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23)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八十文还不多啊!

沈成定和沈成康对视了一眼,他们给人打短工,每天累的沾地就能睡,一个月才得几十文钱。

“大嫂,你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头就能有八十文,这便宜事也就你赶上了,咱村里其他人可没这个福气。”何氏心里还是有些不信,刺刮了一句。

说到福气,沈婆子突然问:“可是上次让你去县里看成才的时候的事?”

王氏应声:“娘,就是那次,平日我也没机会去县里啊。”

沈婆子一拍手,喜道:“这就对了,这哪是你大嫂的福气,这明明就是你大哥的福气。你们去镇上住也成,去县里卖绣活也能去瞧瞧成才,出门在外,他吃穿都没人照顾,你得多用点心。”说完顿了顿,又接着说,“能赚钱是好事,但也要省着些用,多余的钱就不用交回来给我了,直接给成才送去,让他手头也宽裕些。”

沈华前一秒还奇怪沈婆子怎么突然同意了,下一秒就明白谁都不是蠢人,盘算一个比一个打的精。她还以为分家了赚的钱就归各房,听沈婆子的意思,还是得上交啊。

后来一想就明白了,不上交,沈成才读书的钱哪来,沈成梅的嫁妆银子哪来?也就是田里的出产先归各房,需要钱的时候每户再往外出,王氏因为是长房,所以她连存私房的机会都没有。

搬出去搬出去,赶紧搬出去,这种日子,她一天都不想过。

沈婆子终于松口同意王氏带着孩子搬去镇上,沈老头也没有表示反对,说好等种了棉花就走。

沙地里之前种的是糜谷,糜谷须根多,土壤疏松,是棉花的好前茬。俗话说:“谷子,玉米好茬口,年年倒产量高。”

等沈家把棉花苗种下地,已经十天过去了。入了立夏,基本就没有闲的时候了,天开始一日一日热起来,地里的苗子缺不了水,隔天就要去浇一遍。

王氏在走之前,趁着日头好,帮着把粮仓里的粮食翻出来在晒,防止瘤儿虫祸害新粮。顺便把竹围桶,笸箩等在粮仓了过了一冬的用具都找出来洗刷去霉除虫,晾干。

沈老头估算着口粮,让沈婆子给多带些,别看四个孩子,吃的可都不少。

沈婆子想着自此以后老大不用跟家里拿钱,一点也没推搪,爽快的应下,还多给了几把鸡蛋。

把能做的都做了,王氏这才收拾东西带着孩子准备走,临行前,沈老二拍拍春山的肩膀说:“大山,好好读书,过几年也考个秀才回来,一门俩秀才,二叔站出去腰板都比别个直点儿。”

春山腼腆的笑着,“二叔,我晓得的。”

何氏瞥了眼春武,自从上次的事后,她就一直把孩子拘在家里,可爬上翻下的也没让她少操心,她看着春山安静沉稳的样子,想着孩子还是得读书,心思一动,便对沈老二说:“你咋就想着沾春山的光呢,大武也六岁了,是不是该送去先生那?大嫂正好住镇上去,让大武也跟着去呗!”

就春武那个性子谁管得住,而且别人家孩子责任也太重了,不出事便罢了,万一出个什么事,可就说不清了。

王氏这次没含糊,直接道:“我瞧着大武的咳嗽还没好利落,还是在家多养养吧,孩子还小,可以先让爹教着,明年再送去拜先生也不迟。”

何氏不乐意,嘴角一撇一撇的,拿眼瞪沈老二,沈老二不耐烦,低声问她:“分家了,你有束脩银子?”

这时候谈分家了,春山的束脩银子难道没她的份?凭啥到她儿子这,就分家了!

何氏气不过,哼哼的扭身回屋去了,房门关的“砰”一声。

沈老二朝东头白了一眼,讪笑着说:“她就这臊性子,大嫂别在意,不早了,赶紧去吧,到镇上还得收拾收拾。对了,大嫂要是去县里,别忘了看看那咸菜生意,还做得做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一整天都在换福字,啥事都没干,太浪费青春了,虽然我才18岁。。。。【喂

感谢梅子酱扔了1个敬业福 投掷时间:2017-01-16 21:33:37

第62章 1.13.4

沈华她们前脚走, 后脚就有客上门了。

来的竟然是沈员外,身后站着一位少年,少年气质温雅, 柔和的嘴角瞧上去是个好性儿的孩子, 特别是他见着人便行礼问好。

沈婆子可稀罕他这副模样, 忙把人请进去。

这两位可是请都请不到的稀客啊。

沈员外和沈老头坐在主位上, 三言两语说明来意,原来他们这次下乡来是想要找春武去给他的小儿当伴读, 管吃管住,还有月例银子。当然,沈员外没说的是,他一开始瞧中的是春山,毕竟是沈秀才的儿子, 关系更亲近些,年岁也刚刚好。可打听了后知道春山断过胸骨, 这就不合适了,又不想因为这事让兄弟二人有间隙,所以一听说沈志良家大儿媳妇带着孩子去镇上,这才领着小儿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