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1051)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话音未落,血线忽扬!

都尉盯着自己喉口喷出的热血,转头望向身旁的一名州兵,倒下时眼里尚有惊诧之色。

几个州兵大惊,尚未反应过来,便被长刀一抹,倒在了日夜相处的战友刀下。

校尉扫了眼地上横七竖八的尸首,喝道:“接手州衙!违抗者,杀!”

“是!”余者应是,见对面匆匆走来一队衙差。

捕头道:“奉公文办差!”

校尉接过公文看了一眼,命人打开大门放捕快一行出了州衙。

百姓聚在街头巷尾,仍在议论着刺史府里升起的两道火哨,众人只知今日皇后问政,却不知州衙里出了何事,只见一队衙差匆匆行来,高声喊着奉旨办差,而后拨开人群往西去了。有好事的百姓跟随在后,一路跟到了监牢,见衙役从监牢里提了二三十个囚犯出来,这些囚犯皆穿着囚服,身上带伤,披头散发。那些伤瞧着像鞭伤,施刑极重,道道带血。

“皇后娘娘断案如神,莫非是要审案?”

“可这些人瞧着像是重犯,为何不锁戴枷镣?”

百姓一路跟随,一路议论,回到东街时被州兵给拦了下来,眼睁睁地看着重囚们跟在衙役后头大摇大摆地进了刺史府。百姓踮着脚尖儿伸着脖子,想弄清楚刺史府里究竟出了何事,人群里却有几个人悄悄地挤了出去。

这几人布衣打扮,颇似寻常百姓,拐了几条巷子去了临街的一间当铺,不多时,几人从当铺后门出来,身上的装束已然换了,穿的赫然是州衙公人的官服。

一行人回到东街上,道一声奉旨办差,州兵便将人放行了。

一行人直奔刺史府的后门,见了值守的小将,将公文一递,“奉命办差,公文在此。”

“怎么从后门走?”小将戒备地问,见有公文,下意识地接了过来,低头一看,脸色大变!

那一纸公文上不见官印,只有一句话――胆敢声张,身首异处。

这并非威胁,就在他打开假公文的一瞬,他的脖子忽然被一物缠住,那兵刃细极,而他低着头,三尺开外便有同伴,却谁也看不出异样,唯有他能觉出颈间有温热之物淌湿了衣领,冬风一吹,淡淡的血腥气。

这时,一人道:“公文还望收好,有劳小将军随我等办趟差事。”

小将不敢抬头,生怕稍有动作,那兵刃便会将他的脑袋勒下来,于是挤出个僵硬的笑容,说道:“客气客气。”

话音落下,他忽觉上身一僵,颈间一松,随即被这一行假公差簇拥着挤进了刺史府后院儿。门一关,他便如瘦石般杵在了门旁,而那几人插上后门,便往前头儿去了。

刺史府此时已遭血洗,后院儿遍地横尸,前衙公堂之上,州官早已分作了两拨,一拨官吏在刘振和邱安身后,另一拨官吏在吴长史身后,粗略一数,竟有十三人!

刘振的妻妾儿女连同余氏母女皆被乱党押进了公堂,一干妇孺莫不惊慌失色,为首的男囚提刀笑道:“这些日子承蒙刺史大人照顾,本舵主今日前来答谢,唐突之处,还望刺史大人莫怪。”

这人披头散发,眉目脏污,许久未剃胡须,已然身份难辨。但他一开口,刘振便将其认了出来,不由怒道:“曹舵主,你勾结林党趁灾为祸已是罪大恶极,竟敢行此谋逆之举?”

曹舵主闻言大笑,“难道不行此事,朝廷便会从轻发落我们?横竖是死,为何不搏?若不一搏,哪能看到今日之景?刺史大人,没想到吧?当初你不给我活路,今日会犯到我手上。”

“怎是本官不给你活路?曹舵主,你们舵帮勾结前刺史郑昌为一己之私盗贩朝廷储粮之时,怎没想过国法不容?!”

“国法?官字两个口,让我们盗贩仓粮、事后分赃的是刺史郑大人,查察追缴仓粮的是你刺史刘大人,自古民不与官斗,我不过是个跑江湖混饭吃的,怎敢得罪一州之长?再说了,此等肥差,我不肯做,自会有别人肯做,到时我不但得罪了官府,还得眼睁睁地看着官府扶持别的舵帮。若是任由其他舵帮做大,威胁到我帮在江湖中的地位,我怎么跟手下的兄弟们交待?江湖重义,我手下养着那么多的商船,那么多兄弟都在等着混口饭吃,我岂有有利不图之理?”

“荒谬!你江阳帮在大灾之际伙同林党余孽,强抢朝廷调拨的赈灾粮,企图劫为起事之资,置十万灾民于不顾,这也算江湖道义?”

“百姓是朝廷的百姓,又不是我帮中的兄弟,死活与我何干?”

“与你何干?淮阳城古称江阳,当初建帮,老帮主为善乡里,历代帮主数次助朝廷赈灾济民,深得百姓敬重,故而才称贵帮为江阳帮,才有了你们今日的江湖地位!而今你代帮主之位不过三年,生生让帮众成了一伙儿江洋大盗!还有脸将这笔账算到朝廷头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