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1322)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如此有个好处,若是中了的话,会有大批的人恭喜,或者有一同中榜的,有过一起等中榜的经历,以后可以成为“乡党”。

至于没中的,也能跟着吃顿免费的庆贺宴,结交几位新晋进士,对以后参加科举有一定好处。

指不定今日的进士,就是明日的翰林,甚至成为下届会试的同考官。

但觉得自己能考上的,自然是要亲自来看,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榜上有名更令考生更高兴的事了,这可是荣耀一辈子的事。

也有一些急性子,想早一步知道自己有没有中,这样也省了回去等消息,若是不中,伤心失望之下,可能下午就收拾铺盖卷踏上回乡的路程,也省得再留在京城白白耗费银钱。

也不是所有举子都会来京城国子监读书,需要非常优秀的人才能来读书,州内前几名,或者由地方官员举荐。

终于到午时三刻,放榜开始。

中了会试的,称之为“贡士”,因为京城的杏花多开于二月底三月初,所以会试放榜也被称为“杏榜”。

杏榜提名,虽然暂时是“贡士”,但很快就会参加殿试。

从殿试出来,无论是进士及第,还是进士出身,又或者是同进士出身,都会是标准的“进士”,会被选派官吏。

“杏榜”放榜并不会以圆案来发放,而是按照名次将考生的考籍、考号和姓名列于长案之上,这也是为防止考生有重名的情况。

就算名字相同,地域也不会相同,就算地域相同,那考试的号舍也不会相同。

礼部会试的放榜务求严谨。

第一案,也是“杏榜”中非常重要的一案,共有九十人,第二案和第三案各有一百人,一共是二百九十人。

会试的前十名则会放在最一案中,然后由礼部报子分三批前去报喜。

别的人都是一批人报喜即可,唯独这前十需要分三批去,这是因为会试的前十,基本代表殿试的三甲在其中,如此荣耀之事,需要朝廷大加宣传,讨个好彩头。

第一案刚张贴出来,庭院里等候的考生就围了上去,虽然来的人不多,但也有好几百人,前面围得水泄不通。

礼部并没有藏着掖着,很快第二案和第三案都张贴了出来,考生上去看过之后,大多数都是失望而归。

考生多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考完会试后,到底自己考得怎么样,心里其实非常清楚,本来会试的录取率就不高,鲤鱼跃龙门之事只在心里想想便可,有时还真不敢带有奢念。

凌封锦、秦玉堂三人一起走上前去看,祝泽清没有去看,他要看的是最后一案,他考试就没下过前三,若是最后一案没有他的名字,这次就算考砸了。

不过他是很自信的,前三绝对有他的名字。

大家看到祝泽清一动不动,都不由看向他,会不会太自信了,万一最后一案里没有他,岂不是闹了大笑话。

祝泽清可没管他们,耐心地等着。

前三榜公布后,不少人奔走相告,有自己中的,也有同乡中的。

若自己中的,要赶紧回到下榻的客栈或者租住的民居等候传报的喜讯,至于见到同乡中的,也要第一时间回去报喜,等着讨一点赏钱,顺便结个人缘。

不一会儿,这里就热闹了起来,但好些人也没走,等着看最后一案。

祝泽清依然十分淡定,站在人群外等着。

凌封锦面色喜悦地走过来,“考了十五名。”

祝泽清抱拳,“恭喜。”

凌封锦真诚地说道,“我等着看你的,一会儿你的才是大喜。”

祝泽清微笑,“好。”

秦玉堂三人走了过来,秦玉堂考了二十名,简君杰考了二十二名,陶子衡二十五名。

祝泽清笑着道贺,“恭喜三位师兄。”

简君杰拍拍祝泽清的肩膀,“我们也先提前恭喜你,你肯定在最后一案中。”

这时,礼部终于张贴最后一案了。

祝泽清大步向前,径直走向最后一案的面前,在场的学子全部看向他,表情不一。

祝泽清直接看最后一案的前三,果然他的名字在第一。

一些站得近的,看到了祝泽清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微微瞪大了眼睛。

这,这怎么可能?

别人学了三四年,难道不如他学了一年吗?他凭什么排在第一,肯定是因为他的关系,肯定是!

不一会儿,大家都知道祝泽清考了会元,看祝泽清的眼神,满满的不可思议之色。

郑大学士从礼部出来,向天抱了抱拳,“皇上有令,将祝泽清的试卷张贴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欣赏。”

祝泽清的关系决定了身上的非议多,向要平息这些非议,只有拿出真才实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