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24)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陶倚君笑笑没接话,低下头,开始研究茶水的汤色。

室内陷入近乎僵滞的沉默。

作者有话要说:二合一章节

第七十二章

陶倚君没接话, 其他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也不知道徐娘子这脑子装的啥,你背后议论人也就算了, 居然拿上台面当着人说, 这是要想干嘛?

有和徐娘子关系还不错,看着场面冷了下来, 只能强笑着扯开话题。

“女学这是差不多要开了吧?女夫子可请到了?我家那女郎可是天天念叨, 就想着早点来上学。还有一件事儿,我娘家侄女儿也想来,不知道可不可以啊?”

有跟她同样诉求的还有两三家, 要不是娘家的侄女,要不是夫家的女郎, 反正都不是本城的人, 相离又不算太远。谁都知道, 这个女学与其说是教女郎们学习的,不如说是一个搭建好的人脉圈子, 能在这个圈子里立足, 至少以后不会孤军奋战。

边城的女郎跟关内的家族联姻的也不少, 虽然都不是什么显贵的家族, 但也算中上之家了。即便是没有利益相交,以后多个能联系走动的好友,也是远嫁女的福气。

“这事儿大家说了算呗。反正地方也不小,适龄的女郎说起来也不多,如果大家都同意,便一起来吧。”

陶倚君身边没有适龄的女郎要上课的, 她对多几个少几个都无所谓。另有些不太乐意的娘子,也不会头铁的在这个场合说出反对的话来,她们私下去联系联系,定个章程也就是了。

再说了,虽然现在他们可能不需要,难说以后还需不需要。

有人起了新的话题,这气氛也就松缓很多,至少大家能说笑几句,不至于冷场。

说了一会儿话后,胡小娘子遣了自己的女婢来请陶倚君过去一下。

“这孩子怎的这么不像话,还拿乔起来了?”谁知陶倚君都没表示什么不喜不悦的,徐娘子又气鼓鼓的站起来,看样子是想冲到后院去教训女儿。

陶倚君皱眉,跟县令娘子交换了个眼色,对今日这场邀约开始生疑。

一时的失态有可能,但一直如此表现,她徐娘子真要这么蠢笨,也不可能拿捏住丈夫拿捏住他们这一房的钱财。

见徐娘子抢先一步,陶倚君反而停下,又慢悠悠的坐了回去。

“徐娘子要教女,倒不便有外人在场。小奴儿,去请你家娘子出来说话。”

看到陶倚君不按牌理出,徐娘子顿时僵在那里了。

这次便有人没忍住,笑了出声。陶倚君不知道,她们可清楚得很,徐娘子打的主意不过是想要让陶倚君出面帮她女儿解决掉这桩婚事,再不济,也想要借一借霍大将军的名头。只是他们算盘打得好,却没有想过人家肯不肯借。

霍桐大将军是个什么性子,在边城多年的她们虽然没有怎么跟他打过交道,但传闻听得可不少。在陶倚君没有跟他定亲之前,也不是没有女郎心动的,毕竟一个有前途有家族的将军,哪怕只是在边城这块儿有实权,那也比其他郎君强多了。

只不过神女有意襄王无情,人家霍桐将军连眼神都不带多给一个的。

徐家大娘子自幼定亲,但早几年就闹着不想成亲了。他们边城的人虽然被关内的人瞧不太上,可一个个家里的钱袋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徐家不同,他们家早些年也是殷实,后来分家闹得厉害,加上徐三郎又是个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的,连着两场天灾人祸袭来,可不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么。

不过徐三郎还好,他也就是想要女儿嫁过去,借此跟亲家搭上关系,弄点盐引过来。可徐大娘子的心就不同了,她甚至放话说她宁与将军为妾,都不愿意嫁给那个病秧子郎君。

陶倚君不太与人八卦各家后宅的闲话,但是她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是看在胡小娘子的份上懒得计较罢了。今日徐娘子几次作态,看人家陶大娘子给她脸了吗?

县令娘子见徐娘子越发不像话了,也冷了脸。她虽也同情徐家大娘子要去冲喜,甚至很可能过门就守寡,但是这样明目张胆的算计陶倚君,这是不把她放在眼里啊。明知道她夫家跟陶倚君关系很好,还如此作态,难道是觉得自家郎君不敢对他徐家出手?

只是这到底是徐家设的宴,县令娘子再不喜也不好拂袖而去。

“阿君啊,既然适才娘子们说到了知学园,要不我们俩去看看去?”这是表明态度,要站到陶倚君这一边了。

“行,那我们就先过去吧。阿满,你在这里等你阿姐,待会儿她来了,你让她来寻我。”

阿满乖巧点头,目光冷冷的扫过徐娘子。徐娘子之所以拼命跟自己姐姐交好,还不是因为自家在关内是大族,跟徐家大娘子的夫家离得不远,以后也能照应一二。可就这样的脾气秉性,她觉得自己应该劝劝阿姐,少跟这家人来往,免得带坏了自身风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