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庸臣(18)

衣袍在江风中猎猎作响,景桓眸中有几分痴狂,更多的却是恨意,他怒极反笑:“果然除了武侯府就再也没什么东西能入你心!只不过我这已被太子猜忌的景王,还有何值得君闲忌惮的!”

景桓能策动的人实在太多,若不是赵砺及早阻了韩渊,说不定景桓连兵临帝京的事也能做出来。更何况今科进士十有五六与景桓相交,想必赵砺禀上去的时候太子也会心惊,会不会再容景桓也未可知。

我侧开脸,凝望汤汤江水,哪日随它奔流到海,未尝不是快事。当下却不能与景桓说这些事,恐怕日后也没法说了,心下黯然,却犹能含笑道:“从今以后,臣所做之事,也与武侯府再无关系。”

临朝329年,景王因情伤重病,蔡御史得幼子蔡子言密报,上书弹劾武侯世子君闲因嫉生恨,谋害无辜。

次月,武侯府废世子,改立次子。

原武侯世子负罪离京,武侯府再未派人相寻,人皆言武侯世子痴恋景王,不为侯府所容。

据传景王每每听到此传言,便大笑不止,笑声却如秋天般苍凉。

次年世子重现帝京,已是立在太子身后的重臣,局外人不知其中缘由,局中人却看得格外清楚。此后痴缠多年,虽是相疑相对,却也共历尽临朝风雨……

第10章 番外:两世为人

不过是死了几个人而已……这么多年了,还有必要吗?

眼下是夏天的头几日,每逢这几天,侯府,乃至于整个帝京,都有些沉郁。

武侯携家眷出游,七岁还不能言语的武侯世子自然被冷落在家。

小小的武侯世子坐在案前,在纸上画下寒梅数朵,每当他心里烦躁便会如此。

惊惶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是僮仆唐越啊,六七岁,很活泼。他哥哥唐清也年长不到哪里去,倒是老成得很。

武侯世子静静地望着他磕磕绊绊地走进来,手里将惟妙惟肖的梅花抹去,变成一片化开的浓墨。唐越来了,唐清当然不远,要问话也该找他。

果然,未过片刻,梳着双角的唐清已经进来了。明明都是小童的装扮,偏偏跟唐越就是天差地别。

武侯世子凝着两人,没有说话,唐清很谨慎,谨慎得卑微。但是他也有软肋,那就是他那好动的弟弟。

虽然世子从出生起除了大哭外,就没张口过,他仍是狠狠将唐越拉到身后,绷着脸请罪:“世子,小清他不懂事,又扰了您。”

他抬头,只见武侯世子的眼神仍是沉静,侯爷不管事,世子在外边虽然有许多流言,武侯府也无人出面。

原本侯爷跟夫人疼世子入骨,虽然世子不能说话,却没人起过另立之心。只不过世子的神情看起来总是有些迷茫,即使被夫人抱在怀里也没有孩童那种依赖人的感觉,渐渐地,夫人大概也有些心冷。这三年来二少爷出世,世子所在的别院虽然仆役不曾少,却冷清了许多。

今日侯爷跟夫人又带着二少爷去祭拜故人,更要命的是,他们把三皇子也带去了。眼下陛下遣了太子来,正在前厅等着侯爷回来兴师问罪。谁不知道三皇子备受宠爱,若出了什么事,侯府上下恐怕都要被牵连。

唐越可没有唐清那么多心思,他想起太子方才那仗势,腿都有些发软,颤抖着问道:“世子,我们是不是会死啊?”

明知道世子不会回答,却还是忍不住要问,似乎只要跟他说了,一切就会安定下来。见世子目光平静,唐越心里仿佛也不那么虚了,欢喜地嘻笑:“说不定侯爷马上就回来了,没事的没事的!”

唐清狠瞪他一眼,让他畏畏缩缩地退到了后边,“世子,您不出去……”

他刚起了让世子出去周旋的念头,便觉得自己有些可笑,幸好此时前院一片闹腾,想必是侯爷跟夫人回来了。

他眼里有些失望,喃喃道:“看来,是不必了……”

若是主人更得势些,他跟弟弟的未来也会好一点,他私底下觉得世子是有办法的,却没把握说服这比自己小一岁,却比谁都无欲无争的世子。

正满心踟蹰,却见蓝影轻掠,沉稳踏实却因为瘦小而有些轻飘的身影已经缓缓走到门边。

唐清心中一喜,跟了上去。刚走几步又像想起了什么,回头对唐越斥道:“你不许去!”

唐越嘴一扁,一副要哭的样子,唐清这才有几分孩子样,手足无措地哄着他:“我跟世子去前院,你刚刚也看见了,你再去恐怕会吓得尿裤子,别出去给世子丢脸!”

前边蓝影已远,他也顾不上那么多,恶狠狠地道:“不许去就是不许去!等下,等下我给你带糖回来,乖乖呆着!”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