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57)

赵氏听说平安侯的女儿选做太子妃之后,表情就有点奇怪。

程犀道:“现在途中,我向张少安道个贺就是。旁的事,到了京里再说。又不是这些随行商人,哪用现在就凑上去?”

程素素问道:“他家是勋贵,哥是科举出仕,这里面,有什么讲究没有?咱家也算与他认识了,以后交际,可有什么要领?”这事儿她也问过赵氏,赵氏的回答,只有笼统的两边不算不和睦、也不算太亲密,确是勋贵、科举两边各玩各的时候多些。

程犀似乎想起什么来,口角含笑:“唔,挺有趣的。”

“怎么有趣了?”

程犀将自己在京中所见,以及李丞相、李巽对他的提点,归纳了一下。

大概就是,并不像程素素以为的那样,只要有科举,就是科举的高勋贵一等。在这个她并不熟悉的大周朝,并没有她所知道的,不经科举、不中进士,就不能做丞相这样的默认的规则。

对此,科举出仕的人,是不那么服气的。以为勋贵们不经考验,就可以登上高位,这样的人能否辅佐君王、治理好国家,是存疑的。

但是,正在此时、在京中,勋贵出身之人,并不觉得自己比进士们差。恰恰相反,手中握权的他们,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读书人的。“你若做得好了,我许你共治天下,若是不好,给我滚蛋。”

历代以来,掌权的前辈看后辈的目光,莫不如此。

民间是重科举,乃是因为这是如今寻常百姓,乃至于小有家资之人可以改变身份的最有指望的途径。勋贵,不是寻常百姓。

若是以为“我得中进士,乃是人中龙凤,可以傲王侯”,大概……会被狠狠地教上一课。事实上,不少举人、秀才,都是想巴结勋贵的,进士里要与勋贵保持良好关系的,也不在少数。

这实在是一种既想沾好处,又想体持体面的,令人尴尬的心态。

无怪乎如今科举出身之人愿意抱个团,想从勋贵口里夺点食。而勋贵出身也不好惹,两下正僵持着。

这事儿,跟读书人的骨气,没太大的关系,倒是与彼此的利益,有很大的关系。

程素素受教得厉害。

兄妹俩说话的时候,余人皆安静听着,对于京城,整个程家都知道得太少。唯一在京城居住过的人是赵氏,她对官场上的一切,懂得并不比其他人多。程玄不大爱听这些,倒安静坐着,道一努力记下要点,免得入京之后无所适从。

程犀说到最后,见舱内一片安静,自己也笑了:“过一阵儿,我将要点写下来。”

程素素心道,这样也好,最好能编成个顺口溜,方便记着。要是有各方之间的关系,倒可以整理出一份图表来,更利于记忆。

口中却说:“既然这样,就不要太上赶着啦,看起来不雅。反正已经认识了,有些交际,也不算巴结。”

程犀含笑点头:“不错,不错。”

兄妹二人心知肚明,京城水深,程犀背后有着李丞相,已算是稳稳当当了,到处乱跑,反而不美。

赵氏却在此时,突然问道:“圣上选平安侯家的女儿做太子妃,是不是……在补偿平安侯府?”

问这话时,她的眼睛往四个子女身上顺次溜了一遍。若是别人,或许会顺着她的说法往下去想皇室与平安侯府之间的纠葛,程犀却有些哭笑不得,他猜到赵氏没说出来的话了——是不是对我们也要有些补偿?

怎么可能?!且不说事情过去了十几年,圣上还记不记得有赵氏这个人都不一定。就算记着了,皇家也并没有亏待你呀。

程犀只得说:“圣上又不曾亏欠了谁,要补偿什么呢?雷霆雨露,莫非君恩。”

赵氏讪讪地:“哦。”

————————————————————————————————

李丞相见程犀稳得住,更高看他一眼,每日将他唤到自己的船上,向他传授为官之道。李丞相宦海沉浮数十载的心得,旁人求也是求不到的。不止教程犀如何与上下级相处,更告诉他好些京城诸人之间的关系。对程犀而言,最最难得的,还是李丞相教授他的种种实务——这些非有经验不能得知。

程犀重又进入了当年科考时的学习状态。程珪、程羽二人,读书不及他,然而看他眼色行事还是会的,两人缩到一边,自己温习自己的功课去。遇有不会的,轻易不敢打搅他。程珪机灵,凡遇到谢麟,便拿来请教谢麟。

谢麟正在无聊,又觉这一家人有趣,也欣然前往。程素素与程犀不同船,谢麟也没作遇上她的打算。谢麟以为,孟世叔纯粹是在胡扯,他岂是那种“你不迷恋我,我就觉得你奇怪”的人?分明是因为这个小女孩有意思嘛!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