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01)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白老板!”

周遭的商贾们又赶紧围了过去,掐人中的掐人中,灌水的灌水。

“这两位就是东南市坊最大的毛皮商和药材商。”牛三郎看了两眼,摇摇头叹息不已。

他家也经营很多皮毛和贵重物资,但是牛家的货物大部分都存放在庄子单独的仓库里面,需要的时候再运送过来,所以即便商铺遭灾,受到的损失也不大。

“县令大人,不能再等了,需得把部分房屋推倒,阻隔开来,才能避免火势蔓延。”守城的副将冉将军脸皱成一团,急声劝道,“与全数烧光相比,虽然推倒一部分未燃的房屋很可惜,但是这样也不至于什么都保不下来。”

其余几个受灾还不重或者还未被波及的商贾大户也齐声劝说,李县令也是个颇为果断的人,一声令下,让人先推了那些火场边缘的房屋,若是有人阻拦,全数拉开看管起来。

“西南角那边离护城河近,不若先开一条水道,让人可以将水龙送进来。”

这水龙就是古代版的消防水管,用木车推行,末端有数个阀头可以放水。这样就避免了每接一桶水就得往河边跑一趟。

城里只有三辆水龙,而且东南角跟西南角也相差不大,虽然不是人住得密集,却大部分被仓库占用,一时半会儿也搬不走。

李县令下了令之后,西南角那块儿很快被平出一条路来,两架水龙虽然慢腾腾的,可有序的接放水总比之前一团乱来得好,加之那边也多是茅草棚屋,烧完了就没有了。相反东南市坊货物繁多,有些东西烧起来慢,可一旦烧着就难以熄灭。

一场大火折腾到半夜才算熄灭,其间晕过去不少商户,更不用说那些贫民了。还有不少因为逃不出来而葬身火海的老人和孩子。

陶倚君家这片还算好,没有被波及到。她留下了护家守院的必要人手后,便让家里的男仆们全部加入了救灾的行列。

房屋被烧毁的贫民们一个个要么悲痛欲绝,要么僵若木质,虽然已是春天,可到底夜里寒凉,加上衣物家财全数被焚,好多人都不想活了,一个个往河里跳,救灾的人还得分出人手来救人,那场面恍若地狱。

傍晚的时候,陶倚君就已经让人从农庄里运送了十几顶帐篷过来,虽然每顶帐篷面积不大,只能挤七八个人坐着,但也比露天席地的好。

这些还是她当初开荒的时候,赶制出来让老兵士们在荒田旁边过夜用的,已经有小半年没动过了,翻出来看看也还好,没有被虫蛀鼠咬。

在河堤对面的平地,陶倚君让人将帐篷一字排开,又使人熬了些稀粥分发下去。

也是运气,今年李家商队送粮来得早,若是照约定的时间送过来,怕还赶不上这场灾难。

陶倚君做出了表率,其他几个富户也跟着做了些安排,但是帐篷不多,其他人家也不会准备这个东西。只有施粥还能赶着趟,至少让被救出来的人能暖暖肚子。

除开这些,陶倚君也让自己药坊的学徒们全数出动,帮着处理一些受伤的百姓,另外还派了几个手艺好的学徒协助城里的郎中处置救灾官兵衙役的伤情。

也不是没有趁乱抢劫的,但冉将军是个火爆的性子,专门去大营借了人手,将那些趁火打劫的家伙全部揍个半死然后捆在路边。边城的民风本就彪悍,有些遭灾又被打劫的老妇人和小娘子,都抡起棍子要跟地痞流氓拼命。

“火势控制住了,不过春日本就多瘟症,此番遭灾说不定还有疫情发生,大人可都安排妥当了?”

牛三郎也忙了半宿,好不容易歇下来,找到李县令说了几句话。

李县令已经一脸憔悴,眼袋黑青嘴皮发干,闻言只是点头:“已有准备,然……”

他摇头长叹,牛三郎也明白他没有说出口的话是啥,毕竟这次火灾,南市三分之二都被烧毁,受灾的人数占了整个边城的四分之三,一个不小心只怕会造成动荡。

“当务之急是要先安置好灾民,另外还得安排人将废墟清理出来,官府还要统计受灾的具体情况报至上级,诸多事宜迫在眉睫,大人若是需要只管开口,三郎不才还有几分人面,也能帮忙做些事儿。”

李县令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拱手做谢。

“大人也不必如此。”陶倚君一直陪坐在旁,看到李县令颓唐的样子眉头微蹙,“虽然此番遭灾必然会被追责,但也不是没有将功补过的机会。所幸受灾的人虽多,死亡的人却不算多。走水是在白日,很多人都在田地间劳作。失去的钱财虽不可挽回,可只要大人给与他们机会,也未必不能生活下去。”

“哦,大娘子可有甚建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