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164)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战阵之上,王咏射死了六公主,三皇子妃也被乱刃戮于马下。

只有三皇子为人狡猾,见不能得胜,换了手下军卒的衣服,悄悄逃掉了。

大齐发现得太晚,钱成璧率人追赶,也只远远射中了三皇子手臂,叫他逃出生天。

此战大捷,报功回京之后,却功大而赏薄。

同月,钱成璧被调到延清戍守,与梁吉、王咏分散开来。

尽管如此,他们仍旧遭受了同僚侧目。并且,如果封赏是由皇帝所定,尚不会出太多的故事,然而皇帝病重,这一切都是朱莹下达的意思。

于是乎,天下人等,全都看着王咏的笑话,又说朱莹为人狠毒,不肯记恩,林林总总,传得到处都是,有鼻子有眼。

这些流言蜚语传到宫中后,朱莹听了,默默无言。

她佩服着皇帝眼光之洞察,手头事务没一点耽误。

王咏在阳上行省镇守,坐镇阳河,至九月仍不能回来,朝中大臣又一次弹劾他,骂声一片,恨不能他立刻去死。

朱莹拿到弹劾的奏章,正中下怀,顺势借题发挥,将王咏几个绝对的嫡系,贬往地方上去,又将他从前的心腹,犯了事后被踢到地方上做小官的那个人,拉出来立了立威风,直接免除官职。

这些事情王咏都知道,可朱莹的清算并不止于此。

内阁大学士楚中堂虽不与王咏多加交往,于政务上却向着他,这次也被同僚所弹劾。

朱莹旨意下达,勒令他致仕,回家养老。

与此同时,来往于京城和边境的,还有王咏弹劾不称职边将的奏章,边区将领调来换去,倒与朝堂局势更变相映成趣。

永嘉十一年十一月初,王咏察觉越安打算休养生息,便与梁吉一起,递奏章请求班师。

朱莹自然不让,回复说,边境尚且动荡,让他好生在阳上行省里守着。

这是籍由皇帝转达,而得来的默契。王咏接了回复,第二天就又写了个请求班师的题本回朝。

台阶递上来了,朱莹自然要顺着下去,顺手拟了一道批评他的旨,令王咏好友陈端,亲自带着旨意赶赴阳上。

皇帝不舍得对王咏说重话,朱莹自然也不舍得。

那道旨意便用词华丽,乍一听仿佛很厉害,实际上骂得不痛不痒,任谁听了,都心里头明镜似的,知道王咏并未宠衰。

·

陈端来到这里,自然不光为了办公事,还打着宽慰王咏的主意。

他跟着王咏进了屋,反手关门,说道:“这段日子贤妃娘娘做得过了头,可圣上倒还没厌恶了你。你只不过是离京太久了,对京里的事鞭长莫及。”

他想了想:“过几个月,你求复用便可。”

王咏笑了笑,唇角翘起一个惬意的弧度:“这是我求圣上的,当日说要瞒着娘娘,如今看来,她已经知道了。”

陈端“啊”了声,极短促。

王咏握着那道旨,浑不在意地道:“圣上护不住我了,要给我个善终,正好我也不愿在那些人手里稀里糊涂地死了,不过顺势退后一步吧。”

陈端一时无言。

他记得,从永嘉十年初开始,王咏便对那些死敌步步退让。

出手教训他的仇敌的,永远是皇帝,而他似乎缝了嘴似的,从来没有反击过什么。

至于如今,他人还在边境守着,在京的心腹就被拿出去处置了,当真可欺到让陈端也无可奈何的地步。

他道:“你真不打算谋求复用?”

“不打算。”王咏说。

他垂了眼睫,静静地瞧着旨意。

他是不甘心的。可碌碌无为的生,总好过被人合起来逼迫至死。他确实想过复用,不过绝不会是现在。

王咏语调里甚至带着几分轻松,他道:“只可惜了与我结交之人。”

·

陈端走时,将京营也带了回去。

朱莹命苏太监暂时掌管京营,代替王咏。

永嘉十二年初,皇帝病情依旧不断加重,精神却一天好过一天,甚至能过几日便上一次朝。

他接手不少事务,那些辱骂朱莹的诗文歌谣,才收敛了许多。

二月中旬时,朝臣唯恐梁吉请求回京时,连带着王咏也一同回来,便上奏章离间他们。

杨固检顺势而为,将梁吉也调走了。

二月末,他在朝臣的推荐下,调任源中守将白总兵,与王咏一同戍边。

这人和王咏本就有矛盾,更兼这回,他本意是替朝臣们抓王咏错来的,整天和王咏闹得不可开交。

两人的命令几乎没一个相同的,每次和他理论,王咏都气得火冒三丈。

好在眼前正是较为平和的时日,越安并未入侵,王咏干脆遂了他的意,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管点头同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