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85)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真想出来,只能靠她们自己,她和柳宵哥可以力所能及的帮忙。

但是指望他们全程带飞,累死她俩也不成。

不过这话未免有些扫兴,也就不说了。

“前头就是黑市了,把口罩戴上吧。”柳宵提醒了句,自己也将套帽拉了上去。“跟着我,有事就大喊。”

说完他率先走了进去。

这是两人之前商量的,她们一起来,但是分开行动。

但是也不是彻底分开,就是想让外人以为她们是互不认识的。

宋红米跟在柳宵身后,距离不用太远,这样发生紧急事件,一嗓子对方就能听到。

她一心二用,除了盯着柳宵哥,她还对黑市很有兴趣。

难忘的第一次。

人很不少,来去匆匆,不过很安静,很多人都半遮着脸,她和柳宵哥的装扮并不突兀。

卖东西的也不叫卖,就靠在墙边,把背篓放地上,让人们打量,并不往外拿。

估计是方便随时跑路。

有卖黄豆的、土豆的,也有卖苹果、红枣、糕点的,更有各种菜干、山货和稻谷高粱。

种类不少,但是肉类很少。

她没看到猪肉、鸡肉,只看到几条小鲫鱼。

不能想了,要不然又要馋肉了。

她看到柳宵哥已经买了半袋稻谷了,今年的新稻谷。

正经不少,看着能有二十多斤的样子。

他走了出去,宋红米又四处看看,然后也跟了出去。

两人拐进一处小胡同。

“二十八斤稻谷。”柳宵小声说道,“九分钱一斤不要票。”

宋红米点头,“还算正常。”

她将手伸进破口袋,将里头稻谷都放入空间,“还能放很多。”

两人又去了县城又一处黑市,那边规模更小。

但也买到十几斤稻谷。

之后也差不多中午了,两人随意找了个地方吃了带来的馒头。

为了省事,她们也没带别的。

“现在检查还不是很严格。”宋红米咬了口馒头,因为之前放空间里,馒头还热乎呢。

她说的是介绍信检查。

来县城,她们搭的是牛车,自然没人检查,等进了县城,路上也没巡逻的,也没人检查。

估计要是住旅店或者是坐火车买票之类的,肯定就有检查的了。

“就怕市里查的严。回头我就说去市里新华书店买俄文参考书,让我爹给我开张介绍信就是了,有备无患。”他也怕被检查,到时候说不清,“要不我先去市里探探路。”

宋红米叹口气,“哎,村长是我大伯,这介绍信倒是不好开了。”

因为她只要扯谎,就很容易露馅。

“没事,回头看看村长给不给空白介绍信,到时候就可以随便添了。你不去也没事,无非我多跑两趟。”柳宵安慰道。

宋红米不同意,“不行,不能缺太多课。”

今天是秋收假最后一天,她们这次是用和老师借书的借口出来的。

“不会的。现在咱们就买了四十多斤稻谷了,下午再跑两趟,一百斤问题不大,再买些杂粮的话,二百斤都不是问题。黑市卖粮食的比我预想的多。”这也算是个好消息吧。

之所以没频繁在一处黑市够买,就怕有人认出来。

毕竟他们个头还是太显眼了。

这样两个黑市来回跑,黑市人、流量大,上午、下午就不一定是同一批卖货的了。

“这也是因为有的村子秋收完了,很多老百姓分了粮食手里没钱,不得不卖口粮。过了这段日子就不一定好买了。”宋红米也觉得这个开局还算不错。

“我也是这么想的,趁着价格合适,多买些。”柳宵就怕准备不够充分,让红米在未来吃苦头。

宋红米握起小拳头,加油!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62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24)

这趟县城之旅有些匆忙,两个黑市要来回跑。

所以也没时间和精力去逛逛其他的地方。

不过结果还是很不错的。

她们买到了九十六斤的稻谷和一百二十二斤的高粱。

他们是挑着这两个品种买的,因为放的住。

空间比预想的要能装,二百多斤粮食全部装下了。

这让宋红米很是惊讶,一度以为空间有长,但仔细观察后就知道是错觉。

不过这也是好事,以后来买粮食,她们能更方便一些。

今天最大的成功除了买到比预计多的粮食,还有柳宵哥和两个二道贩子联络上了。

让他们帮忙买粮食,以稻谷为主,在二百斤以内,一斤加价一分钱。

因为这次县城之旅,柳宵和宋红米都觉得在未来这段日子,粮食不难买,所以就加了量。

但也很节制,并不算惹眼。

她们也有要求,必须达到公粮一等的品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