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庸臣(72)

三州这些年形势大好,尤其是今年,庄稼有了收成,赋税都比其他州县交得爽快,京中的大老爷们也开始将目光移到它身上。

先前也抱着弃三州念头的林子任在景王递上捷报时,就已经将人手安插过去了。只是这眼线在三州的时间一长,得到的消息就越惊人。

首先利州用来养活那两万俘虏的食物,居然是他们前所未见的物种。稍加打听,才知道那是从东海那边得来的,国内皆不曾见过。

其二就是丰州军中颇为神秘的神射手,传言他能射下敌军战旗、取敌首于千里外,他出现于两军之前,便是敌军溃败之时。他跟当初丰州的无印之主韩渊一样,都是丰州军最崇敬的人。

韩渊已由景王举荐,任丰州州令,掌丰州守军,这神射手却再没有出现过。好战的丰州军甚至在醉酒时说期盼辽兵再来一回,让将军回来领着他们杀个痛快。

也是这人一手促成开运河,造梯田的民生大计,费尽心思地将事情转变成朝廷欣然接受的局面。这样的人,哪能用小人称之。

林子任虽然看得清楚,却也不反驳,笑着将事情引到另一边:“我们慢慢地接手三州,他做这么多事还不是为我们作嫁。”

朱厚洵抓住他的手,眼中满是孺慕之情:“若不是子任你发现这些事情,朕恐怕还被蒙在鼓里,他这些年来装作安份,恐怕是在等待时机,等他掌控的三州日渐强大,又掌禁军,若有心作乱,临朝就岌岌可危了。”

林子任也没有挣脱,接着道:“事情还没那么糟糕,禁军中有许多世家子弟,他们有家族的牵制不可能危及陛下,倒是内监司有些棘手。”他轻轻叹息:“他似乎是以放权为饵,赢得了内监司的绝对顺从,这些没掌过权的宦官尝到了权势的甜头,居然听他的令做了不少大逆不道的事。”

他说得不慢不紧,朱厚洵却急了:“到底是什么回事?”

林子任向来稳然如山的脸上也有些变色:“从前我赞陛下的旨意下得好,陛下总有些茫然,臣也并没有在意,这次任张君闲为科举考官实在太过荒谬,臣才停下手上的事全力追查,终于查出了头绪。”他目光一厉,冷冷道:“那圣旨是张君闲假内监司之手所下!他不满足仅在三州培植自己的势力,想在朝中也捞一把!”

朱厚洵果然大怒:“简直胆大妄为!他居然敢做这种事!”

林子任按住他的手,有些无奈地道:“他对微臣与陛下之间的关系极为熟悉,以往圣旨未曾见效前总挡着不让微臣觐见,等天下皆知,陛下也不好改口了。”

朱厚洵似乎也想起了什么,腆着脸道:“从前朕下旨后,子任你都赞不绝口,夸得朕飘飘然,都没去深究,不过这次朕确实不记得曾下过这道旨意。”

林子任自是不敢嘲笑,思及告诉自己这些事情的人,缓缓道:“说起来,臣能发现这事,全仗唐清对陛下一片忠心。”

朱厚洵现在对所有与君闲有关的人都没有好感,语带轻蔑:“唐清?他不是张君闲的家奴吗?”

林子任深知照朱厚洵的秉性,定不会再重用唐清,不吝说情:“唐清为奴是因为其父因言获罪,他心细而又有大才,陛下万万不可因出身看低了他,”见朱厚洵果然满脸不以为然,他接着道:“他见这次张君闲确实做得太过,便将许多事坦白于微臣,求微臣保下他与他的弟弟唐越。唐越原本今夜当值,奉命截下微臣,唐清方才佯病引开了他,微臣又与禁军副统领钱伯颜齐齐前来,才能见到陛下。”

朱厚洵听了这些事情,心中越发激愤:“朕要杀了这逆贼!”

林子任摇摇头:“张统领曾守常山,保帝京,又两箭惊来使,于国有大功,难道陛下如何下令诛杀有功之臣?难道说他两次大败辽军?或者说,假诏行事?陛下用这理由,未免太丢脸了——”

语气中的调侃已压到最低,还是让朱厚洵红了眼:“子任!”

见朱厚洵已对君闲起了杀心,林子任微笑安抚:“等科举结束,陛下跟摄政王商量吧,毕竟有关皇家体统,摄政王兼任宗正之职,又……掌暗卫。”

这也怪不得他这样心狠地暗示,张君闲这两年频频阻他见朱厚洵,又在此时露出了这么大的把柄,连忠心的下属都顾着自己前程倒戈了,所谓天予弗取,必遭天谴,他林子任从不是那种蠢人。

月上中天,不知眼前人暗藏私心的朱厚洵惴惴不安,只盼着随考生入贡院的景王快些出来。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