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30)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乔二的弟弟娶媳妇,他把自己攒的钱托人带回去。当时带钱回去的是宋四的同宗兄弟,这钱乔二就托了宋四让他兄弟带的。结果,那兄弟直接把钱给了宋四的娘子,一分钱都没送到乔家。乔二家里还指望着这钱办婚事,结果一问说是乔二没给。后来还是乔二家到处借的钱才把婚事办完。宋四家拿着钱转头就给宋四的大侄子娶了亲,见人还说自己家的兄弟就是好,各种显摆吧。”

后来这事儿被乔二知道了,他找宋四对质,结果宋四说钱是给了乔家的,说乔二在讹诈他。两人自然就闹翻了,以后就跟仇人一样。

“那这钱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知道呢。乔家人一口咬定没有收到乔二托人带回去的钱,宋四的兄弟说他当时宋送钱回去给宋四娘子,还特意说清楚了里面有一多半是乔二带回去的。但是宋四的娘子却说她拿到手的钱没有多余的,正好是宋四说的那么多。”

反正当时没有其他人作证,谁都扯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乔二因为这事儿被家人埋怨,兄弟甚至都不肯搭理他家人,心里也是气恼得不行。

陶大郎跟那两人都不熟悉,也不知道他们俩谁在撒谎,还是说他们俩的家里人昧下了这笔钱。

“我听乔二说,他打算换防之后就不回去了。反正家里人对他一家是横眉竖眼的,他自觉也没欠家里,在边关这么多年,他送回去的钱别说给兄弟娶亲了,家里的房子都是他的钱给起来的。可就因为那点钱,他家大娘子差点病死都没人给请郎中来看,还是他娘子的娘家兄弟凑钱给买的药吃。他说这次回去后就分家,然后带着妻女到朔方来讨生活。”

像乔二这样情况的人不少,朔方本地的土著不多,这么多的人口基本上都是历年换防之后留下来的边关兵士和家人后代。他们在边关十几二十年,真回去了也不知道能干什么,还不如留在边关,同样的下田干活,挣的钱不比在家里少。再有一个,这里人熟,挣钱的机会也多。

“宋四是肯定要回去的,他家条件比乔二家好,听说他大兄的次子被贵人家的女郎看上了,要招赘上门。”

虽然入赘不好听,但是也得看你入赘到什么人家。这年头穷才是最惨的。

大家聚一块儿说了些八卦,罗松把目光投向陶大郎。

“大郎,听闻你阿妹在小方城那边买了田地,你以后可是打算留在边关了?”

陶翕君虽然没有刻意去宣扬自己的背景后台,但是小方城跟朔方之间也不是消息不互通的,加之陶倚君时常遣人送东西过来,跟他相熟的人都知道陶大的阿妹是个颇有手段的厉害娘子。

“现在不知道呢。”陶翕君属于那种开窍比较晚的,虽然知道自己的年纪已经该说亲了,但是家里阿耶去了,阿娘改嫁,没人催促他也乐得轻松自在。再说身在军营可比在家乡强,至少律法规定的成亲年纪目前还箍不到他身上来。

“大郎可有心仪的女郎?”

“你可拉到把。”旁边另一个青年翻了个白眼,“就咱们这样的,除了大营里浆洗的婆子,你能看到个齐整的女郎?大郎成天价都在营中,连休沐的时候都不肯去城中晃悠,能心仪谁?”

陶翕君鬼使神差的冒了一句:“其实倒也不是没有。”

“啊?你看上谁了?”这下子大家都来精神了,特别八卦的看着他,就想知道哪里的女郎入了这位小郎君的眼。

“我阿妹那里……”陶翕君突的停下,“不说不说,这事儿就没可能的,可别坏了人家的名声。”

睡到半夜,突然听到马蹄声逼近,五人瞬间进入警戒状态。

“罗叔,罗叔,快来帮忙。”两匹马上的骑士离得老远就在大声叫嚷,走近之后,就看到其中一人身上背着个人,“罗叔,快,快救救乔二。”

陶翕君动作最快,已经奔过去帮忙把人放了下来。

“小心些,他身上的箭头还在肉里。”

两个年轻的兵士也下了马,腿都是软的。

“怎么就你二人,其他人呢?”

“宋四叔带着人追击那队蛮子去了,让我们赶紧过来找你们。”

“箭矢上有毒。罗哥帮个忙,把我马背上的皮囊拿过来。”

陶翕君被他妹子逮着训练了不短时间,处理这样的外伤不在话下。

小匕首燎了火,划开已经微黑的皮肉,手腕轻轻一挑,带着倒刺的箭头脱离开皮肉。

“别去碰,这毒不能见血。”陶翕君手脚麻利的用牙咬开一个小瓷瓶的瓶塞,将里面的药粉全数倒在伤口上。

乔二痛得人在抽搐,都已经昏迷了还控制不住想要打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