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00)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阿满待在别庄干过最粗的活儿,也就是跟着织娘学织锦,如此下田摘野菜,她还是生平头一回,人家都掐了大半篮了,她才寥寥数根。

其他人倒也没笑话她,本就是养尊处优的贵女,能不嫌弃的跟着来田地里就已经不错了,就算一根不摘,她们也不可能说啥的。

陶倚君摘了半篮,就把篮子递给女婢,自己拉着阿满往另一头走,教她认路边的野草野花。

“这是蒲公英,看上去平平无奇,却是一味良药。”陶倚君顺口给阿满讲了一些医理,然后叹到,“好多药材看上去都像是野草一般,可谁人知道那其实是能救命的东西呢?所以物不可貌相,人也一样。阿满你是个聪慧能干的女郎,有些话我不方便说太多,你自己多想一想。这天地如此广阔,人在其间不过沧海一粟,区区一点瑕疵又算得了什么。日子是自己过下去的,别人的眼光左右不了你的生活。”

若是之前说这话,阿满断然听不进去,但是这两日跟着陶倚君东走西看,有些东西在默默的发生改变,至少这会儿她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

陶倚君知道什么都得适可而止,劝说也是一样,鸡汤灌多了也会反胃,还不如时不时喂两口来得强。

“今日有青团,有酥鱼,咱们再让人去弄一只羊羔,做了蘸水羊肉吃。”陶倚君双手一合,笑着转头看她,“你没吃过五色饭吧?今儿咱们就来蒸一瓮五色饭,讨个好彩头。”

作者有话要说:我想吃火锅!烧烤,串串,麻辣烫,夜啤酒,小龙虾,烤羊肉!!!

第六十章

第一次下田地去摘野菜, 第一次亲手做饭食,第一次跟普通人一起用膳。阿满这一天过得充实极了, 她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日。

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 坐在树下看女婢们围成一圈缝衣刺绣,她则跟陶倚君惬意的看书喝茶, 这日子不若以往锦衣玉食, 可要真心说起来,她并不讨厌这样的生活。

正被太阳晒得有些迷迷瞪瞪的,就听到马蹄声传来, 老远就有人在呼喊着说什么“走水了”。

陶倚君放下书简,起身看去, 下马的骑士疾奔而来:“大娘子, 城南走水, 现在不可控制了。”

边城的南边都是普通人和流民聚集的地点,房屋多且杂乱, 街道也狭窄, 有些人家为了能多一点点活动的空间, 还在原本的小道边儿上搭了茅棚, 这样一来,窄处仅能让一人侧身而过。

此番走水不能控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连去河边担水灭火都挤不过去。

“县令大人呢?”陶倚君当即领着人骑马要走,安排了莫娘子等护着阿满暂时住在庄子上。若是城南火势无法控制,就怕会蔓延到城东城西。

城北还好, 有个小湖,加之是县衙和大将军府,建筑没有那么密集,护卫也多,可城东是商户居多,仓库等也在此,若是被波及,损失绝非小数目。

陶倚君一路走一路看到有好几个大农庄都奔出来人马,看方向也是冲着城里去的。

他们家的庄子离城不远,而且离东边大营也近,在靠近城门时,已经能看到守城的将士们有组织的运水入城灭火了。

陶倚君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大道口,在那里看到了守城的副将和李县令。

李县令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才到任没多久就遇到这样的事情,若说得不好听,是他德政无能的表现。上一任县令在这里十余年,虽然也经历过诸多灾祸,可这样无法控制的走水却是没有发生过的。

陶倚君靠近之后又看到了牛家郎君和其他几位主事的家主,人人脸上都是凝重之色。

“现在情况如何?”陶倚君靠近了牛三郎,低声询问,“我过来的时候看到西南角那边浓烟滚滚,莫不是从那里开始的?”

牛三郎点点头:“最初是油溅起了火星,不知怎的就燃大了,那一片原本少有人住,去岁多了不少流民,就沿着那边搭了些窝棚,今岁流民离开后,窝棚未拆,这下子燃起来就有些控制不住。加之本来就路窄人多,连个水桶都送不进去。看样子那一片是保不住了。”

才经历了天灾又来人祸,陶倚君心里也是戚戚然莫可名状。

这个时候,城西和城东的瞭望台送来了情况报告,西南角肯定保不住了,现在最好的结果就是把东南角和靠东的部分保留下来。

然而还没等县令发话,就看到一阵巨大的爆裂声,跟着一朵蘑菇云似的的烟雾腾空而起。

“完了,那是东南市坊的毛皮和药草仓库!”这里站着的也有东南市坊的老板,在看到那浓烟之后,有两个中年男人当即就倒了下去。

“秦老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