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33)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不妨事, 等到他们看到别人赚钱了, 自然就会加快速度,现在你逼着也没用。”

陶倚君对完帐,伸了伸胳膊:“我们这边要抓紧一点。争取在互市之前能全部投用。再有, 李县令那边可回话了?李家的部曲什么时候能到?”

李家的部曲加入的是陶倚君这边的队伍,因为县令娘子拿压箱钱投入到了陶倚君这里。胡小娘子姐妹也有掺和, 其他人想要加入, 陶倚君没同意。

这几人中, 县令娘子身份不同,其他人无话可说。而胡小娘子姐妹跟她的关系向来不错, 阿满都一直住在陶家的庄子上, 情分肯定不同寻常。但要是其他人加入进来, 这里面就麻烦多了, 接纳谁不接纳谁都容易得罪人,还不如全部婉拒来的好。

“大娘子,我们已经接到了第一笔单子。货物是皮毛和奶酒,运送到张掖,跟那边应家的商队交接。”负责货物运输这一块的管事来报,“下单的商队愿意支付多一个点的佣金, 希望我们能在三日之内起程,因为奶酒还需要进行再加工,拖得久对品质有影响。”

陶倚君看了一眼管事递来的交易单:“既然如此,你去交易所那边挂单,言明后日辰时起程,如有想要随同交易的,可于今明两日定契。如果有商队想要搭便车的,按照之前官府出的定价缴纳即可。”

管事应下,在羊皮纸上记了两笔,赶紧又小跑着去做事了。

“阿满,之前拜托你相看的伙计可定下了?”

交易开始之后,陶倚君的忙碌程度大幅度提升,基本上已经是极限压缩休息时间了。这也没办法,她是计划的制定者,中途有任何问题都需要她拿主意,大大小小的管事直接对她汇报,一天便是有二十四个时辰都不够她用的。

“已经定下三人,还有五个学徒工可用。”阿满也是疲累得很,药坊这边正好是大量出货的季节,今岁很多小药材商都直接找到陶家进行交易,再由陶家汇总后分发到各个大营和边城。

这些事情琐碎又必须得做,还不能出一点错。阿满打主力,卫老从旁协助,秋白先生坐镇药坊,这才勉强能流畅运转。

陶家的老伙计们都身兼数任,农田和农庄都要人负责看守,织坊那边多女郎,外围也需要无力保护,还有极其打眼的仓库那里,更是重中之重。

幸好牛三郎伸出了援手,仓库那边大部分防御力量都是他的心腹在负责,减轻了陶倚君的压力。但是相对的,这是在陶倚君必须极其信任牛三郎的情况下才可以合作无间,如果两人但凡有一方心里有想法,都容易生出事端。

“可用的人还是少了些。”陶倚君捏了捏鼻梁,头晕得厉害,“若是阿耶在就好了。”

都已经这么久了,陶倚君很少有时间去回想当年,可是在自己彷徨犹豫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阿耶的笑脸,想起他对自己说,阿君要坚强,遇到事情要沉得住气,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慌了头找不到路的蠢蛋。

“或许是该回去看看了。”陶倚君冒出了这个想法,她当年离开得果断,却并非是族人压迫,实在是她不愿意目睹亲娘火速改嫁。

她支持阿娘改嫁是支持,可心里终究还是有些膈应,改嫁的速度也太快了,就好像是想了很久一朝实现迫不及待的投奔过去似的,那种被抛弃被嫌弃的感觉,让人很难受。

想起自己定亲时,婶婶跟自己说的那些话,陶倚君终于愿意认真去想了。

为什么在古代会那么重视家族宗族,还不就是因为利益的捆绑。陶倚君如果只负责打理霍桐的产业那就罢了,可她现在的产业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她为自己兄长打算的,在兄长没有成家,没有找到可以信任的妻子之前,她必须要将这些东西牢牢的握在手里。

在午膳后,阿满带着她挑选好的几个少年少女走了进来。

三个穿着要齐整一些的,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两男一女跪坐在前面,他们身后是五个年纪再小一些,穿着也稍微差一点的三男两女。

三个少年少女相互认识,其中两人是邻居,另一人的阿耶是城里邱家的掌柜。邱家跟胡小娘子的夫家关系不错,就算这小少年是被他阿耶派来探底的也不怕,横竖让他们负责的都是些杂事,重要的东西他们都沾不了手。

在他们进来之后没多会儿,甘叔的次子也过来了。

甘家二郎这段时间一直跟在卫老身边学习认字,也会跟在卫老身边看他处理事务。二郎沉默话少但是做事很细致,也相当会察言观色,跟他大兄相比要稳重很多。

“子文,你跟着学了也有半年多时间了,最近家中人手不足,你可愿意单独出来做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