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不识(120)

作者:故长霖 阅读记录

但看司祺郡主这个态度,应安清心道估计他与甯无忘的事是有希望的。

剩下来的……就是他父亲应都了。

可是回想适才应都那激烈的态度,应安清怎么都想象不出父亲承认他们的那一天。

在见过应都适才的态度之后,应安清又不由得想到他非做不可的事情——他该如何劝服父亲自首认罪呢?

想不出来。

应安清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只觉得前途多舛,他忧心忡忡地回房,却惊讶地发现应都正在他的房门前候着他。

应都脸上带着些微的歉色,似乎已无适才那般愠怒。

“爹……”应安清不敢与之对视,他垂眸,既不知道怎么面对父亲,又害怕父亲为适才的事继续训他。

“清儿,我们好好谈谈。”应都的声音中尽显疲惫,“我会让你知道为什么我如此极力反对你与那个男人在一起的。”

应安清犹豫了下,然后点点头,推开房门带着应都进房。

虽说应安清离家快有两个月,可是他的房间每日都有人打扫,与他出门前并无二致。

应安清在桌边坐下,应都则坐在他的对面。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是应都叹了一口气说道:“清儿,你这一路上想必应该遇到了不少困难吧?”

应安清心道他与其纠结什么时候说,不如趁着如今和他爹独处,干脆一起摊开来说。

应安清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的确遇到了许多事,不光如此,我还知道了不少事情……既有关皇后的,又有关三王爷的,还有关……爹您的。”说完,应安清小心地观察着应都的神色。

可谁知应都却连眉毛都没皱一下,他只是捋了捋胡须,然后道:“三王爷与赵将军的事如今轰动朝野,你立下了大功。至于你说皇后,还有我的事……你知道了什么?”

“……听说皇后所出之子,并非皇上亲生。”应安清压低了声音道。

“哪里听来的?”

“赵将军说的。”

“哼!”应都不为所动,只是冷冷哼道,“这贼子,当真是临死还要人陪葬,竟连这等胡话都敢说!”

“看爹的样子,似乎并不惊讶这个说法?”

“早年王后、七皇子遭皇上冷待,宫中便有这等闲言碎语了,只是没想到临近立储,竟还有人将这些事拿出来胡说八道!简直荒唐!”

应都仿若只是单纯地为传言而感到生气,却不像有一点心虚的样子。

“若是七皇子当真不是皇上亲出,皇上岂会留他在宫里活至今日!?一个不慎岂非污了皇族血统!?”

应都这么一说,也的确有他的合理之处。

这也正是应安清对此说法半信半疑的原因。但是赵伯伯人已入狱,不日便要被问斩,他没有污蔑皇后的必要。更何况此前他与“三王爷”密谈时也曾说漏嘴,那时的他自以为胜券在握,也很难让人怀疑他会特地在那个节骨眼设计陷害皇后。

那难道是另有误会?

“你已能独当一面了,怎可听那些蜚语流言?此话若是传出去,当心被治罪摘脑袋!”

“是,孩儿谨记爹的教诲。”

应都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他说道:“那关于我呢?你又听了什么?”

“爹可知道‘辛武’此人?”

应都一脸沉思,片刻后摇摇头:“辛武?未曾听过。此人怎么了?”

“听闻此人原是一贫寒子弟,后来偶然得青楼一名红牌垂青。那女子虽痴心相待,可辛武却功利非常,并无半点真心,只是一味利用那名花娘。”应安清一边说,一边努力观察应都的表情,唯恐错放一点蛛丝马迹。

可应都神色如常,只是淡淡道:“唔……世上竟有这种人?”

应安清继续道:“那花娘倾己所有供辛武上京赶考,可谁知这辛武竟早早地易名为与她割袍断义。后来一朝高中状元,便娶得美娇娘而不要糟糠。可怜那花娘与她的儿子,日日衣食不保,却还要苦苦追寻下落不明的辛武。”

应都听到这里不由得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后来,那对母子好不容易得到辛武的下落,谁知辛武已做她人夫。而辛武一知自己的行迹败露,唯恐惹新妻不喜,谁知竟能狠下毒手,找来杀手去将那母子二人灭口。”

砰地一声,是应都恼怒地拍桌。

应安清惊讶地望着应都,却不知道应都是否是恼羞成怒——

“辛武此人简直可恶!这世间怎会有如此猪狗不如的畜生!他如今在哪儿?我一定要将此人抓来严加处置!”

应都的反应出乎应安清所料,他的愤怒,竟像极了出自一个旁观者的正义感。

怎么回事?难道又有误会?

不,若说皇后和七皇子的事,那应安清的确道听途说没有真凭实据;可是念香的惨剧应安清却是细细查探过的,当中断然不会有误会的存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