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45)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这些话就没必要告诉这帮子凡夫俗子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甚至连声音也没有的争锋。

一旁,赵云若有所思道:“陶州牧曾允诺,为我们提供军士训练的粮草。至今没有见到。”

裴元绍大咧咧道:“我们这才刚招到人,还没到日子吧?”

杨真也记起了这事,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不对!我记得当初州牧大人说的是,在招募乡勇之前就会将粮草送到。”

凌寒回到草云苑之后。

糜芳亦道:“殿下,州牧大人答应的粮草,按理说早应到了,负责运粮的人却没有运过来。”

古代粮草运晚了也是有的,不过凌寒觉得糜芳似乎话里有话,便问:“谁负责运粮?”

糜芳念出一个名字:“笮融。”

笮融?凌寒完全不记得这么一个名字,或者说这人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

凌寒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道:“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糜芳这才道:“殿下,此人从前便曾在言论上对皇室有所不敬。”

对皇室不敬么?

凌寒心道,这岂非太正常了,当年党锢之祸迫害了多少士人,这些士人及他们的家人,心存不满理所当然。

自己并不缺粮草。只是当初陶谦一副好意,不便推脱,这才应了。

如果那个叫笮融的仅止于此的话,说实话,他并不想把这件事闹大。一旦闹大,指不定有多少人要倒霉。

殿下没有生气,这显然不在糜芳的预料之内。

他正纠结是否要继续说些什么,凌寒拧眉问道:“你与笮融有过节?”

“殿下明察!”糜芳一惊,连忙跪下:“草民的确与那笮融有所摩擦,但决说不上过节,更没胆子借殿下之手报私仇。”

“好了,起来说话。”凌寒问道:“他到底怎么了?”

糜芳思索片刻,抱拳道:“殿下,您来此地许久,日日忙碌,还未曾游览东海风光。不若今日由草民带路,四处走走?”

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凌寒微微颔首:“好。”

很快,凌寒就知道糜芳为什么要带自己出来了。

眼前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无数栋破烂腐朽的房子,无数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无数个奄奄一息的男女。

常山也好,东海也罢,都算富裕之地。

凌寒不是没见过生活凄惨的百姓,可像这种满目疮痍的景象,他真是头一次见。

心里不觉有些抽痛,凌寒问:“这是怎么回事?”

糜芳缓缓道:“之前东海水患,南边的这一片人家全都遭到了巨大损失。州牧得知此事以后,原本是从广陵、彭城、下邳三郡拨了粮草物资来的,可那负责督管运粮工作的笮融,竟给全数扣下了。于是……便这样了。”

凌寒道:“为什么不向陶谦禀报此事?”

“殿下有所不知。”糜芳叹道:“那笮融的妹妹乃是世子爱妾。州牧大人老来得子,世子的身体又十分不好,自小便受大人宠溺。即便兄长向州牧大人禀报了此事,州牧大人也只会撤掉笮融的官职,他迟早还会东山再起。所以……”

“好了,本王知道了。”凌寒淡淡地打断糜芳。

受苦的是普通人,当官的又没什么损失,自然没人愿意为此得罪陶谦面前的红人。

在东海有着深厚根基的糜氏一族,本可以动用自己的财富救助这些灾民,但这无疑是对笮融的一种挑衅。甚至,糜氏本身就与徐州士族存在隔阂,这种举动很可能被一些士人视为收买人心。

他们本质上是商人,显然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殿下恕罪。”糜芳发觉凌寒对这些百姓充满怜悯,立刻跪下来解释:“糜家一直派人在固定时间开棚布粥。这些百姓虽过得苦了些,但应当是不至于饿死的。”

“本王没有怪你。”凌寒道:“糜氏商贾出身,自有商贾的无奈。”

“多谢殿□□谅。草民回去便立刻派人拨出粮食与衣物,救援这些百姓。”

凌寒颔首,又问:“那个叫笮融的,要这么多粮食做什么?私下里征兵么?”

“倒没有那个胆子。”顿了顿,糜芳脸色古怪:“扣下粮食是为了修建寺庙,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凌寒:“?”

笮融是陶谦的亲信,又有妹妹这一层关系在。若自己书信一封,直接要求陶谦处置对方,未免不妥。

不如想个法子邀请他过来,眼见为实。

想清这些,凌寒道:“这里的情况本王已然了解,本王会让笮融付出代价。”

“殿下英明。”

糜芳默默起身跟在凌寒身后,心中却是遐想万千。

不敬皇室可以饶过,鱼肉百姓却罪无可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