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59)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当然这有待证明。

柳宵摸摸下巴,“很有可能,看来买了手表也只能放我这了。”

宋红米无所谓,两人现在几乎就是形影不离,放谁那都不耽误使用。“那你要想好借口。”

即使二手手表也不便宜,万一被发现,肯定不能轻易糊弄过去的。

“我争取买老式怀表,到时候就说爷爷留给我的,以前坏了,我去市里修好了。”柳宵脑袋转的很快。

宋红米心下感叹,这谎扯的真圆乎,必须给个大拇指。

她就没这么个好爷爷。

照说她也是有爷爷的人,不过她爷爷还健在,身体还挺硬朗,现在还能下地干活呢,一直跟着宋大伯一起生活,老爷子是古代大家长作风,看重长子长孙,重男轻女。

对她们这些孙女很是看不上眼,认为早晚是泼出去的水。

就因为老爷子这样,大伯家二堂姐学习挺好的,但是老爷子总嘟嘟囔囔的,认为女孩子多读书没用,反正早晚是别人家的人,他倒不是舍不得那几毛钱的学费,他认为女孩要早点给家里干活,要不然就白养了,刚养大了又嫁出去了,为别人家挣钱了,怎么想怎么吃亏。

就是她要早上学这事儿,宋爹不是托给宋大伯了么,老爷子知道了,也有些不愿意,认为不值当搭人情。

好在她和老爷子不亲,一年见不到几回面,要是天天生活在一起,她都不知道能不能忍住。

“对了,红米,我家后天就要开始烧炭了,现在土窑没人用,我爹说烧它个七八窑,以后不用愁木炭的事了。”柳宵很是高兴,终于又解决一件事儿。

宋红米很是惊喜,“柳叔太好说话了!”

柳宵也是庆幸,“嗯,我和他谈了半天,他很认可我的说法,我爹虽然没明说,但我知道他上心了,估计粮食的事儿也问题不大。”

宋红米在心里吐槽,她觉得事情这么顺利,都是PPT做得好。

特别是报纸,比她们俩黄口小儿有说服力多了。

“希望都顺利,这样咱俩的担子也能轻一点。”她真的是衷心希望几位家长都听劝。

她和柳宵哥肯定会提前准备一些物资的,现在她们手里的钱不少。

可以这么说,宋爹宋母手里都没这么多钱。

在大米才六七分钱一斤的年代,几百块钱绝对是巨款。

可是她们年纪小,做事情不是很方便,最后准备的物资估计很有限。

但真到了那一天,看着父母兄弟姐妹快要饿死了,能不管吗?她还狠不下那个心。

但是她也没那么大的能力,最好就是大家一同努力,一起扛事儿。

“红米,如果真如你所说,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我希望你能自私一点。”柳宵知道红米是个嘴硬心软的,他怕她吃亏。

宋红米咬咬嘴唇,“我…我尽量。”

她没经历过,她也不敢保证。

第45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7)

进入秋天,早晚温差就很大了。

宋母和宋大姐还有宋二姐趁着最后这些太阳天把衣物晒了,有些衣服要放柜子里了。

这样省得衣物有异味或者潮湿长毛。

这个时候几乎家家晒衣服。

宋红米问过宋母,为何这个时候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么。

宋母只说这个时候太阳毒,天头也干,晒得好。

宋红米也就不纠结了,估计又是生活智慧。

这时候也是很忙的,家庭主妇们要提前准备过冬的东西。

北方的冬天太冷了。

今年宋母准备把一些旧棉被、褥子还有棉衣的棉花都掏出来。

然后去找专业弹棉花的好好弹弹。

让旧棉花重新蓬松,这样能暖和不少。

有些旧棉被里头的棉花都打结了。

又硬还不保暖。

就是年头长了。

更好的办法就是更换,可惜宋母勤俭持家,不会那么奢侈的。

宋红米也跟着宋母的步伐,在盘点她的保暖装备。

褥子一个,春夏秋冬都是这一个。

很薄,夏天都不会热那种。

每次睡醒,她屁股都硌得慌。

她严重怀疑它的保暖效果。

不过拿宋母的话说,褥子要那么厚干嘛,反正冬天会烧炕的。

只要炕热乎,被窝就热乎,冬天就冻不着。

而且褥子太厚,还阻碍炕的热。

这逻辑也通。

之后免不了又说起了今年冬天要费柴火的事,因为屋子多了,冬天都得烧炕。

让她们没事多捡些树枝。

这也算甜蜜的负担吧。

扯回来,继续说她的保暖装备。

宋母还不打算拆她褥子掏棉花,理由是她这褥子年头还不长,里头棉花还挺软乎呢。

宋红米觉得宋母可能对“软乎”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