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185)

作者:舍自不甘心 阅读记录

老裴相走到阿四对面坐下说:“可也是四娘先说了想要帮助百姓的话。京郊有田地有屋舍的农户是不会饿死的,而阿四眼前这群人才是真切的,即将被饿死的人。棉花也不需要肥沃的土地,正适合在地方。”

阿四转头望向拥挤的人群,问老裴相:“我最多可以收容多少人?”

老裴相微笑道:“百八十人是无碍的。”

阿四不是能狠得下心的人,最后收留了八十三个女流民,再将其他男流民驱逐离开。

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女人,必然凶悍过人。农庄不成,养一养做别处使也是很好的。

老裴相告诉她:“收留多少人当然是四娘做主,我们也不可能养不起这些人,但四娘要想清楚,你心中的百姓不只是此前所见的那些平和的妇人、豁达的老人,往往狰狞,因她们所得最少,处境最不堪。而最需要你要去爱的,就是这样一群民。”

“这是我一定要去做的吗?”阿四问。

老裴相笑而不语。

第163章

阿四大可以不去关心流民的生活, 因为流民的处境绝对不会干扰到她,可这不是她想要的。

原来想要帮助人,也这么难吗?

剩余的人在护卫亮出兵器后畏惧离去, 阿四不明白:“这里距离鼎都并不遥远, 连这里都有流民,可见天下流民之众, 可我在宫中听到的最多的依旧是歌功颂德的诗。”

怪不得谢大学士叫了这样多的禁军护卫车队, 原来是要给她看流民。

老裴相说:“生存本就是极难的, 幸运的人才能在这俗事间活下去。四娘生在天下膏粱堆积之所, 当然所见处处和美。”

“是我天真了吗?”阿四摇摇头,“罢了, 不管如何都先这样做下去吧。那些流民会到哪儿去?”

老裴相瞥一眼外面嘈杂的景象, 无视那些不堪入耳的粗俗话, 回答道:“这些人都是我让临县的县令从山野中驱逐过来的,落选后,自然要回到临县去。”

“然后呢?继续做流民吗?”阿四皱眉。

老裴相否定:“不, 这些流民赶上好运气了,进入了四娘的耳目中,被你我看见的流民会得到附近县城的安置, 获得一些足以糊口的田地。”

这是今天唯一听说的好事,阿四振奋锤掌:“这样啊, 那至少说明我们这次出门是有意义的。”

谢大学士有意安排了农庄——要求阿四从棉种开始种植,直到九月棉花成熟,采摘剥籽纺纱……非一年不可,谢大学士有心要磨一磨学生的性子。

阿四对于师傅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颇有微词, 奈何人小言轻,在师徒关系中不占上风, 只得听从。

漫长地等候过程中,农庄实际上并不需要五个人,阿四和伴读们商量着,让孟长鹤和裴道半年里不必常来常往、安心读书。

裴道定于明年下场科举,而十一岁的孟长鹤已过神童举,被皇帝授秘书省正字官职,都有正事要做。裴道和孟长鹤知道阿四好意,并不推辞。

留下阿四和王诃、姚蕤三人,每日穿粗布深衣,站在田埂间观望熟练的农人传授流民技艺。等农人说完,阿四偶尔也会下场亲自试一试,如何将田地犁得平整无沟、上虚下实,确实是一门极难的技术。

连着一个月下来,三人晒得脸脖通红。彼此伸出手来看,手心手背仿若两人。

雪姑眼见孩子们一天赛一天的黢黑,终于看不下去,从哪个角落里找出帷帽,要给三人戴上。

阿四只戴了半个时辰,就嫌弃碍事:“我反正只晒一会儿,压得难受,还是不戴了。倒是下地的农人整日晒着不好,多备上百来个,给她们用吧。”隔日,在田间做活的农人便都有了遮阳的帷帽,顺带身上的用具和衣裳也齐全了。

实际上,阿四不开口时下属也是知道农人们用些护具更能保护自身,但只要阿四不开口,好似也都看不见一般。正如那群来了又走的流民,朝廷实际上是知道流民的存在的,就连皇帝也曾和阿四说起过,但是,皇帝不提起,下面的人大多也能当流民不存在。

世上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流民呢?

