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200)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第二步,俩孩子要种两棵树。

最后选定了桂花树和山楂树。

主要是都能吃。

桂花可以晒干泡茶,也可以做糕点。

山楂就不用说了,冰糖葫芦和山楂罐头都香。

第三步,自己的房间怎么装修自己画图纸。

一家子都是能画两手的人。

柳宵上辈子画图纸练出来的。

俩小的从小少年宫学的。

现在两人还没放弃。

至于宋红米,她为了画花样子也学了绘画,尤其擅长临摹。

她正正经经学了七年。

去年老太太病了,她才结束求学之路。

拿老太太的话说,有股子韧劲,也学去六七分手艺了。

第四步,家具的定制。

关于家具的模样,她们都有自己的喜好。

特别是宋红米画了几个衣柜很受好评。

关于家具的材料,她和柳宵一致决定用旧家具。

倒不是节省,而是那些木料绝对是好东西。

都是前些年柳宵前前后后收的旧家具。

最多的是红木的,也有紫檀和黄花梨的。

都是有缺陷的,柳宵手艺太一般,只有两三样修完勉强能用。

大部分都堆在仓房里。

趁着这个机会找两个木匠重新做一遍。

至于会不会损坏古董的,那就没办法了。

她们这样就算“废物利用”了。

第五,家具可以提前做,修缮房子要等暑假。

到时候宋红米和俩孩子能一起盯着。

本来宋红米的意思是想尽快,争取孩子放假就能搬家。

可是不管柳宵还是俩孩子都不同意。

所以只能更改。

俩孩子决定报考新家附近的二中了,也是京城的重点中学。

这样以后两人走路上学就可以。

至于会不会考不上,还真不担心。

俩孩子在学习上都很有天赋,一直是年级前五名。

她在这方面真没费太多心思,比那些视频里给孩子辅导作业吃速效救心丸的爸妈好太多了。

而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绝对不是书呆子。

歪楼了,再说回修房子这事。

家里住的三进不让修,但宋红米也没歇着,找了三个大婶子花了两天时间把四进那套房子给收拾出来了。

她所谓的收拾就是把棚子拆了,把院子里垃圾弄出来,杂草拔拔,屋里地扫扫,也就这样了。

因为承诺收拾出去的垃圾随三个大婶挑,所以只给了每人五毛钱,就是这么的便宜。

之后还是得找木匠,因为有好几房间的窗户是坏的。

得修好了,要不然下雨很麻烦。

之后再检查一下屋顶,前前后后花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完事了。

宋红米将大门一锁,这事告一段落。

她要画设计图。

春装的设计图。

为什么是春装,现在可是秋天。

因为她对自己的效率不是那么肯定。

她要设计,还要参与制作。

这么说吧,她现在就是个光杆司令,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女工,也许这批衣服真要靠她自己做。

你说,她敢把时间安排的太紧么。

她的目标人群很明确,女性——有钱的时髦的女性。

第一次,她心里也没底。

并不是她有超长的眼光就能万无一失了。

要知道时尚圈就是个轮回。

有些东西你认为很时尚,但是偏偏眼下人们就不认同。

所以她并不敢太新颖太出圈。

衬衣、西服和西服裤。

衬衣可以是纯白色,还可以是蓝色和竖条的。

西服可是是灰的、黑的和白的和朱红色。

西服裤就是黑色的。

关于颜色,她更是谨慎,怕顾客不接受。

大小做均码,好在这个年代全是瘦子,均码就能满足绝大部分人。

至于款式,她只会稍作修改,就是修身。

不管是衬衣还是衣服,她都准备做掐腰,西服裤要体现腰臀线条。

除了这套衣服,她还要设计一件风衣。

双排扣,带腰带的。

白色、黑色、军绿色等。

但是这些衣服能不能做出来,关键不在她,得看她能不能买到合适的布。

说到买布,其实是个大槛。

纺织厂的布基本都被商店买去了。

她们要买布就得拿布票去商店买。

正常就是这么个程序。

但显然这个程序不适合宋红米。

她需要的布多,也弄不到那么多布票。

好在这个问题她早就解决了,教她京绣的那位老太太孙女是纺织厂的,这两年从班长升职了,成了车间的部门主管。

纺织厂有很多瑕疵品的,有的是色染花了,这类布质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类布就是她的目标。

她已经通过了老太太的孙女认识了纺织厂厂长,加上柳宵和那位厂长偶尔一起开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