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晋级手札(清)(109)

作者:抱鲤 阅读记录

“多谢皇上。”

晨音站起来,皇帝这才看清楚,她面色苍白,额上香汗点点,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晒的,瞧着有些许狼狈可怜。皇帝心念一动,嘴比脑子快了那么一瞬,问道,“你真喜欢历法推算?”

“嫔妾就是自己看看书,找点事做打发时间,不算喜欢。”

皇帝默了默,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之前发现晨音会洋文和算学的事情。当时,她好像也是说,“随便找点事情做。”

满人姑奶奶连读书识字的都不多,更别说知晓与农耕息息相关的历法推算。甚至连男子,若不是朝中大臣,也很少关心历法之事。皇帝倒是对能造福黎民百姓的历法极感兴趣,还特地指了南怀仁推演编撰新历法。有洋文和算学之事在前,皇帝不确定晨音于历法究竟知晓到何种程度,试探道,“你可知道,现在钦天监测算历法,早已不用高表测影这种老法子了?”

“皇上是说日晷和西洋的自鸣钟之类的物什?”

晨音猛地抬起头,‘兴致勃勃’的问道,转而又有些遗憾,“都是很了不得的东西呐,嫔妾听闻过,只是未曾有机会亲眼见过。所以只能照书上的办法,做做最简单的高表测影。”

话说到一半,她似乎才发现皇帝在盯着她看,遂不太好意思的低下头,颊边飞上两片薄红,衬得领上那截脖颈嫩生生的白。晃眼得很。皇帝不自觉眯了眯眼,张口就是一句,“没见过,这有何难。延辉阁恰好放置了一座废旧的日晷,明日朕带你去看。”

这就约好明日见了。自孝昭皇后崩逝,皇帝可是再未召见过后宫妃嫔伴驾,晨音这可是头一份啊。汤嬷嬷在旁听得心潮澎湃,这……还真能用竹竿子争宠啊。

第47章

延辉阁,原名清望阁,位于御花园内西北。阁据宫墙之上,宽不过五楹,高未逾百尺,拾级而登,布裀而坐,则紫禁宫阙,皋应凤楼,历历在目。晨音印象中,此乃皇帝政务闲暇或心存郁结之时,最爱盘桓的所在。戏台与储秀宫相邻,距延辉阁有段距离。但戏台东侧的甬道,是连通延辉阁的必经之路。晨音借着‘高表测影’的由头,故意在本就比平地高出一大截的戏台子上,立了根高耸突兀的竹竿。还特地选了朔日,是打定主意和皇帝耗上一个月,守株待兔。没想到,竟这般顺利,不过第一天而已,皇帝便自动送上门约了她明日去延辉阁。这也,太顺利了。“小主进了一步,不高兴么?”

汤嬷嬷手持青玉梳,立在晨音身后给她通头发。镜里倒影的娇花容颜,怎么看都不像副满意模样。“进一步……”

晨音轻嗤一声,“你也太低估我们这位万岁爷了,他可不是池子里洒两把吃食就上钩的鱼儿,且等着瞧吧。”

-第二日午时过半,晨音领着杪春在延辉阁外站了片刻,皇帝便如约而至。两人甫一碰面,四目相对,还有点略显尴尬。不过好在皇帝兴致高,张口就和晨音讨论历法仪象。晨音听得一知半解,却还是面不改色的应付过去了。跨进延辉阁,晨音一路跟着皇帝往临靠宫墙的北屋去。北屋陈设素净简单,唯独洞开的几扇大窗惹眼。皇帝熟门熟路的往窗前蒲团盘腿坐下,下巴朝对面微扬,“不必拘礼,坐下说话。”

晨音眼皮子动了下,疑惑问道,“皇上不是说带嫔妾来看日晷?”

“东西又不会长腿跑了,性急什么。”

皇帝食指往矮几上一敲,不知从哪里翻出本书,似笑非笑,“昨日与你由高表测影谈到日晷,朕便想了宋代韩公廉所著的这本《新仪象法要》今日特地把书带来,想与你探讨一二。朕最是喜爱下卷的‘冬至晓中星图’,你喜爱那幅?”

韩公廉?晨音虽不喜历法典籍,但从前毕竟跟在皇帝身边多年,最基本的还是懂一点。《新仪象法要》分明是苏颂所著,还有皇帝最喜爱的‘冬至晓中星图’,出自中卷。皇帝在诈她。晨音半敛的眸底迅速划过一丝‘果然如此’的意味,面上却一丝不显,四平八稳的答道,“嫔妾看得浅显,并无偏爱,只对‘浑仪’一图印象略深。”

“哦,喜爱‘浑仪’啊。”

皇帝笑意未达眼角,‘浑仪’乃《新仪象法要》上卷第一篇,翻开书封就能看见的那种。这敷衍,未免太不经心了。皇帝亲自斟了两杯茶置在矮几上,半挑唇角再次命晨音坐下,“后宫中自孝昭皇后后,难得又出了个爱学的妃嫔。左右天光尚早,你既说自己学得浅显,朕便给你仔细讲讲。”

晨音闻言,‘惊喜’的抬起头,磨磨蹭蹭在皇帝对面坐下来了,听皇帝“授课”大约一炷香后,在皇帝念念叨叨的声音中,晨音毫无负担的伏案睡了过去。再醒来,看窗外的日头,约摸是未时过半。晨音撑着额头,不经意撞进皇帝那双意味不明的眼中。“醒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