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庸臣(43)

景王的立威之举传到他们耳里,连赵砺都赞不绝口(徐江当然不知道赵砺为什么那么痛快)。只不过他将幼军所有编制重排的举措在他们这里则如同儿戏。即使要安抚平民,也不能一下子废除世家子弟的所有特权。果然如他们所料,幼军很快乱成一团。

在白勇摩拳擦掌想要接手幼军两万兵力时,那个一直闲散度日的幼军统领横空杀出,拔营之举让他们都大呼痛快。

毕竟他们巡防营辛辛苦苦守卫帝京,最后领的饷银跟无所作为的幼军相差无几,心里难免积着一口恶气。

这也是白勇会为了君闲的话跟罗文谦吵起来的原因,他对着久闻其名,却不怎么出面的前武侯世子非常有好感。单凭君闲狠狠把那群幼军教训了一顿,就足够让他引为知己了。

现在一转眼,幼军中的世家子弟与平民已经打成一片,对彼此的信任显而易见。

这样的情形对徐江来说并不陌生,赵砺军中许多一起出生入死的士卒从前线归来后都有这样的默契。徐江的目光落在那个翻身下马的幼军统领身上,君闲仿佛有所察觉,回头自嘲地一笑:“原准备用这新营来安置难民的,没想到……”行军打仗,自己毕竟还是太稚嫩了。

徐江见到他少年老成的模样,好言劝慰道:“张统领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果他知道难民入京的消息,恐怕也只会奇怪一下,并不重视。

君闲当然不会跟他说上次十七王爷的狂言。黑眸微沉,却笑言:“徐将军以前可从不夸人啊。”才说完,自己也愣住了,讪讪地道:“听说徐将军在军中被称为铁面,反而是赵将军的人缘比较好,啊,不是。”君闲难得有些局促。

徐江倒是不介意,反而觉得他到底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他跟大司马徐东华算是远房亲戚,世家子弟也见得不少,对这个不骄不躁的幼军统领倒是挺喜欢的。他拍拍他的肩,阔步走向校场,“让我看看现在的幼军吧。”

钱伯颜首先迎了过来,见到徐江不由一惊。连忙问道:“大人,徐将军,这是什么回事?”

君闲示意他稍安勿躁,温言询问:“人都回来了吗?”

钱伯颜显然已经清点过人数,立刻回答:“还有五千人似乎在皇城附近,不知是不是被禁军留在城中。”

君闲闭起眼,“能回来一万五,已经很不错了。你马上让水师下江,到白勇将军那边去。”他并不擅长水战,白勇应该能带着水师好好打上一场,这对他们将来也有好处。见钱伯颜还是一脸迟疑,君闲沉声下令:“其他人交给我跟徐将军。”

钱伯颜平日里虽然自怨自艾,此时却利落地应承,飞快转身让水师出列。他抹抹眼角的泪,仿佛一个年老的父亲眼睁睁地自己的孩子们离开,万般无奈。

君闲跟徐江刚舒了口气,唐越就已经急匆匆地迎过来。他身边带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一见到君闲伏地即拜:“公……大人!属下办事不力!潜伏在难民中竟没有发现那些难民居然是——居然是有编制的军队!”男子泪水纵横,洗去了脸上的脏污,神情更是哀戚:“他们早就知道哪些是我们的人,故意让我们得知错误的情报!到了渠水县后,他们就把我们人都杀了!渠水县的县守也已投靠了他们!若是他们连夜行军,说不定半夜就到!”

君闲与徐江心中担忧,不禁快步走入校场。幼军将士早已立在那里,那些世家子弟都认得徐江这个徐东华的远亲,一见他站在简陋的点将台上,就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想到关于徐江的传闻,更是大气都不敢出,徐江却误以为这是众将士对君闲的敬畏,满意地点点头。君闲只能厚颜地狐假虎威一次:“百户以上的将士出列。许武许百户,你回城去找留在城中的五千将士,千万要快!”

许武正嘀咕着到地方生了什么事,立刻被刚回原位的唐越踢了一脚。他霍然想起自己是在军中,再不能有以前的轻怠任侠。“是,大人,属下这就去!”

“相信大家都察觉到帝京的异常,我不会隐瞒你们,也瞒不过去!雷州守将叛变,邵清池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听过,当初曾在施时杰将军任职,擅长情报搜集以及反间!而且巡防营的督军罗文谦已招认他是受十七王爷的指使潜伏在帝京。也就是说,帝京的城防布置十之八九已经落入敌方的手中,而我们连他们有多少人都不知道!连他们从哪个方向来都不知道!”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