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1330)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包括宋大学士在内,在深思熟虑之后都意识到一个问题,这种文章想侃侃而谈容易,真正要说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替皇帝分忧是不太现实的,或者说是不太敢说的,谁敢去说该怎么做皇帝。

当然,也有人敢说。

这个人自然就是祝泽清了,但人家说得不仅不让帝王反感,反而龙心大悦,并且切实可行,妙笔生花,精彩到了极点。

这篇“老辣”的文章可以说空泛,但还不如说人家真的是在为皇帝着想,绞尽脑汁出谋献策。

这就很中皇帝的心意了。

皇帝重新审视手上的文章,但皇帝并不觉得内容空泛,显然大理寺卿的指责明显有几分偏颇。

华盖殿内有些安静。

皇帝有些举棋不定了,几位大学士明显回避,并且同气连枝,问不出结果,其他人也不好问。

他思索片刻,“此人定为二甲第一吧。”

众臣附议。

剩下的就是榜眼和探花之位了。

宋大学士趁着皇帝进一步发问之前,行礼道,“臣以为,三卷尚可,可点为榜眼。”

皇帝没想到宋大学士在属意此人的文章,并且如此直白地说出来,都不带商量的口吻。皇帝把第三份卷子拿起来一看,马上释然了,这第三份卷子,其实是四篇文章中最为中规中矩的那篇。

宋大学士的想法是,状元已经定为祝泽清了,最好能保住仲锦元或者刘光安的榜眼或探花位置,中规中矩的那篇自然是仲锦元,刘光安的试卷已经被刷下来了。

仲锦元或者刘光安跟宋大学士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有种种关系牵连,所以他要保一人。

皇帝把文章看了看,随后点点头,“榜眼之位就定着第三卷 之人。”

其实除了状元卷是绝对出类拔萃之外,剩下三卷都不能说特别优异,要把这份中规中矩的卷子定为榜眼卷,也不是不可以。

何况这份卷子还是宋大学士亲自提出来的,以其他两位学士没有反对的情况看,这应该是内阁三位大臣之意。

皇帝显然不会去驳宋大学士的颜面,不过为了表示他不偏听偏好,还是征求了在场之人的意见。最后没什么人提反对意见,于是乎,仲锦元坐稳了榜眼之位。现在状元卷、榜眼卷、二甲一名卷均已定下,剩下的一份不用再商量了,直接定为探花卷。

在众大臣商议的时候,一众进士已经在焦急地等待了。

四月十五殿试结束,四月十六、十七是殿试读卷官阅卷日,四月十八就该是放榜日了。

按照以往的规矩来看,过了晌午,所有考生的排定名次就应该出来了,下午会放榜,因为第二天便是传胪日。

到时候所有新科进士都要进宫朝拜天子,在朝拜之前需要作一些准备,主要是由国子监下发状元服、进士服这些,考生要穿戴一新进宫。

若在传胪日当天才准备的话,时间上会来不及,所以放榜只能提前。

这天,一大早祝泽清就起床了,换上江一宁特意为他准备的新衣服,出门跟凌封锦会合,一同前往状元楼。

今科进士全部聚集在状元楼内等消息,一会儿报喜的时候,直接大家都知道了,算是一件约定俗成的事。

祝泽清一来,便成为了焦点,进士们纷纷围到他周围,说奉承话。

不出意外,祝泽清就是今年的状元了,交好是便利而无一害的。

祝泽清表现谦逊,跟大家不紧不慢地交谈着。

……

商量好之后,华盖殿的众殿试阅卷官就可以出来稍微休息一下了。简单吃点儿喝点儿,又要返回华盖殿,在皇帝的监督下给殿试前十名的考卷开弥封,依次拆卷,房官要填榜,把前十名的空缺给补上,司礼官要制敕,同时还要写传胪帖子。下午放榜时,还要令顺天府协助报喜,第二日新科进士进宫,甚至需要顺天府尹亲自作陪。

报喜时,需要将考生来日所配套之衣服下发,状元服和进士服都是成衣,若穿着不合体,还得酌情改衣……殿试就是对朝廷相关职能衙门的考验,各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

吃过午饭,十四名殿试阅卷官回到华盖殿,接下来便是当着皇帝的面,对前十名殿试考卷开封。其实五到十名具体是谁没多少人关心,主要是看前四到底花落何家。本来殿试结束只有等开弥封之后才知道前十名次,但因潜规则的存在,已有许多届殿试未曾在考后才知道三甲排名。比如现在,祝泽清的状元之位可以说在他参考的时候就基本已经定了下来,宋大学士举荐的榜眼也是提前知道是谁,只有第三和第四有些不确定。

在皇帝的监督下,考卷由房官打开弥封,从第十名开始,依次往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