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娶妻如玉(280)

作者:朱大概 阅读记录

沈超两个听了连连点头。出门后沈超才向着沈越来了一句:“那八个字,你别忘了。”

沈越向他一笑:“你忘了我还忘不了呢。”

刚才听沈太师说起沈家这些年看似风光,实则步步为营,沈越也不是不感叹。想想自己这些年的行事,还是太过想当然了。就如沈太师说的,一个家族只有一人风光,那个支撑的人的确太累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沈越拿到殿试的题目之后,不仅没再想藏拙,反而要拿出了自己十二分的力气与认真,务求将自己所学所思都融汇到这篇策论之中——既然已经引人注目,那就让这些人心服口服吧。

殿试只有一日,而且所考也不再是从四书中抽取的八股,而是针对时事的策论。这次的题目就是要让新中进士们论一论国富与民富。

一般人看到这样的题目,总要站到一方的立场之上,论一论国富与民富孰优孰劣。沈越知道,在这样皇权至上的时代,大殿里坐着的二百多人中,得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要把国富放在第一位。

他们讨好皇帝的心思是对的,可是这样的争论就是在后世也没有定论,不管是国富还是民富都各有利弊。于是沈越便将这两样利弊一一阐述后,说出了自己的办法:制衡!

以沈越看来,国富固然可以利于统筹,可是以天下奉一人最大的弊病就是怕出自大的君主或昏君。不管是建了阿房宫的秦皇还是穷兵黩武的汉武,修通大运河的隋炀帝或是不务正业的明正德,不都是集天下之富后害天下之民?

民富最大的弊病则在于不是真正的民富而是豪强之富,如此一来容易架空皇权不说,还容易民怨沸腾,引发民变。而民无余粮的结果是死一家一户,国无余财的结果是天灾不能救、外辱无力敌。

解决之道只有一个,那就是制衡,保持国富与民富之间的平衡,最主要的是控制豪强地主的产生。其实这古代上千年的洗脑不是白做的,老百姓的生存底线已经降到了活着,平安的活着。若是这样的要求都不能满足,那么揭竿而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不过沈越已经知道,自己只能婉转地提出观点,不能真如前头一样直白说出,不然别说中不中一甲得不得官,一定会先让人扣上一顶蛊惑人心的帽子。那时别说沈家,就是做了自己先生的林如海,也会带着一家老小上菜市口陪自己。

如何落笔让话即入耳又能触动当今,是沈越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他迟迟不没下笔的原因。他这里磨墨后迟迟不动,与当今一起参加殿试的沈学士可就把心提到嗓子眼了。

沈学士已经知道了殿试的题目,虽然有些出人意表,可是现在国库空虚,当今出这样的试题未尝不是要敲打一下朝臣,怎么自己孙子就不动笔呢?国库空虚他知道呀,当今手里没银子办事束手束脚也和他说过呀。写呀,你倒是写呀?!

再看看另一个已经奋笔疾书的长孙,沈尚书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还好,自己不是一个孙子参加殿试,这个孙子春闱第三,若是殿试答的好,那个状元还是沈家的。

沈越一直不答题,也引起了几位一同观考的大学士与当今的注意。与大学士们不同,当今对沈越一直抱着些好奇:此子头次见自己时似有亲近之意,再见自己时又畏自己如虎,等多进宫几次好些了,说话时还总不期然有些亲近……当今就是想不好奇,多见一次沈越也会想起这中间的变化。

听说沈越春闱中了会元,当今还曾调侃过林如海,让他放心只要沈越保持春闱的水平,自己不会吝啬一甲之赏。虽然被林如海惶恐的拒绝了,当今还是从林如海的眼中看到了自信。

让林如海那么自信的学生,竟然拿到殿试题目不知如何下笔?若是林如海也参加了观考,当今一定会把他叫来问问那自信从何而来。

向着小太监招了招手,当今向着他耳语了几句。大学士们就见那个小太监轻手轻脚的走下丹陛,绕过考生们的书几,凑到沈越耳边问道:“小沈大人,可是这题目有不明之处吗?”

还在组织语言的沈越好奇地看了小太监一眼,见人家一本正经的等着自己的答案,不由要抬头看向了丹陛之上的当今——这个大殿之中,能指挥得动小太监来问自己的,除了当今不做他想。刚抬头沈越便知不好,抬到一半的头硬生生重新垂了下去:“无事。”

坐在沈越边上的几位考生心中都是一动,小太监竟然称这位会元小沈大人,自己笔下就有些不稳。小太监听沈越回答之后,又轻手轻脚的去向当今回禀,当今把眼看看更加紧张的沈学士,再看沈越时发现他已经动笔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