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2)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考虑到赵云的心情,凌寒终究还是违心地说:“唔,很不错。”

眼见赵云有继续说枪的趋势,而他实在不擅长如何称赞一柄武器,于是赶快打断道:“对了,今日若非师兄及时赶到,恐怕……救命之恩,我细想之下,已经想到了一个报答的方式。”

握着枪的赵云微微一怔。

不知怎地,他莫名想起了方才冯霜霜的“无以为报以身相许”。

就听到凌寒笑着说:“我今日在布庄定做了两身衣裳,不如师兄也随我去布庄一趟,量体裁衣。嗯,我便赠师兄一身新衣裳作为回报吧。”

听了这话,赵云心中有一股奇怪的、难以名状的感觉。

他沉吟道:“师弟,你虽从家中带了许多钱财,但须知乱世米贵,应省着些花。师兄不缺衣裳,更不需你报恩,保护好你本就是师兄应尽之责。”

“那我也想赠师兄点儿什么。”凌寒拉了拉赵云的衣袖:“不为恩情,是为交情。”

随后又笑着补充道:“再说,我已经找到生钱的法子,师兄且放心。”

找到生钱的法子?赵云不是很明白这句话。

不过他向来没有刨根究底的习惯,更何况师弟并不是莽撞的人。便笑道:“既如此,师兄领了这番交情。”

第13章

杨真受了伤,但并不妨碍他去监督琉璃的制造。

招募人手非常简单,伙食足够,再额外给他们的家人提供口粮,就足以让一名壮汉卖力地干活儿。

工厂保镖的职责,主要是裴元绍来承担。

因为黄巾旧将身份的缘故,倒也不怕他叛逃。

之后是一段漫长且无聊的日子,凌寒每天的生活规律得好似在读寄宿高中。

早起晨练,上午跟随赵云学习武艺,下午去城里查看玻璃的制造情况,在那边待上几个时辰,还要给出第二天的改进意见。

只有晚上才能休息。大多是躺在荒山上看星星,与赵云促进促进感情。偶尔躺在客栈的床榻上发呆,追忆一下穿越前的生活。

不觉,已过半旬。

耗费了大量银钱的琉璃制造厂,终于制造出了第一颗可供销售的琉璃珠。

尽管仍然无法与现代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玻璃珠相提并论,可作为奢侈品出售给士族应当是没问题了。

凌寒交代杨真,一定要记好各项原料的比例,但不得摘录下来。

杨真也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暗暗记牢。

有了第一颗成品,接下来的制造工作就变得容易很多。

当然,在没有精密测量仪器的情况下,生产出的玻璃珠质量必然极不稳定。

按凌寒的预估,能被当成真正的奢侈品贩卖给士族的,每天能生产出10颗就可以谢天谢地了。

第一颗琉璃珠,凌寒决定将它送给赵云。

赵云凝视着眼前这圆溜溜、美丽得不似人间物的珠子,不由问道:“这是何物?”

凌寒笑道:“琉璃珠,送给师兄。”

赵云英俊的脸上浮现一丝迷惘,随后认真道:“既是你家传的宝物,岂能随意送给旁人?赶快收好了,不要再拿出来。”

赵云听说过琉璃,相传价值连城,唯有极其富贵的豪门才可能拥有。

他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师弟从家中带出来的、代代相传的宝物。

“这可不是什么传家的宝贝,”凌寒解释道:“师兄前些日子不是问我,每天去城里做些什么吗?我那时不肯细说,是因为事情尚未做妥。”

凌寒将开设琉璃制造厂的事情一一道来。

赵云英挺的剑眉渐渐拧起,深海似的眸色透着一股看不清的情绪。

凌寒讲完顿了顿,又道:“我听人说,这里的望月楼非常有名。师兄,这些日子每天都要你去打猎,今天,就让师弟请你去那里吃一顿饭吧。”

赵云沉默片刻,道:“好。”

望月酒楼坐落于常山郡城的中央,酒楼中的一桌一椅,皆是由上好的檀木所雕。

这在东汉末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进去时,若非掏出一锭金子,以两人的朴素打扮,酒楼里的伙计连一分热情都懒得拿出来。

两人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等待酒菜时,凌寒主动找了几次话题,赵云都是温和地回应几句。

一般人也许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凌寒敏锐地意识到,赵云此刻有些心不在焉。

他心知肚明,赵云是对自己的身份有所怀疑了。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而到了秦汉,这项工艺基本被皇室垄断。

仅仅是琉璃制器,许多富贵人家都可能拥有。

可懂得如何制作的,唯有皇家工匠。

换言之,在这个时代,有能力获得这份技术并告诉其他人的,要么是皇宫里的人,要么就是站在权力顶峰的那几位高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