨凌寒?

后面都会有解释,跟第一章 有一丢丢的关系,可以说是天意弄人?总之作者自认为还是符合逻辑滴。

接下来的剧情应该算得上是全文的一个高潮了吧,有人要领盒饭,有人的感情要升温,有悲伤也会有大收获,总之都是刺激的情节。没错,是这种刺激~

第85章

身侧,赵云已经察觉到了凌寒脸色的变化。

“师弟……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此时,裴元绍正在另一处安排士兵休息。

杨真则是在细细询问新来的斥候,想了解更具体的消息。

凌寒望了一眼赵云,又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其他人。

为了稳定军心,很多时候没必要将不利的消息告诉下面的人。

但有时候,则没有这个必要。

眼下便没有这个必要。

凌寒将杨真与裴元绍都喊到一个树墩旁,又将骑兵中的几名少校也叫了过来。

“若本王预料的不错,前面的河南郡,恐怕至少埋伏着袁绍与董卓的大军。”

“在我们先前行过的土地,曹操的兵马也一定隐藏在暗处,甚至有可能包括袁术与刘表的军队。”

“眼下,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军队究竟埋伏于何处,但必定是在我们回程的必经之路上,目的是阻击我们回到徐州。”

……

随着凌寒的讲述,杨真与裴元绍听得面面相觑。

骑兵少校们也完全不敢相信。

这么多路诸侯,不但不主动臣服,反而绕了这么大的圈子,费了这么大的周折,就是为了要取殿下的性命吗?

殿下分明是大汉的皇长子啊!是那么好的一位殿下!

然而,无论听到的事情多么令人震惊。

却并没有一个人发出质疑。

杨真道:“殿下……那现在该怎么办?”

凌寒将地图放在树墩上,道:“曹操会继续根据马蹄印迹来判断我们的踪迹。本王意为,放弃一半的马匹,让它们继续往前行走,以此来迷惑曹操。”

来的时候,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每位骑兵都是一人两骑。

所谓一人两骑,是指每个人拥有两匹马,轮换来骑。

一匹战马大约三百公斤,而每位士兵的体重,加上铠甲与随身携带的物资,也得有一百公斤以上。

这样比例的负重,有跟没有区别是很大的。

凌寒道:“尽管这样会降低返程的速度,可等到他们有所察觉时,我们大约已经行至陈留郡的东方边界。本王不知道董卓、袁绍,为何能与曹操联合起来,但本王不相信他们真的会全无芥蒂。他们的军队进入兖州的边界可以,难道还能率军进入兖州的腹地么?”

除了马蹄印记以外。

凌寒还命令五十位骑兵,他们负责继续向前,伪造出大量烧饭的痕迹。

对方的斥候侦察这一点时不会有多仔细,所以就没必要做得过于精细,五十人完全足够。

等到快要抵达河南郡时,这些骑兵可扮作百姓,分散潜入当地的县城,风头过了再设法返回徐州不迟。

对方之后的注意力全在凌寒身上,基本不可能有心思去捉拿这些人。

曹操大营。

当新一波的斥候来报,马蹄印记仍在持续向西时,司马懿忍不住微微拧眉。

那位长沙王,当真没有任何起疑,一头扎进了由主公、袁绍、董卓,组成的最为严密的包围圈么?

此计的确精妙,堪称天衣无缝。

但对方毕竟是……天命在身的大汉希望啊。

竟连一丁点儿的挣扎都做不出么?

曹操问道:“烧饭的痕迹呢?”

对方抱拳答道:“回主公,并未减少。”

曹操嗯了一声,站起身来。

此次劫杀长沙王的计划,按照实力来出兵。

他与董卓袁绍,在五方势力中更为强大,需要付出更多。

故而,董卓与袁绍先以相互交战为伪装,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会折损兵力。

之后,由三人一齐负责西方的围捕。

至于东方的埋伏,则由他与蔡瑁、袁术来组织。

“主公。”司马懿上前建议道:“河南的埋伏,董卓与袁绍的兵力已十分充足。依下官之见,主公应当将大部分的骑兵派去东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