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扶苏后,三句话让秦始皇为我打下六国+番外(19)

作者:二十七天外 阅读记录

“真到了那个时候,粮食为什么在我手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确实在我手里。”

一个武将领兵在外,手里有兵又有粮,是个君王都没办法放心,王贲可不会傻到用自己的脑袋去赌,要不是晚上山路不好走,他恐怕就要派人连夜将粮食送去咸阳了。

嬴政收到这批粮食时,激动的心情不亚于王贲,连声道好。

此后两个月,每隔几天嬴政就会收到姚贾送回来的惊喜,每次都是满满一百车,一直到两个月后的端月(夏历中的一月,瑞顼历中的三月,也称为正月,为避讳秦王嬴政,改为端月)回到秦国,结束了这种豪横的行为。

而此时太仓(不是太仓市,是咸阳的粮仓)已经因为粮满为患,必须多建几个积谷仓才能装下,属实看呆了姚贾的一干同僚。

万万没想到,大佬竟然是我同事?

有了这些粮食,吕不韦也不再阻止嬴政说明年发兵的事,事实上他也赞成秦国打回去,只是作为丞相,总要多为民生考虑。

如今粮饷充足,他可不敢再招人烦,因此第一个站出来说:“恭喜王上,有贤臣如此,粮饷无忧矣!”

“哈哈哈。”嬴政龙心大悦,降阶扶住姚贾道:“卿算是解了寡人的燃眉之急啊,当赏!”

姚贾却推辞不敢受:“臣奉命出使,游说各国放弃合纵,然如今只劝谏了韩魏两国,未全使臣之责,王上的赏赐,臣愧不敢当啊!”

嬴政高兴的程度丝毫不减,宽慰道:“姚卿只出使半年,就为大秦筹集了一年的军饷,天下再没有哪个使臣能比得过姚卿了!”

其他公卿也点头赞同:“是啊是啊,姚大夫居功至伟。”

心想,你都这么牛了还愧不敢当,那我们这群寸功未建的,还有脸站在这儿吗?所以姚大夫必须居功至伟啊,这才显示出,不是我们菜,实在是同事太卷了!

然而不管王上和同僚们怎么夸,姚贾就认死理:“五国合纵本就是贾之祸,若不能让战事消弭,臣心中难安!”

姚贾本是魏国人,曾于赵国出仕,却为赵国丞相郭开所忌,这才来到秦国。

他在赵国时,秦国多次像韩国赵国魏国出兵,三国不堪其扰,有心联合齐楚合纵伐秦,赵国就派出姚贾去游说促成合纵。

姚贾天生能说善变,合纵之事毫无异议,看半年前的蕞城之战就知道,他成功了。也正因为他游说成功,赵国丞相郭开担心他会因此功劳超过自己,得到赵王的青睐,于是命人去搜集姚贾的黑料,发现他年少时曾行过盗窃,就以此为由将他逐出了赵国。

此后姚贾又来到秦国出使,此时合纵已成,新工作上班第一天,姚贾就要面对自己曾经挖下的大坑,于是当时嬴政问诸卿,何人能解蕞城之围?姚贾第一个就站出来了。

没办法,他如果不去,一来咸阳城破了他也讨不到好,二来就算他不出头,蕞城之围被其他人解决了,但其中定然有无数艰险,他这个罪魁祸首恐怕要遭人记恨,就连秦王估计也要心里存着疙瘩。所以姚贾才毫不迟疑地站出来说“贾愿出使!”

如今五国退兵,但合纵之势仍在,如果不彻底打消几国合作的意向,第六次合纵也未尝没有可能。

不管其他人怎么劝,姚贾都坚持要继续出使,并称这次只是回来送粮食的,王上既然将这个重任交给他,他就不能让将士们饿肚子。

这倒不是场面话。

姚贾从赵国来到秦国本是无奈之举,没想到秦王礼贤下士,在他出使时毫不犹豫地赐下‘金千斤,车百乘’,更是允许他佩戴秦王的宝剑,穿着秦王的衣服去出使,避免他受旧主旧识的为难。

要知道,他可只是一个刚从其他国家跳槽过来的新人!就能受到如此礼遇!

