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1337)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释菜礼先拜先师文子,而后是四配,高子、子思子、学子、照子,最后是十二哲,闵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冉子、宰子、冉子、言子、颛师子、朱子。

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庄严、严肃、毕恭毕敬。

释菜礼结束后,众新科进士暂时清闲下来,此后几天进士之间联谊的文会和酒宴显着增多。

再过些日子,朝廷就会放官。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知县等。

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还有终身不得官者。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祝泽清在了解了翰林院修撰工作后,更加不想留在京城了,这就是一个熬资历做高官的过程,很是无聊,跟他的理想相违背,他准备去向皇帝请官,去基层工作。

思考了一个时辰后,祝泽清把江一宁叫到跟前,认真跟他说,“朝廷马上就要授官了,按道理说我应该入翰林院,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你之前说你想让我当个县官儿,我去当县官儿怎么样?”

江一宁盯着祝泽清,看了好一会儿,“我支持你。”

祝泽清把江一宁抱过来,“做县官儿的话,生活就不如在京城这般滋润了,甚至是需要重头开始。”

江一宁摇摇头,“我都不怕,只要我们在一起,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好。”祝泽清放开江一宁,“我去找老师说说此事。”

江一宁拉住祝泽清,“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一起来到凌老的院子,凌老在给状元花浇水,两棵状元花都活了,凌老甚是喜欢。

祝泽清开门见山道,“老师,我想跟你说一件事。”

凌老扭头看了看祝泽清,“你说,何事?”

祝泽清抿了抿唇,开口道,“老师,我不想入翰林院,我想去县城做县官儿。”

凌老动作一顿,随后向祝泽清走来,面色平静,但语气明显急了起来,“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祝泽清又重复了一遍,“老师,我想去县城做官,不想留在京城。”

凌老许久没有说话,好半响,他终于明白了祝泽清的意思,“老师支持你,但县城会非常苦,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祝泽清郑重应道,“学生都明白。”

凌老拍拍祝泽清的肩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京城有老师,什么都不用担心。”

祝泽清行大礼,“学生一路走来,多谢老师照顾,其中恩情,没齿难忘。”

凌老抬手扶起祝泽清的手臂,“更多的还是你自己努力,否则老师再使劲儿也没办法把你搀扶起来,泽清,大丈夫志在四方,去吧。”

祝泽清带着江一宁离开了凌老的院子,去皇宫见皇帝了。

皇帝最近被大西北的干旱问题闹得头疼。

建水车需要有河流,大西北戈壁滩居多,根本没有河流,就算有,也是小河沟,根本无法建水车,干旱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但祝泽清来求见,他还是见了,“这几日不在外面享受状元荣光,怎么来见朕了?”

祝泽清行礼后把自己的来意说明了,“请皇上准许。”

“朕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想入翰林院,反倒想去吃苦的。”皇帝打量着祝泽清,揣摩他的意思。

祝泽清微微低着头,平静的站着,显得不卑不亢。

第641章 计谋

做翰林刚开始不为人知,但可以熬资历,熬着熬着等上官致仕又或者卷入某宗大案乃至得病死了,那就可以上位,在皇帝身边久了,皇帝觉得你做事符合心意,就会提拔你,升官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样。

尤其是成化朝以后,不但内阁大学士要出自翰林院,连六部尚书也有出自翰林的定例。

这要是下了基层,想再升京官儿,可全靠政绩了。

祝泽清这做法在皇帝看来,那就是费力不讨好,明明有最好的选择,他偏要选择最差的。

皇帝略微严肃地问,“为何不想入翰林?”

祝泽清回答,“学生喜欢种田,先前水车也是为了学生开辟的三亩梯田才修建的,若不是为了灌溉农田,不然学生也不会干这些事。”

皇帝,“……”

好个朴实的想法!

真是个与众不同的状元郎,竟然喜欢种田!

皇帝眼睛忽然瞟到御案上的奏折,问道,“你能种什么地?”

说到老本行,祝泽清回答得无比自信,“什么地都可以种,只要给我地,我都能种出粮食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