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7)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谢谢孟叔。”少年笑笑,心里没报太大希望,“我阿娘虽然不若莫娘子擅厨艺,但是阿娘会扎毡子,以前部落首领用的毡子都是我阿娘领着妹子扎的。”

少年还是忍不住给自己阿娘和妹子说了句好话:“可惜关内人不喜欢用毡子,我阿娘的手艺也派不上用场。”

老孟却不这样认为,他在边城呆了好多年,这里的生活习惯跟关内还是有些不太相同,比如说睡觉的榻,关内都是用的矮榻,这里的人却习惯直接在地上铺了干茅草,然后将褥子垫在草上面。这样睡觉比睡榻要暖和多了。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夜,那些没有钱置办褥子被子的,就直接缩在草垫子里,也能熬过去。

可是大户人家的郎君娘子总不能也跟他们一样睡草垫吧?有钱的当然用榻,可也是一层又一层的铺了垫子毛皮,那些人家的女婢就惨了,晚上要在主人房里伺候,还不能铺草垫,硬邦邦的睡在地上,没冷死都算命大。若是主家好一点的,还给让睡在脚踏上,总比直接在地上睡的好。

“前些日子霍将军送了不少羊毛过来,说是从关外剿回来的,没人用,都丢在库房里。大郎说入冬了给大娘子铺在床榻上,不若你禀了大娘子,让你阿娘阿妹试试能不能扎成毡子,总比直接铺毛来得好。”

少年眼睛一亮,点头,目光已经不由自主的在寻找陶倚君的身影,恨不得立刻就跟大娘子求个活计给阿娘阿妹。

其他少年大多都是单身卖来陶家的,没有牵挂也没有动力,但都为少年感到高兴,如果大娘子真能答应,那说明主家心善,他们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山林里逛游了一圈,陶倚君记下了好几处地方,都是来年可以采挖的野生药材,看年份已经相当不错了,多等下去反而不如及时采挖的好。这又不比灵芝人参何首乌,不是年份越长药效越好。

最让她高兴的是发现了一片虎杖的生长地,还是没有人采挖的野生药丛。她此次带人过来没有准备充分,不能随便采挖虎杖,而且家里的药架子也不够,必须要先把晾晒的架子和簸箕准备好了之后才可以挖回去。

“这里你们要记住,今日我先教你们如何采挖这药,明后日五郎你带着人来把我做了记号的都挖回去。”陶倚君很高兴,脸上一直带着笑容,手上的功夫很轻巧,用了锋利的小刀,采挖了比较粗壮的根茎,留下了还细小的,等其成熟了再说。

“大娘子,这药有什么好的?”之前就是看到其他药材,大娘子也没有这么高兴过,五郎好奇的出声询问。

“这是虎杖。医书有云,这药可以祛风理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还能外用治疗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等等,是不可多得的良药。”陶倚君噼里啪啦的说了一串,公输韧没听明白,只知道这药能内服外用,功效很多。

“对了,你也记得这药可以治疗蛇毒咬伤,虽然不能说完全止毒,但常见的蛇毒还是能够处理的,再不济也能延缓一下发作时间,以便求医。”陶倚君很看重着味药材,还特意将人全部叫过来,教他们如何辨识跟采挖。

“回去之后我会先将此药处理好,制成油膏,你们以后出门都带上一些,万一有个什么,能及时处理伤势。”

少年们齐声应下,要不是关内不兴随意跪拜,这些少年都要像在关外那时一样,直接趴地上给陶倚君磕头了。

待到下午日头偏阴,陶倚君领着人回去,他们身后的背篓里都装满了采挖的药材,这些还得赶在入夜前处理好。

回去之后公输韧和老孟开始忙活制作晾晒用的木架,另外晒药的簸箕也要赶制出来。好在还有两个少年和小女郎会一点编制的功夫,虽然不若老师傅手艺精巧,但是编出来的簸箕也是能用的。陶倚君就许了他们四人可以不用去地里出工,直接在后院编制簸箕,完成之后再做其他活。

“大娘子。”之前那少年在做完今天的活计之后,趁着收拾的空隙,找上了陶倚君。

“何事?”陶倚君正在就着油灯刻竹简,看到少年领着他阿娘和阿妹过来,眉梢微挑,略有几分诧异。

“大娘子,我阿娘阿妹不懂官话,又不大会做家事,但是我阿娘会扎毡子。今日孟叔说家中库房有没理过的羊毛,奴就想求大娘子让我阿娘阿妹试试。”

“你们会扎毡子?”这倒是个挺意外的好消息,“那行,你去找孟叔开了库房,明日就让你阿娘阿妹做一做,要是做得好了,我有赏。”

少年眉眼一下子亮堂起来,他不敢奢求赏赐,他们卖身为奴也不能拥有私产,只希望大娘子别觉得他阿娘阿妹没用,直接专卖出去就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