姚贾当时就心折了,他想他不用再去找了,这就是他想要的明君!

为了这样信任他的君主,为了这个能给他最大的包容的国家,姚贾想,他愿意继续出使!尽自己所能,摧毁这个由他一手促成的合纵!

所以在嬴政再三表示,姚卿已经做得足够好的时候,姚贾仍俯首请命:“合纵不破,臣万不敢居功,只求早退敌兵,弥补昔日的过错,还请王上恩准臣继续出使。”

姚贾坚决请命,嬴政贵为王上也无法夺志,遂长叹一声,准许其雪化之后继续出使。

没错,姚贾回到咸阳后,秦国终于也下雪了,这是扶煦在新世界见到的第一场雪,他兴致勃勃地望着窗外,显然对这些白色的雪花很感兴趣。

他正看得起劲儿,突然被一双有力的臂膀抱了起来,随即耳边就响起了便宜爹那动听的男神音。

“下雪了,怎么也不穿厚一点。”

第17章 新手父母

听到便宜爹的声音,扶煦就转过头不看窗外了。

雪景没什么稀奇的,上辈子他都看了二十多年了,还是这辈子的新爹更有吸引力,他很给面子的朝嬴政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

楚夫人正好走进来,看见扶煦的笑容,也笑了一下说:“王上,公子很喜欢您呢。”

本来嬴政抱着扶煦心情很好,因为小孩子的眼神总是很纯净的,扶煦虽然是伪小孩,但他这辈子出生后,不愁吃不愁穿,他也懒得思考什么人生大事,偶尔因为封建社会的阶级问题烦恼一下,蹬蹬小短腿,又觉得思考得太早了,所以干脆就不想。

因此他都不需要伪装,眼神也像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像一汪清泉一眼望到底。

嬴政身为秦王,每天见多了各种各种算计的眼神,虽然他知道作为秦王,这些是不可避免吗的,而且身为一个事业脑,他对此乐此不疲,但不代表他不喜欢放松。

长子出生就自带祥瑞,还天真讨喜,一看见他就笑,每次来看长子时,都是嬴政最放松的时候,他不喜欢被人打扰。

因此楚夫人话音刚落,扶煦就看见便宜爹表情没怎么变,但眼底的笑意已经消失得一干二净,如果能听到他心声的话,大概能清楚地听到一句:“扫兴!”

被放回榻上之后,扶把脸藏在襁褓里若有所思,看样子,他爹娘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啊。

他出生时还是夏天,现在已经下了初雪,大半年都过去了,就算这里的人说话还是有弹簧音,也不妨碍扶煦听懂。

他娘只是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对吧?到底哪句话戳了便宜爹的肺管子?

哎呀,脑壳痛。

说实话,他还挺喜欢这辈子的爹娘的,两人面对他时都很温和,看起来是会疼孩子的样子,弥补了他上辈子的遗憾,他还幻想过一家三口的快乐生活呢。

结果才出生半年,就不得不面对爹娘不和的局面。

要说真有深仇大恨吧也不太像,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氛围,完全不像已经一起生过孩子的夫妻。

嬴政背对着楚夫人,放下襁褓站直高大的身躯,就又是那个难以接近的君王。

楚夫人是个心细的人,自然也察觉到了嬴政态度上的变化,不由心中凄楚。

嬴政对长子很重视,每个月不管多忙,都要抽出几天来探望,可即便如此,这半年楚夫人也只见到了嬴政三次,其中一次还是长子的满月宴上。

她有些惶恐地想,若不是因为她还有长子,恐怕就要和那些白头宫女一样,再也不能见到君王了吧。

楚夫人想不通,不管怎么说她也是王上的夫人,还为他生育了长子,为何王上对她总是如此冷漠?难道就因为她是楚女……可攻秦一事,其他四国也都有参与,为什么单单只冷落她一个人?

其实这真是冤枉嬴政了,对于六国送来的女人他都是这个态度,不够亲近,却也不苛待,只要她们安安分分的,完全可以平安到老,但更多的就没有了。

比起女人,他更关注自己的子嗣。

“天气这么冷,为什么不给长公子添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