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晋级手札(清)(108)

作者:抱鲤 阅读记录

“别,我还指望它派上大用场呐。”

晨音迷蒙着眼,有气无力的问,“嬷嬷,让你找的东西,备好了吗?”

“嗯。”

汤嬷嬷点头,“东西倒是好找,就是背着安嫔的眼,悄悄送到戏台去费了点功夫。”

“办得不错。”

晨音闻言,瞌睡霎时醒了,忙从榻上下来,让汤嬷嬷去给自己找身出门穿的衣裙。汤嬷嬷走了两步,又顿住,踌躇问道,“小主近来似乎变了,是打算……”

晨音眼都不抬一下,回道,“争宠。”

“咳咳!”

汤嬷嬷双眼睁圆,她成天在晨音身边伺候,自然不会毫无察觉。孝昭皇后崩逝,晨音没有靠山,决定争宠也是可以理解的。主子的决定,她一个做奴才,也干涉不了,但主仆休戚相关,晨音若是倒霉,她也讨不了好,汤嬷嬷忍不住提醒道,“小主,奴才打先帝爷那时便入宫了,宠妃也见了不少,有才华的、貌美的、温柔小意的。可从未见过哪位主子……”

汤嬷嬷神色颇为一言难尽,却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争宠是靠两根长竹竿子的。”

争宠虽然有个争字,但绝不是靠武力打架。悄悄拿竹竿子做什么,难不成真要在背后敲其他妃嫔冷棍?“嗤——”晨音看出了汤嬷嬷的言外之意,莞尔一笑,也不恼,“嬷嬷,你安心,我一个人可打不赢偌大个后宫。”

晨音自己拿了衣裳穿戴好,出门时见汤嬷嬷脸色比方才还凝重了,哭笑不得,“嬷嬷快走,我带你去看如何用竹竿子争宠。”

晨音带了汤嬷嬷和杪春两个,出了储秀门,直接往北边的戏台去。因还在为孝昭皇后守制期间,伶人全迁到了宫外去,戏台这处,平时也没什么人来往。见戏台正中竖的杆子长而笔直,晨音给了汤嬷嬷一个赞赏的眼神,自己拿起地上的竹竿,沿南北方向放置好。然后,晨音便抱着量尺和那本她并不喜欢的书,无所事事的在戏台边缘坐下了。“小主。”

汤嬷嬷不敢置信,“这就……好了?”

皇帝面都没见,这争什么宠。晨音右手遮在眉上,往天上太阳看了一眼,淡淡道,“耐心等。”

大概过了一刻钟,杪春见太阳越发毒辣,提议晨音坐到背阴的地方去。晨音摇了摇头,往戏台东北方向看了眼,提着量尺和刻标,等在地上的竹竿前。等太阳走到正中,午时一到。晨音便蹲下身,细致的开始标记测量立着的竹竿投在躺着竹竿上的影子长度。汤嬷嬷和杪春见她突然严肃起来,也忙围在她两边,看有没有能帮忙的地方。她们这里太过安静,以至于戏台东北角,有人推门而入的声音格外刺耳。主仆三人同时抬头望去。一身墨色绣竹纹常服的皇帝,已经带着顾问行朝她们走近。汤嬷嬷与杪春面面相觑,勉强按捺下满心的惊诧,行礼过后,与顾问行一同退到戏台下面。皇帝见到晨音,下意识想起了那日她撒在翊坤宫迎春花藤下的眼泪,口气不自觉温和了许多,“这种天气,你在日头底下做什么?”

晨音额角汗珠亮晶晶的,头垂得极低,似底气不足的回道,“今日是朔日,嫔妾想试一下书中所说的高表测影。”

皇帝闻言,转而盯着戏台当中竖着的长竹竿,颇有趣味的道,“这是表,”然后又指着地上躺着的杆子,“这叫圭。”

“是历法中用来测日头长短,从而区分日历节气的古法了。一年之中,冬至节时,表投在圭上的影子最长,朕说得没错吧?”

晨音点头,“是,冬至影子最长,夏至影子最短。”

“你既然知晓,为何还要测?而且还专门选在朔日,别跟朕说,你打算接下来的一个月,都来这里测。”

朔日,也就是每个月的第一天。“都是前人结论,嫔妾闲在宫中,便想找点事情做。”

晨音‘偷偷’觑了皇帝一眼,佯装不经意和皇帝眼神对视,又慌忙低下头,轻声问道,“皇上,不行吗?”

“不行。”

皇帝习惯了晨音倨傲的姿态,还是第一次见她这般小意,于是故作凶狠道,“你当朕为何进来?还不是路过外面,见戏台方向竟然伸出根长杆子,以为是那个胆大包天的敢不守制,在里面悄悄嬉闹取乐,准备进来摘人脑袋。”

“皇上恕罪,嫔妾不是有意的。”

晨音一下跪倒在地,讪讪说道,“嫔妾马上拆掉。”

皇帝轻慢的“嗯”了声,顾问行察言观色,立马带着汤嬷嬷和杪春上去拆那根立着的‘表’。皇帝垂眸打量还跪在地上的晨音,见她一身月牙白的衣裙,头上也不过两根银簪,当真应了那句‘女要俏一身孝’。“行了,起身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