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唐一菲的报恩之旅[快穿](471)

作者:柳云起 阅读记录

说不定京中如今的局势,就是赵祯有意纵容之下的成果,皇帝就等着这些人蹦跶,他正好借此机会,收拾掉一批不听话的大臣,换上忠心于自己的臣子呢。

他这样一说,几人都有些默然,要真是如此,那包拯写给唐一菲的信,又是怎么回事?

是为了给赵祯之后完美的胜利,增添些光彩,还是为了以防万一。

飞舟的速度很快,也不过几句话的事,众人就到了汴京城。

既然来了京城,一切事情自然要见过皇帝之后再谈。

诸葛小花、无情、苏梦枕、顾惜朝进了宫。

剩余六人分开行动,铁手去了开封府找包拯了解情况。

杨无邪带秦香莲母子三人去了公主府。

其余人分散在街头巷尾、茶肆酒寮收集消息。

十人早已组成了团队,有消息自然会在团队里直接分享。

赵祯一听到诸葛小花四人报上的名号,就睁大了双眼,忍不住大笑着赞了声好。

他虽是皇帝,也并不妨碍他欣赏英雄,渴望贤才天降。

眼前这四人,都是他眼中的英雄人物,也都是不可多得的贤才。

不说他们本身的武功修为,只说无情曾任过刑部尚书,苏梦枕、顾惜朝两人领过大军,二人还是灭辽战役中的左右军主将。

就是在历史中并无多少出彩之处的诸葛正我,在赵煦未出场前,也是制衡奸相蔡京的主力军。

他们的到来,可以说让赵祯如虎添翼,尤其是这些人,都是他大宋的功臣。

虽说不是这个时代的宋人,但他心中却并无芥蒂,反而心情颇佳,信心大增。

他将眼前的情况,与四人大致讲了一下,又问了他们的意见。

诸葛正我:“微臣等奉哲宗陛下、唐姑娘令,特来相助陛下。一切自然听从陛下的命令。”

赵祯:“诸位爱卿若有好的意见,但说无妨。”

无情:“我等过来前,本已商量过一个办法。只是此时的情形,并不适合,还是按陛下的安排来行事,更妥当些。”

赵祯面带疑惑,温言笑道:“盛爱卿但说无妨。”

无情:“陛下看过史记,可知南宋初年,大宋式微,天君不忍百姓战乱之苦,特命宋哲宗赵熙再下凡尘,重掌朝纲之事。”

赵祯面色大变,他双手握紧,指甲掐进肉里,却感觉不到疼痛,他只感觉到了屈辱愤怒与不甘。

这些人,他们怎么敢,竟然妄想让他将位置让给赵煦,他赵祯可并不是赵构与赵佶那两个无能蠢货。

怒火都要将他的理智给烧毁了,但有了前次畅所欲言留下的阴影,他还是忍住心中的暴怒,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无情给他施了个清心咒,在心中叹了口气,这位仁宗陛下怎么这么暴躁,难道他又去接触那个穿越者赵福了?

赵祯只觉头脑一清,他忽而想起赵煦两次做皇帝,都不过十余年的时间,就将位置传给了后人。

他不可能,也不需要他的皇位。

赵祯有些尴尬,笑道:“朕无事,盛爱卿继续,继续。”

无情:“陛下何不借仙人下凡,为您造势。

只需借助仙人的名号,携祥云、仙乐、金龙降世,赐下金甲金将,还有哪个臣子敢拿狸猫说事。”

赵祯抚掌大笑:“好。”

他略一沉思,又道:“只是如今的形势,朕早已设下圈套,只等着那些不忠不孝,于国无利,妄图改立新帝的大臣,自投罗网。你们的提议虽好,朕颇为心动,但如今的形势……”

他说到这儿,竟不往下说了。

顾惜朝轻声笑道:“若等陛下收了网,再有仙人天降,岂不更好。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打破不利于陛下的流言,亦可震慑群臣。”

赵祯大喜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就这么办吧!”

他自己就是这样想的,他不说出来,是怕这四人不配合他。

这话由他们自己说出来,赵祯再无后顾之忧。

苏梦枕直言道:“陛下近期可是见过赵福?”

赵祯:……这你也看得出来?

诸葛正我一听苏梦枕的话,再看到赵祯的表情,立时明白了苏梦枕的意思。感情明知道赵福有降智光环,皇帝还以身犯险,这是嫌自己的智商太高,还是咋地?

“还请陛下保重龙体,切不可与不明人士多做接触。”

赵祯心塞塞,这话怎么听着这么不顺耳呢,哪怕他知道是为自己好,但也有种忠言逆耳的感觉。

“赵福他那降智光环,只要不信他的话,应该就没问题吧?”赵祯有些不确定了,刚刚他听到无情关于南宋初年的言语,第一个反应就是赵煦想谋他的皇位。可赵煦他自己的两个皇位都不要,要他这皇位做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