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56)

想留些不会被收进库房的“礼物”,好提醒京中贵客不要忘了自己存在的本地官员,头痛不已。只得甘词厚币,拿金银细软充数。又要在酒宴上下功夫,且因李丞相、谢麟、程犀皆是科举出身,便又安排本地才子前来作陪。

最惨确是程犀,美姬,是不要想了,谈诗论道,他也要表现。本地官员赠金,他要表现清廉,不可收。然而,他要娶妻,科甲前辈赠他新婚的贺礼,又不能不收。

谢麟才捧起碗,又抖得放下了:“哈哈哈哈!他也有今天!不知李丞相作何感想?”

————————————————————————————————

岳父大人冷眼看着这新女婿,已经称量数日了,却见他每日里也不空谈高论,也不指天骂地。书依旧在读,还会拿来向自己请教,所请教的,皆是经世之学。与谢麟、张起相交,不卑不亢。督促两个弟弟的功课,尽心尽力。官员应酬,也表现得体。

这一天早上,终于对侄子李巽发话:“以后多与你这妹婿相处。”

李巽巴不得这一声,一头扎进了程、谢、张三人的小圈子里。

胡先生因而叹道:“还是年轻好!”

李丞相应合:“是啊。”

江风犹冷,胡先生拎着把折扇也不打开,在手里转着玩:“东翁,五郎忘了一件事,不知东翁有没有疏忽?”

李丞相道:“慷慨陈词的,不是他的妹夫!这个糊涂虫!”

胡先生道:“不愧东翁。”

李丞相皱眉道:“程家的小娘子,若是行事与她哥哥一般,我必会相帮。若只是高谈阔论,她自己也是要吃苦头的。”

胡先生不以为然:“东翁对程家,真是爱之深、责之切,若不是看好了人品,岂会轻易就将爱女许嫁?”

李丞相也觉得自己近来有些刻薄,失笑道:“也许是嫉妒他们那么年轻,心里还有那么多的憧憬。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我有四个儿子,怕人人都羡慕,我犹存遗憾……二郎运气若好,能熬到与我一般,其他三个运气好,也难!看女婿吧。”

“东翁遗憾,几位郎君也堪六部之材!四位姑爷,东翁看好哪个?”

李丞相一笑:“不是我生养的,可不好说。”

胡先生打开扇子罩在眼前,四下张望风景,忽然说:“咦?怎么有人往这里来?还是驿马?莫非京中有什么急报?”

待信使上船,胡先生取信递给李丞相,命人将信使带下去歇息。转过头来,李丞相又将一纸信函,无声地递到了他的面前。

胡先生接过来一看,眼睛瞬间瞪得大大的:“平安侯之女选做太子妃?”

第30章 将到京城

平安侯的女儿,岂不就是张起的亲姐姐?邺阳大长公主的亲孙女儿?

那就不是……险些做了齐王妃的富平侯夫人的亲侄女?

胡先生脑袋里转了好几转, 才结结巴巴地道:“这、这、这……咱们离京的时候, 可、可还没这呀!”

太子今年十九岁, 纳妃并不稀奇, 只是李丞相离京之前, 此事还没有定下来。原以为圣上还要犹豫一阵,不想居然定下的这样快。胡先生沉吟道:“圣上没有等东翁回京便定下此事,是否?”

李丞相眉头一紧, 又一松:“太子纳妃, 圣上家人, 何必非要问我?”

“天子无私事, 太子亦然。”

“东翁!”胡先生加重了语气, “事情有些不对,为何我总觉得……”

李丞相打了个手势, 二人进了船舱,李丞相才慢慢地道:“圣上总是要弥补一下邺阳大长公主的。”

“那齐王那里?”

李丞相笑得有些冷:“他们家事, 与我们何干呢?只要不逾礼法。纵逾了礼法, 不也这么过来了吗?只要不伤国政,便好。”

胡先生失笑, 抽出扇子一拍脑门儿:“是我发昏, 居然与碎嘴村妇一样大惊小怪了。”就齐王当年那档子事儿, 街头巷尾,添了多少谈资?可也没让他别犯浑。

宾主二人对着耸了一下肩,李丞相道:“张起就在这里, 向他道个喜,回京再请夫人准备,到平安侯府随个礼就是了。把道灵和五郎叫来,告诉他们这件事。”

胡先生脚步匆匆。

因有此事,这一日开船的时刻便推迟了。整个船队,理所当然都知道了这件事。附着丞相官船行进的商船上,也有人看到了机遇,希图借此机会多送珍礼,可以与平安侯府搭上点关系。整个船队,都热闹了起来。

————————————————————————————————

程家船上,程素素知道消息并不算晚,程犀打李丞相那里回来,便告诉了她这件事情。程素素轻声问道:“是现在就要预备下贺礼,还是到京里再说?”边说,边看赵氏。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