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60)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她只能自己想办法。

想偷买棉花加厚褥子,这种方法是不成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让宋红米有些憋屈,明明手里有笔巨款,可是不敢花,因为买了东西没法子光明正大的用。

要不然她的生活质量早就三级跳了。

最后她想到的办法就是将褥子拿出去晒,然后用干净的木棒狠狠的敲打,也算另类的弹棉花了。

虽然效果肯定没有弹棉花那么好,毕竟那种是专业的。

她这种就是让褥子里的棉花稍微有些蓬松感,聊胜于无吧。

除了褥子,她还有一个棉被。

这个棉被之前并不是他的,是宋二姐的,因为之前她们姐仨住一起,就只有两副棉被。

稍大点儿啊,是她和宋大姐合盖的。

冬天的时候,宋大姐会搂着她睡。

小的那个宋二姐单独盖。

其实两个人一被窝挺好的,可以互相取暖。

不过宋大姐、宋二姐搬去新房了,西屋就她自己了。

就把那个大棉被给带走了,把这个小棉被留给她了。

好在这个在宋母弹棉花之列。

不过她也要把外头的被罩给洗了。

洗的时候还要轻点,那布有些糟了。

总之,被褥她都有,这个冬天的晚上至少不会太冷了。

别觉得她说的夸张,就是宋家村也有不少家棉被是大家伙一起盖的。

想一人一副,没有那么多。

她家条件算不错的了。

她还是知足的。

而且她一个人睡一屋,完全可以睡炕头,没人和她抢。

不过火炕热的太片面了,而且不够恒温,不像暖气片。

但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火炕也是如今北方不缺或缺的过冬神器。

褥子、棉被是晚上睡觉用的,她还要上学还要出门,自然缺不了棉袄。

她有且只有一身棉袄。

还是接宋二姐的。

这时候的孩子很少做新衣服,都是老大穿完给老二,老二再传老三,这么排队着来。

衣服不穿烂是不会扔的。

这身棉袄她现在穿差不多正好了,明年再穿估计就有些紧吧了。

今年她营养补充的好,个头长的很快。

宋爹宋母都说她没少窜。

因为她还要上学,所以宋母说了会给她换个棉袄面。

那就是新棉袄了。

其实她更愿意要里子,里子才经济实惠呢。

至于面子,她脸皮厚,并不太在意。

好在宋母也知道教室冷,说会给她把里头棉花弹了,还会再加些新棉花,这样算来,她棉袄会很保暖。

有了棉袄,也不能缺棉鞋,她的棉鞋是双乌拉草草鞋。

这个乌拉草还是挺神奇的,特别的保暖,当地人就用它来做草鞋。

其他的就没了,没有围巾、棉帽子、棉手套,通通没有。

说实话,她有点怕冬天。

毕竟她要上学,无法像往年一样猫冬。

不过也有个好消息,就是寒假会放的特别早,放的特别长。

因为校长也怕给学生们冻好歹的。

宋红米检查完自己的装备,也不忘关系下柳宵哥的。

然后就羡慕嫉妒了。

人家棉袄有两套,有一套还是新做的。

褥子、棉被几乎年年弹。

这还不算,人家棉袄里还带毛,虽然只是普通的兔毛,但也不错啊。

他还有狗皮帽子和棉手套。

不比不知道,一比差很多啊。

柳宵建议道,“红米,我觉得可以买几张兔皮,我爹不是认识一位老猎人么,他就卖兔皮,熟好的,才八毛一张。”

宋红米动心了,“八毛,真心不贵。”

应该说好便宜。

“可是我怎么用才能不被发现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柳宵帮着一起想办法,“要不你做个毛背心儿,穿在里头应该很难发现,回到家可以放到空间里。”

“还真行,我连个毛衣都没有,正觉得棉衣有些空档呢。”宋红米决定采纳了。“镇上有成衣铺子,拿着兔毛直接去做就行,棉袄有些紧呢,还得试试能不能穿进去。”

柳宵忍不住眼神有些躲闪,耳尖红了。

宋红米摸着下巴一副思考的模样,“柳宵哥,要不你再做个毛耳包吧,回头可以借给我戴。”

“借”字咬重音。

“好。我再做个毛手套,到时候也可以借你。”柳宵原本想着将棉手套借给她的,怕她得冻伤。

得了冻伤,几乎都要留疤的,女孩子精贵,可不能留疤。

“柳宵哥最好了。”宋红米很是高兴。

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毕竟她还会生炭盆,应该能挺过去。

别人行,她也没问题的。

她是不愿意吃苦,并不是不能吃苦。

柳宵揉揉宋红米的头发,“红米,我会编草鞋,等到冬天我给你编个大些的草鞋,可以套在你草鞋外头的,这样你脚就不会冷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