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40)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是你一再怂恿主公夜袭曹营,才会有阳平之败。若非如此,主公又怎会身中流矢?”

审配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他忙争辩道:“分明是许攸那贼子勾结曹操,出卖主公!否则即使没有长沙王,曹操也一样在劫难逃!”

片刻之后,审配又冷哼一声,质问道:“说起来,你为何敢断言曹操无法久持?莫不是早就知道长沙王没死,还将偷袭东郡?”

“如今又力劝少主公向长沙王求助。田丰,你不会早就心属长沙王吧!”

田丰正要反驳。

袁尚怒喝一声:“够了!”

父亲在世时,他们便时常争论不休。

袁尚忍不住心想:你们此刻的争执,究竟是为我,还是为你们自己呢?

只可惜,自己非但不能处罚这几位谋士,日后还得仰仗他们。

袁尚思忖道:田丰先前的两次谏言,的确是正确的。父亲若是按照他的话行事,必不会落得如此地步。

可审配的话似乎也不能全然忽略。

更为要命的是,父亲也参与了围杀长沙王一事。

虽说当初自己曾经劝阻过父亲,可长沙王又怎么会相信呢?

他难道不会因此迁怒于自己吗?

袁尚实在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有士兵从外面进入营帐。

“少主公,沮授先生求见。”

袁尚疑惑道:“他不是病了吗?”

“让他进来吧。”

沮授快步走入。

他的脸上看不出半分病态,身后还跟着一个袁尚没见过的人。

“少主公。”

沮授简单地行了一个礼,随后引荐道:“此人名为舒邵,曾是袁术的阜陵长。”

袁尚不解地望着他。

袁术的旧将怎么会来到邺城?阜陵长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沮授带他过来做什么?

沮授看了舒邵一眼。

舒邵上前一步道:“当初,末将奉袁术之命,往来于扬州与豫州之间。扬州丹阳郡有一都尉全柔,他因自己的弟弟获罪问斩一事,对长沙王怀恨在心,背地里投靠了袁术。”

袁尚点点头,难怪袁术当初会对扬州的情况了如指掌。

不过……袁尚仍然一头雾水,眼下大敌当前,沮授把这个人叫到自己跟前做什么?

他对父亲与其他诸侯当初是怎样设计长沙王的,一点兴趣也没有。

沮授看出了袁尚的不耐烦,道:“少主公,在下半个时辰前之所以托病,正是为了从舒邵的口中询问消息。”

“舒邵,不必多言,直接说说全柔的结果吧。”

“是!”舒邵得了命令,抱拳对袁尚道:“少主公,长沙王回到扬州以后,很快就查出了全柔出卖扬州一事。”

“这等大罪,本应株连九族,可长沙王却仅仅处死了全柔一人。长沙王担心他年幼的儿子无法生活,甚至还专门派了人去照顾,并给他读书的机会。”

袁尚一下子站起身来:“什么!?”

他倒还没往自己身上联想,而是纯粹觉得这件事不可思议。

别说袁尚,便是在场的几位谋士也同样感到了震惊。

逢纪直接道:“沮授,你不会是随便找了个什么人来冒充袁术的旧将吧!此等暗中投敌的大罪,甚至险些使得长沙王殒命。长沙王怎么可能会赦免全柔的儿子?更不要说允许他读书了!”

沮授早就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相信。

既然敢带舒邵过来,自然是有凭证的。沮授看向舒邵道:“把东西呈给少主公看看!”

舒邵于是从袖中掏了一样信物给近侍,再由近侍递给袁尚。

与此同时,沮授解释道:“舒邵曾经受恩于袁太傅,故袁术亡于孙策之手后,他便前来投效少主公。”

孙策与周瑜兵分两路,攻破豫州首府,这件事袁尚自然有所耳闻。

他很快确认:这信物的确是属于袁氏的。

于是心中信了七八分。

沮授道:“世人皆知长沙王的仁义。无论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全柔一事足以看出,他是铁了心要将仁义之名维持到底。”

“当初五方诸侯劫杀长沙王,主公的确参与其中。然而,我们的兵力却是布置在兖州的西方边境,与长沙王并没有直接的交锋。长沙王若真要报复,也当去寻曹操与刘表,不会寻到少主公的头上。”

“长沙王攻取兖州之后,便回了扬州。反观曹操,却是意在冀州,幽州,并州,主公也死于曹操之手。”

“少主公,无论将来您如何选择,与长沙王是敌是友。眼下,曹操都才是最大的敌人啊!”

沮授说得句句在理,便连逢纪审配二人一时也挑不出刺来。

袁尚思索片刻,道:“田丰、沮授,就依你们二人所言。只是我有一个疑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