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84)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加上年纪实在还小,老师们都没说什么。

由着他们去,只要成绩不退步就成。

两人边说边吃,但是速度不慢。

将饭菜吃的干干净净的,饭盒在这边不好刷,只能带回家再处理。

“我们出去溜达一圈。”柳宵已经习惯饭后散步了。

宋红米伸了个懒腰,“走着。”

两人鸟悄的出了教室。

“去趟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好东西,不要票的。”柳宵无奈的补充了最后一句。

“嗯,我正好买两根蜡烛。”蜡烛是不要票的。

不过现在的蜡烛是红色的,而非白色的。

亮度肯定比油灯好,但是价格也不便宜。

供销社还时常断货。

她有时候也要晚上读书写作业的,又不想近视眼,所以她更喜欢蜡烛。

反正她自己一屋,就是被发现,她也有借口去圆。

两人奔着供销社而去,路上没什么行人。

两人就说起了一些私密话题。

“红米,马上就要秋收了,这是最后一年了,咱们该大力收集粮食了。可是现在管的越来越严了。”柳宵皱了下眉头。

之前他们收集的粮食不多,也就百十来斤的样子,不过收集的其他零碎不少。

有可以久放的黄豆、粉条、干蘑菇、蜂蜜、大酱、荤油等等。

“嗯,不过不能在村里收。还是去黑市,秋收之后肯定有很多人家卖粮,但是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宋红米很是烦恼。

柳宵灵光一闪,“其实黑市也有二道贩子的。”

不过多花一些钱而已。

第61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23)

两人就二道贩子的事情仔细商量了下,认为这不失是个好办法。

但是必须要找到口碑比较好的,她们到底人小力薄,怕被黑吃黑。

而且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她们想要的粮食有些多,如果只在一个人那里买,后续可能会有麻烦。

“那我就先去找两个二道贩子,等到新粮食下来,每人那里买五十斤稻米,一百斤的高粱,剩下的我们自己来。”柳宵说完扭头看向宋红米。

“我和你去,到时候我把空间清空,能装不少呢。”宋红米强烈要求,这个关键时刻她不能缺席。

别的不说,她的空间还是能帮上忙的。

“好,我们一起去。”柳宵握了下宋红米的小手,立马就放开了。

不过两人都知道,事情定下了。

宋红米很喜欢这种两个人一起努力的生活。

让她很有动力。

不过光靠星期日去黑市肯定不行,跨度太大了,秋收假倒是不少日子,可以考虑利用一下。

她们要买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

所以下个月她们可能要请假。

老师对她一向不错,请假的问题不大。

但是也要把知识提前学了,不能落下课。

任务不轻松啊。

不过现在还是好好逛逛供销社,这点休息时间还是有的。

……

宋红米还是头次进县城。

她今天穿的是宋爹的旧衣服,全是补丁那种。

本来是宋母给宋大姐,让她裁了做鞋子的。

这时间正是秋收最忙的时候,宋大姐忙的没时间。

就让她翻出来了,套在棉袄外头。

她还带了帽子和口罩,布票是柳宵哥弄来的,用烟换的。

然后在镇上成衣铺子做的。

仿制的军帽。

这时候戴这样帽子的比比皆是。

就是没地儿买墨镜,要不然她也算组装到了牙齿。

柳宵在“改头换面”这块比她更有经验。

两人下了牛车,直奔黑市而去。

路上,宋红米就在四处打量,跟土包子进城似的。

更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她当然见过。

但是五十年代的小县城她还真是头一次见,肯定有好奇心的。

县城还真有楼房,多是二层的。

还看到了两辆老牌解放大卡车。

自行车相对多点,但也只是一点。

“这县城…”宋红米一时间感觉有些复杂,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形容词。

房屋不闪亮,还有些破旧,人们都很瘦弱,进城这么长时间,她没有看到一个胖子,身上的衣服都是灰扑扑的带着补丁的,但是一个个都是抬头挺胸精神抖擞的。

怎么说呢,就是有奔头的那种状态。

“城里的生活要比农村好很多,如果有能力,咱们尽量让家人进城生活。”柳宵还记得他第一次见到汽车的震撼。

虽然他听红米给他讲过。

但都比不上亲眼所见。

宋红米觉得这好难。

因为未来几年的大形势是从城市到农村。

她们想逆流而上已经很困难了,何况是带人。

而且现在户口管理严格,没介绍信,他们连村里都出不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