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39)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陆逊却是不好意思地笑笑。

“数日前,孙儿曾以有教无类问询老师。老师的解释,孙儿无法认同,故这些日子以来时常思索。”

“孙儿左思右想,单以扬州此刻的光景,若欲达成孔圣人所言,需殿下与老师合力方有可能做到。未料到,殿下当真这样做了,还说服了老师。”

陆康闻言问道:“有教无类?郑老先生当日是如何说的?”

陆逊于是将那日情景完整地叙说了一遍。

陆康了然地点点头。

陆逊聪慧,却到底年少,并未沾染太多利益之争。

陆康作为陆氏族长,自是瞬间明白了郑玄当日为何会对孙儿那般解释。

他又望了望手头上那封郑玄发来的书信。

想来,除了各郡郡守以外,扬州还会有不少士人都收到了郑玄的书信。

陆康不由感慨道:“便连郑玄这等早已避世之人,也深深折服于殿下,不惜做到如此地步。”

“殿下中兴大汉,甚至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汉。这件事还会有什么疑问吗?”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6-1223:50:31~2021-06-1323:33: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凌冬已至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啊~~、流芳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0章

就在凌寒轰轰烈烈修建书院的这段时间里。

北方战事不断,局势已然大变。

袁绍听信谗言,突袭曹操反遭埋伏,两万精锐死伤殆尽。

曹操孤注一掷,星夜趁胜追击,最终将袁绍的大军打得大败。

袁绍在逃亡的路上气绝身亡。临终之前,将小儿子袁尚立为自己的继承人——袁尚容颜俊美,自小便受到袁绍的偏爱。

在嫡长子继承制盛行的封建社会,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任性的,极易造成政治上的混乱。

其结果是,袁绍的长子袁谭,为此心生怨恨,于是自号车骑将军,率领自己的势力离去,进驻冀州魏郡的黎阳。

袁尚则率领剩下的兵马,退回首府邺城。

袁氏集团彻底一分为二。

曹营。

曹操听闻袁谭率兵离去的消息,仰天大笑道:“袁绍经此大败,竟然气绝身亡,真是天助我也!他的三个儿子,比起袁绍还要昏庸无能。冀州可定也!”

程昱建议道:“以臣之见,此刻袁谭必定因为不能继位而十分憎恨袁尚,甚至有可能憎恨他的父亲。主公可派信使前往黎阳,与袁谭说和,而用全部兵力去攻打邺城的袁尚。”

“若是相反,袁尚却极有可能支援袁谭。”

曹操听了觉得有理,只要消灭了邺城的袁尚,袁绍的三州之地便算得上囊中之物了。

他看向帐内的谋士:“诸位可有异议?”

帐内无人反对。

司马懿道:“主公还须提防南面的长沙王。”

曹操沉吟道:“南方传来的消息,长沙王早已经离开兖州,回到了扬州。他临走前所任命的兖州刺史,名为诸葛亮,是个十七岁的年轻人。”

“此人虽然此前没有任何声名,但是能被长沙王委以重任,不可小觑。”

司马懿建议道:“主公可令高顺将军领一万兵马留守此地,以防兖州来袭。”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

冀州邺城。

大敌当前,父亲身亡、兄长出走,弱冠之龄便掌控了十万大军的袁尚自是忐忑不已。

父亲戎马一生所攒下的家当,几乎全在他手上,袁谭那里还不足两万人。

面对麾下良将如云、兵力十数万的曹操,纵然邺城墙坚粮多,袁尚也没有一丝信心。

尤其这几日,曹操动作频频。

对方所谋求的是邺城,这一点,再清晰不过了。

当最新的探子表明,曹操的信使多次出入黎阳城后,袁尚实在坐不住了。

他召集帐下谋士,询问对策:“诸位先生,眼下我该如何是好?”

田丰起身谏言道:“依丰之见,少主公可向长沙王求助。”

其余人闻言俱是心惊。

要知道,当初围杀长沙王一事,冀州可是也参与其中的。

逢纪与田丰多有矛盾。

即使是有理之言,逢纪也不会赞同田丰,更何况田丰方才的言论,本身就难以苟同。

他出言反对道:“少主公不可!若曹孟德是头恶狼,那长沙王便是猛虎。”

“这世上哪有驱恶狼而引猛虎的道理呢?一旦这么做了,日后必定会有葬身虎腹之险啊!”

审配素来与逢纪交好,也立刻附言道:“少主公,田丰此言断不可行!”

田丰闻言十分生气。

他本就是刚直的性子,见状道:“审配!当初我劝主公不必趁夜偷袭,只需与曹操对垒,曹操必定难以久持。如今来看,主公若是采纳我的谏言,待长沙王攻破东郡,曹操便是两面受敌,无路可退,必死无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