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唐一菲的报恩之旅[快穿](472)

作者:柳云起 阅读记录

顾惜朝:“降智光环,这样神奇的存在,谁说的准呢。再说了,陛下听了他的话,心里说不信,面上说不信,潜意识中,究竟信了几分,谁又能知道呢?”

赵祯:这还真是!

他现在也不是个纯正的古代人了,自然也明白顾惜朝话中的意思。

他表面不信,心中以为自己不信,难道就真没在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就真的将那些话当作废话?若真是如此,他又何必去见赵福呢。

赵祯面上表情不变,心里来回想了几次,终是叫了个小太监,前去天牢传话,命赵忆(赵福的新名)前往西夏、辽、吐蕃、回鹘、大理、老挝、泰国、高丽、琉球、东赢等国出使。

又将太监张幸叫到跟前,嘱咐一番,待张幸明白了此次出使的最大意义,又命他无特旨,不可放赵忆入大宋国境,另外又派了二百禁军随张幸同行。

张幸知道赵忆的真实身份,自然不会听信他的言语,二百禁军也只听张幸一个人的命令。

因襄阳王世子谋反一案,证据确凿,世子赵福在明面上已经被处诀了。

他如今更名为赵忆,虽也是皇室宗亲,但与皇帝的关系却有些远,因出使外国,封了个子爵。

以后这位穿越者赵福,就将在西夏、辽、吐蕃、大理、高丽等国家的都城来回奔波吧。

只希望他能不负赵祯的期待,真的给敌国的大臣国君,带去智商上的摧残。

反正他身边,是不敢再留这人了。且赵福会的那些东西,他早已找到了更精确的配方,他虽对现代的一些事务好奇,但还真没必要为此赔上自己的智商。

待张幸领命而去,诸葛正我四人也要出宫。被赵祯给留了下来,听说他们还有六人在外。

赵祯已吩咐左右,速去御膳房准备御膳,朕要请十位贤才,包拯、展昭、公孙策赴宴。

皇帝请客,自然没人拒绝,不过小半个时辰,所有人就都到齐了。

来的最晚的是杨无邪。

秦香莲的事情已经办好了,人也送回了湖广均州老家。

杨无邪办事素来妥帖,他花了些银钱,在当地给秦香莲办好了女户,又在附近的镇上,置办了宅院田产。见再无不妥,才转回京城。

驸马陈世美本被吓了个半死,他并不想写什么和离书,这不是把把柄送到对方手上么,但因杨无邪手段强硬,是写是死,只能选一个,他无法之下,也只好写下和离书。

但见秦香莲拿了和离书,领着两个孩子就走了,竟没与他纠缠。

他还松了一口气,只以为秦香莲不守妇道,这是又攀上了高枝,才找他要和离书,她好再嫁。

他人心思龌龊,想法自然也不堪,直将杨无邪给看成了奸夫,只恨不得撕了眼前两人,就是看那两个孩子的眼神,也有些不对。

秦香莲碍着两个孩子的想法,没去告他。

杨无邪本就不喜陈世美,又被他的表情给恶心了一回,才不会瞒着当今陛下。

他一见皇帝,就先告罪,说因去办唐仙人吩咐下的事情来晚了,还请陛下勿怪。

赵祯此时心情大好,倒也没计较他拿唐一菲仙人的身份说事,但见杨无邪一副不吐不快的样子,还是问了一句何事?

杨无邪就将驸马停妻再娶,原配发妻因碍着公主的身份,不敢将此事闹开,坏了皇室的声誉,只得私下里找上门去,要了封和离书的事给说了出来。

自然,在他的言语中,秦香莲因公婆去世,老家再无亲人,故而入京寻上京赶考的丈夫,却得知他的丈夫成了状元郎,却早已尚了公主。

这个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秦香莲险些哭死,幸而遇到了唐一菲。

杨无邪怕皇帝不信,还将自己录制下的视频文件拿了出来,放给赵祯及包拯等人观看。

这个消息,对于赵祯来说,虽不是晴天霹雳,也是一个大雷。

好啊,新科状元周勤被歹人所害,还被人给假冒成功,如果没有包拯的存在,假状元大约会在王丞相的帮扶下,一步步走入朝廷中枢。

上科状元陈世美,娶了他妹妹,结果他早就有妻有子有女了。

如今他爹娘死了,妻子儿女找上门来,他竟无一丝悲苦,反而在杨无邪的要挟下,写下休书,见妻子不再纠缠他,还沾沾自喜,就真当这事不存在了。

也不问问他爹娘是如何去世的,怎么办理的后世,也不为父母守丧,也不问问两个孩子日后如何生活?

这是个什么人啊?为了荣华富贵,他还真是什么都敢干,欺君罔上,狼心狗肺。

赵祯对自己点状元的能力,有些心生疑惑。

为何朕点的状元,要么是被人害了的真英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