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42)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陶倚君也就当听个热闹,还跟卫老闲聊着猜测他来这里的目的,结果话没说几句,就听到小童颠颠的来报,说是牛家郎君遣了人送了年礼过来。

牛家的礼物可不轻,粮食半车,各色肉类瓜果半车,还有一封书信。信是用羊皮卷写的,折叠起来封了火漆。

卫老抢先一步接过羊皮信,并没有急着展开,而是让老孟先带着送信的管事去偏厢喝碗热茶。

第二十七章

“这火漆是狼骑军的印记,应是牛家郎君借大娘子的手往军中递消息。”

听到卫老这么说,陶倚君也不再关注羊皮卷里面的内容,直接找了阿甲过来,让他快马加鞭的送去大营。

谁知阿甲才刚出去一刻钟,又跑了回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个穿着薄军袍的少年兵士。

“大娘子,陶百户受了重伤,军中郎中说无计可施,让小的来找大娘子求救。”

少年兵士一张脸都被风吹皲了,嘴唇也在流血。陶倚君让他喝了热水先留下来休息,自己则二话不说取了医药箱子上马就走。

跟着陶倚君一起骑马疾奔的是磐蛮和他妹子,公输韧被留下来准备药粉药材,等陶倚君的消息,让送的话,就必须第一时间送过去。

再是快马加鞭,也很跑了一会儿才看到大营的旗帜。还没等她勒马停下,就有认识她的兵士在疾呼,带着她一路狂奔去药帐。

药帐里面横七竖八躺了十来个人。受伤稍微轻一点的在门口,两个小童给他们包扎伤口。再重一点的则由两位郎中亲自处理。而在药帐最内侧,躺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陶大郎。

“什么情况?”陶倚君顾不得男女有别,疾步垮了进去。

“陶百户背脊上被砍了一刀,皮翻肉裂,现下也不敢动他,不知道背脊是否有骨伤。还有个是他们带回来的蛮人,说是救了他们,受伤更重,肚子都漏了。”

年轻的郎中低声道,说及后面那人的时候,还摇了摇头,看样子是觉得那个蛮人死定了。

陶倚君站在旁边已经看到了大兄背上的伤,连骨头都隐约可见,人也痛得哪怕昏迷过去都还在抽搐。而他身边仰面躺着的人,腹间血糊糊的一团,都凝住了,而且看那胸口似乎都没有了起伏。

陶倚君吸了吸鼻子,强行忍住泪意。放下医药箱子,掏出事先就准备好的束腕跟包头的布巾,把自己的头发和衣袖牢牢固定住。

又用布条遮住口鼻,在脑后打个结。

“磐蛮,过来帮忙。阿妹去提热水过来帮忙清洗伤口。”

小姑娘嗯了一声,手抹了下眼睛,转身就往门口跑。她刚才跟着大娘子进来的时候看到了,就在药帐的右侧就有妇人在那里烧水。

磐蛮在前些日子被陶倚君强迫着学习了不少急救的方法,清洗伤口和处理缝合就是其中之一。

这缝合的线,是大娘子花了很多心思用亚麻丝加了药液浸泡后制成的,说是这样会减少出脓的危险。针也是用的最细的那种绣花针,同样用药液浸泡过。

磐蛮虽然在府里跟着学过,但是这会儿让他拿着针去戳大郎君的皮肉,他手都在抖。

陶倚君看得直皱眉。她不放心把这个蛮人的伤给磐蛮处理,内脏还不知道有没有问题,就是让脏腑复位,也不是完全没有医学知识的磐蛮能够处理的。

陶倚君并非医学生,她的医学知识纯属自学,内脏的位置也是知道个大概,但是比磐蛮肯定要强很多。

“算了,你先给大郎君清理伤口,等我把这边处置完了再来。”

她大兄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也不差这一会儿,她心里虽然着急,可也知道轻重缓急。

正这时,提了水桶进来的磐蛮的妹子却自告奋勇的说她可以试一试。

小姑娘对手工活很有兴趣,家里的毛毡和毯子她都跟着做过,缝制衣服也是经常的事,说不定还真比磐蛮强。

“那行,让磐蛮在旁边教你,你下手缝合。没关系,先把这个药给他灌进去,他不会感觉到多疼的。”陶倚君从箱子里掏出个陶瓶,倒出两颗药丸子。

“先用水给他化开,再往嘴里灌,实在不行,直接研成粉撒在伤口上也行,就是那样效果不是很好。”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们兄妹总算在不搬动大郎的情况下,把麻醉药给他灌了下去,之后小姑娘抿着嘴,认认真真的拿起比绣花针还精细的缝合针,穿了亚麻丝,开始缝合。

她那小表情,是真的把陶翕君的皮肉当做衣衫了,也亏得药发挥了作用,外加伤口太大伤情太重,本来陶翕君就陷入昏迷,虽然在针入肉的那时会偶尔抽动一下,但还是慢慢的被缝合了翻开的皮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