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1338)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皇帝给祝泽清招手,然后把那本让他头疼了好几天的奏折给他,“你看看。”

祝泽清狐疑地把奏折接到手里,他细致地看了一遍,脑海里就剩几个字,“好有挑战性”,“我愿意去大西北。”

皇帝不知道怎么的心里仿佛松了口气,“大西北是大梁最贫瘠的地方,几乎没有人想去这个地方任职,你别急着做下决定,想考虑考虑。”

祝泽清肯定地回答,“不用再考虑了,学生愿意去。”

皇帝强调,“你要知道,要是去了这个地方,没有政绩,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了,若是朕特招你回来,以后不管干什么,你都会遭人非议,明白严重性吗?”

祝泽清抱拳,“皇上,请允许学生去大西北。”

皇帝眼神里满是欣赏,笑着点了点头,“徐公公,去把西北上的任职书给朕取来。”

“是,皇上。”徐公公立即去吏部取任职书。

任职书上记录着西北方的官员任职情况,最后一页批注着哪个地方有官职空缺,亟待填补的。

皇帝看了看任职书,然后把任职书给祝泽清,“你自己挑一个空缺吧。”

祝泽清准备当县官儿,恰好有一个县官儿空缺。

这个县叫阳翟县,隶属襄北州,是大西北最贫瘠的县城,上一任县官儿在这里当了三十几年的县官儿,可以说终生未得升迁。

现在告老还乡,官职就空了出来。

祝泽清把任职书还给皇帝,“学生想去阳翟县,请皇上允许。”

皇帝还是不忍心祝泽清去这些地方受苦,除了是小师弟以外,还因为祝泽清那一身才华,“你可知道上一任县官儿终生未能升迁?”

祝泽清掷地有声道,“学生现在知道了,但是还请皇上相信,学生可以把阳翟县建设起来。”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既然你已经想好,那朕就吩咐吏部,让你去补这个缺。”

祝泽清谢恩,“多谢皇上。”

待他离开之后,皇帝问徐公公,“你说他放着京城的荣华富贵不要,偏偏去那贫瘠之地做什么?”

他非常想不通,“士子寒窗苦读十载,不就为了鲤鱼跃龙门吗?”

徐公公笑笑道,“皇上,且不说人各有志,奴才看,祝泽清是不同的,只有真正想报效国家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性情,其他士子不过是为了当官儿,为了荣耀,却并不是为了百姓,为了建功立业。”

皇帝点点头,“朕给他机会,看他能飞多高,另外,西北也确实需要一个人去替朕清扫清扫了。”

徐公公道,“皇上圣明。”

……

五月初一,朝廷下旨,授一甲第一名祝泽清为阳翟县县令。

授一甲第二名、第三名为翰林院编修,二甲等九十五人、三甲等二百零二人,拨到各衙门办事。

授官之后,殿试的所有流程基本宣告结束,剩下的就看二甲和三甲进士,到底能分到什么样的官缺,又或者多久才能等到官缺。

这个既需要运气,也需要拼人脉,有关系的进士可能很快就能得到六部或寺司吏员以及知县等官缺。

没关系的进士可能等上几年,才能混个八九品的小吏,每年年俸不过几十两银子,混吃等死没个奔头。

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但这些属于翰林学士的事,翰林院有正五品翰林学士一人,从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正六品侍读、侍讲各二人。

这些才是翰林院中经常接触皇帝,为皇帝看重之人。

翰林院修撰,所负责的是史籍编修,再就是负责查阅典籍、整理文稿,将翰林院上官们召对皇帝时所答问的内容整理,以便他们能在皇帝面前更好地表现。

状元祝泽清放弃了翰林院修撰,让上一任留任,没有再安排别人代替。

授官的事公布之后,整个京城哗然。

祝泽清明明是状元,有大好前程,怎么被授了一个芝麻大小的县官儿,关键还是毫无油水可捞的贫困县县官儿!

上至宰相大人,下至百姓,纷纷猜测皇帝的用意,但圣意难测,岂是他们能揣测的。

几位师兄、几位好友、一些同窗听说了这件事之后,立马前来问怎么回事。

祝泽清把真相告诉了他们,在这个时候还来关心他,自然是真心的,对方真心,他也真心相待。

即便明白了真相,但大家还是感觉好遗憾,祝泽清明明应该是他们这些进士里任最高官职,现在却好似被贬了,去偏远地区任职。

凌封锦在得知了此事之后,立即进了一趟宫。

皇帝听了凌封锦的话之后,大吃一惊,“你要去做阳翟县?”

凌封锦坚定地说道,“皇上,穷山恶水出刁民,泽清需要一个帮忙的人,学生愿意去帮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