大抵只有开国之初吧,那是战火烧去太多的性命,留下的人不足以填满座座空城,土地被上层瓜分后尚且有足够的余地分给百姓,因此百姓得一夕安寝。

待到子嗣繁衍、人口旺盛,这份多余的田地和人口又被吸纳去,剩下的人就又成了流民。哪一日流民成势,一呼百应,又是乱世。

这些事稍微度过些史书的人都知道,但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放在心上吧。

毕竟乱世距离自己是那么遥远,何必杞人忧天。而后人又怎么会知道,杞人是住处多次遭受天外陨石才会忧虑。

星辰闪烁的夜晚,阿四继续跟着老裴相学习星象,她问:“这天象当真能推演未来吗?”

老裴相端着热茶,老神在在:“这就要看你信不信了。我先说几个,都说五星连珠是吉兆,其一是帝舜继位,其二是汉高后吕雉称制,其三是太上皇登基……你认为这份吉兆有无道理。”

自从知道三皇五帝具为女人,再听吕后与太上皇故事,阿四立刻道:“那可太有道理了,这天象果然是有玄妙之处的。”

老裴相一笑:“这便是了,四娘且得用心学。”

奈何天文实在博大精深,学海无涯,阿四作不成舟,背书背着便睡倒在星夜中。

老裴相示意宫人将阿四送回屋内:“四娘便罢了,你们却是要打起精神来的。”继续与王诃、姚蕤讲述天文,直至夜深,方才放人。

隔日,阿四又睡过头。

太阳从窗户照到床脚,阿四才痛苦地从睡床爬起来,洗漱完吃雪姑热的汤饼。

有些知识,仿佛和阿四有隔阂,永远隔着一堵看不见摸不着的墙,根本无法深入接触。这种情况,学生本人会哀叹天赋,而做先生的则会敦促懒惰的学生多用心思。

但老裴相不同,她既找些东西来教导,又不想教太麻烦的东西,且不在乎阿四的课业,只需要自己一直在教,而阿四一直有东西学就好。

阿四对此理解为,老裴相对如今的现状较为满意。

阿四前后有过的几个师傅都是想要通过影响她,来达成某一项目的,无论是出于所谓的大义,还是私心,总归是有所求的。而老裴相显然没有这意思。

老裴相是个表面古板,实则豁达的老人,家中的事也好,朝中的事也罢,一旦放手再不过问。平日里对孙辈也是如此,故作严苛,其实懒得过问,大体上不出差错就好。

但是吧,老裴相似乎还想在后代面前保持自己的庄严,因此裴道在时总是早起看书,每日抽背,晚间还要抽查文章。但裴道一走,老裴相隔日就恢复了养老作息,尤其在阿四面前,连个遮掩的意思都没有。

可是,如果老裴相当真无欲无求,又何必在前朝参合这么多年,难道就为了和太上皇之间的情谊吗?

阿四就问了:“明明先生很多事是不乐意去做的,又为什么坚持这么多年?”

老裴相端着阿四孝敬的甜汤喝得正美,诧异道:“世上哪里有人可以全然按照自己的心意活呢?”

“诶?”阿四也惊讶,“先生出身不错,应当衣食无忧才对,为何不能按照心意活?”

老裴相失笑:“四娘是陛下心头珍宝,可四娘能事事顺心吗?未必吧。世上的事总是这般不如意的,再是家财万贯也有不能解的想望。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人必须找点事情去做,做得多了,手中握有的东西多了,才能多一点自由。手中空空如也的人,便是有再大的靠山,何尝不是身如浮萍。”

阿四似有所悟:“人总是要做些事情的……”

老人将手中汤碗移交给阿四,让学生感受碗壁的凉意:“夏日里,坐在阴凉处,闲暇之余有这样一碗冰镇的甜汤,我很满足。而六十年前,我在母亲身边也这样满足,那一日,母亲和姑母在商讨定下我的婚事。不久,我和姊妹们被召到大母屋中,我年龄上占些便宜,于是大母问我,要不要入宫做伴读。我今日在此,所作的选择也就不必多加赘述了。而我族中姊妹,尚有十二三岁许嫁,二十出头寿终者。也有婚后顺遂,子孙满堂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