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43)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离得近些的兵士看着他们的动作,头皮都发麻,再看两位军中郎中,都觉得对方可亲可爱多了。

看到兄妹俩开始处理大郎的伤后,陶倚君深吸了一口气,专注的开始处理蛮人腹中的伤。

要在一片血糊糊中清理干净脏器,还得检查有没有伤,再将其复位,这一流程对人的打击挺大的。主要是精神上的压力,还有世俗的眼光。反正做这工作的时候,看上去真的像个莫得感情的魔鬼。

处理这个蛮人的伤口的时候,一切需要细心再细心,不单是精力耗费很大,连体力也消耗很快。

磐蛮兄妹都把大郎君的伤口处理完,敷上药了,陶倚君还在仔仔细细的处理伤口。

磐蛮的阿妹见陶倚君额头上都泌出了一层汗珠,咬了下唇,转身去打了盆水,用带着的小丝绢浸湿后,小心翼翼的给陶倚君拭去额头的汗。

所幸这个时候两个童儿和两位郎中已经忙完,都围了过来。年轻的郎中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跟着就到蛮人身体的另一边,学者陶倚君的样子给处理冒出来的内脏。

说实话,就算陶倚君这样仔细的处理,其实她内心是觉得这人死定了的。不说其他,光是消毒感染这一关就难以度过。但是不去试一试她又不甘心放弃,反正尽人事听天命吧。

两个小童到底是做熟了的,换水上药的动作比磐蛮兄妹要熟练得多,配合也更默契。有他们加入后,处理的速度快了很多。

最大的幸运是这个蛮人虽然看上去药丸,但是他的内脏并没有受到伤害,不需要切除缝合什么的,否则陶倚君也只有傻眼的份。外伤缝合她勉强还能试试,内脏缝合这可是精细手术,不是随便哪个人拿根针就能缝上去的。

即便是如此,外伤的缝合成功率也不足五成,而且后面还要面临感染的难关。

但是这一点陶倚君在之前就有所准备,她搜寻了脑中能够记得起的所有的关于外伤方面的中药材,能找到的都弄了一些备用。特别金贵的那些药粉,她藏得严实,连陶翕君都不知道那几个看上去不起眼的,被妥帖的塞在床头墙内的小罐子,里面装的是活死人肉白骨的“灵丹妙药”。

第二十八章

这要是按照严格的医疗标准来,根本就没有做手术的可能性,但是这个时候也只能这样了将就着来了。将最后一个线头接上后,收尾的工作交给了年轻的郎中处理,陶倚君被小阿妹扶着在她大兄旁边稍作休息。

后期要用的其他常备药,军中早已备妥。这个安置伤者的药帐也是内外两层,重伤者所在的内层跟外层可以互视但不能随意走动。这已经是现如今军营里能达到的最好的条件了。

等歇息了一会儿后,陶倚君又跟两位郎中商量着给帐内撒上药粉药水消毒,让轻伤者能走动的尽量回去自己的营帐休息,只每日过来换药即可。这样就能腾出一部分地方,让药帐内的空气不至于浑浊到让人头痛恶心,也让来给伤员换药的人有下脚的空隙。

忙完之后还没有等陶倚君收拾一下去见大将军,就听到帐外有人报几位将军都来了。

领头的大将军面容严肃,进来之后先看过受伤的诸位兵士,最后让陶倚君带着磐蛮去他帐内说话。

整个过程中,陶倚君只来得及跟霍副将眼神交流,对方轻微摇头,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是让她别担心呢,还是他也不知道大将军要说什么?

不管如何,陶倚君带着磐蛮,跟在大将军身后去了大帐。

进去后,磐蛮老老实实的跪坐在陶倚君身后,低垂着头。

“那蛮人的身份你们可认出了?”大将军这么当头一句,陶倚君有些不解的摇头。

“那人脸上伤痕累累,又是血糊满了的,并不能认出他是谁。”陶倚君下意识的解释了一句,继而又皱眉,大将军这么说,肯定是因为跟对方接触过,那么推断一下,这人难道是跟磐蛮有关系?

“回大将军,大娘子并没有多见过山石,她不识得的。”磐蛮匍匐在地,干干脆脆的道明了对方的身份。

别人他可能不识得,山石却不会不识。起先还不知道,等到给大郎君处理完之后,他凑过去一看,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这小子不错。”大将军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如果不是他,你大兄怕是回不来。”

“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人?”陶倚君倏然坐直身体,声音隐约有些颤抖。

“是北蛮的骑兵。”大将军揉了揉眉心,“具体的情况你去问问霍副将,他会告知你。今日唤你来,是想问你可愿将那蛮人接去你处养伤?”

“他救了我大兄,亦是我的恩人,我自然是愿意的。不过他现在伤势很重,不能搬动,可否请大将军恩赐一处小帐,我让磐蛮兄妹照顾他即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