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396)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步惜欢却笑意浓郁,语气揶揄,“我高兴的是,你方才在意的是‘又’,而非‘亲夫’。”

暮青顿愣,过了会儿,面无表情转身进了帐,声音从帐子里传来,“我也很高兴,这说明我的免疫系统正常。”

为夫这种话他说的太多了,她免疫了不行吗?

免疫系统为何物步惜欢不知道,但他大概能猜得出她的意思,于是看着那床帐又笑道:“还有件事。”

“何事?”她的声音已透着不耐。

“夜里睡时把胸带解了吧,你总得为成亲后为夫的日子想想。”他声音里有压抑着的笑。

帐中静了会儿,一只枕头砰地扔了出来!

步惜欢背过身去,沉声笑了许久,捡起枕头冒着被刺杀的危险送去了帐中,偷了个香才退出来,准备回宫。

暮青的声音又传了出来,“你何时有时间?我要见见奉县知县。还有,让你的人查查李本是谁的门生。”

“嗯。”步惜欢淡淡应了,“你不是称病不朝?那便一直称病好了,早晨还能多睡会儿。”

“我在跟你说案子!”谁在说睡懒觉了?

“知道。”步惜欢看了帐子一眼,目带轻斥,却有些宠溺无奈,“我是说,你就一直称病,上元节不必去宫宴,也别出府看花灯,只在府中等我便好,我带你出城去大寒寺。”

第54章 好戏!

次日,朝中弹劾暮青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她却称病不朝,不疼不痒。

下了朝后,元修朝服都未换便来了都督府,听过暮青昨夜让人查的事后,问:“如此说来,此案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一件案子,犯案者越多,线索越多,自然不难查。”这些人贪得肆无忌惮,线索多得令人发指,这件案子很容易查,不过是刑曹怕得罪人,一直拖着不查罢了。她担下来的三件案子,假勒丹神官和湖底沉尸案才棘手些,为了力查这两件案子,她决定先将军中抚恤银两案给查清。

“这件案子,不出这个月就能查个水落石出!”暮青道。

“这个月?”元修素来知道她的本事,但还是惊了惊,眼看就要上元节了,这个月已近中旬,如她说言,岂非不出半个月就能查清?

元修知道,暮青不会说大话,她既然这么说了,这案子定有希望在月底告破!他不由长舒一口气,自从在奉县得知军中抚恤银两被贪,他日夜难眠,夜里总想起那年随他孤军深入大漠,埋在了黑风沙里的将士们,此案一日不查清,他一日愧对西北军,如今就快对他们有个交代了,他心头压着的重石顿觉轻了不少。

“可有需要我帮忙之处?”元修问。

“留意一下这几日朝中有谁弹劾过我,上元节过后把名单给我。”昨晚刺月部已查了各府的情形,哪些子弟回府后受了罚,她手中已经有了张名单。但京中子弟甚多,前两日去玉春楼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人,一定还有些朝官跟此案有关。

“好!”元修应下,想起今日早朝上的弹劾之事,面色沉了些。

这时,刘黑子进了花厅,手上端着热茶。

都督府里人虽少,但各有分工,杨氏负责厨房和后院的事,刘黑子负责前院的事,他伺候人比石大海手脚麻利,石大海便领了府门前的差事。

这几日,崔远日日都去外城的望山楼里,结识了三名寒门子弟,只是相识时日还短,尚未带回府中。但崔远回府后总是神采飞扬,看起来与那三人很是志同道合。

韩其初会在夜里与崔远论道辩学,而崔远的两个妹妹崔灵和崔秀因年纪尚小,平日就在厨房里帮杨氏做些厨事,有时也做些洒扫之事。

如今都督府里除了暮青,人人的日子都算得上清闲。

元修在花厅里又品了盏茶,分明已经没有正事可说,他却没有想走的意思。

暮青见他磨磨蹭蹭的,便开口问道:“你娘又催婚事了?”

他明显是在磨时间,近来除了婚事,她想不出还有别的事能让他如此躲着。

元修险些被茶呛着,抬头时目光有些躲避,暮青一看便知猜对了。只是她还没说什么,石大海便来了花厅,禀道:“都督,赵将军来了。”

赵良义?

“请进来。”暮青道,见石大海走远了,才看向元修道,“你娘派人来传话的。”

元修一愣,暮青接着道:“我跟赵良义私交不密,他不会有私事找我,来此定是寻你的。如今他住在你府上,不在边关不闻战事,能有何事找你?你昨晚走时说是回侯府歇息,我没记错的话,你自从回了京就一直在相府住着,何事能让你躲回侯府?我猜八成是催婚的事。你娘知道你昨夜宿在侯府,今日有事找你定会派人去侯府,你不在,赵良义便来寻你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