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86)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这个要求不算高。

多数拿来黑市卖高价的粮食都是老百姓精挑细选的,不好的都留给自己吃了。

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

……

拥挤的牛车上,宋红米紧紧靠在柳宵哥身上。

还是忍不住摇摇晃晃,更难受的是屁股,硌得慌。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通公交。

在不平整的道路上,坐没有减震的牛车,绝对不是个好体验。

宋红米眯着眼睛蜷缩着身体,心里却在算账。

今天买了小一百斤稻谷,都是九分钱一斤,高粱四分钱一斤,花了不到十四块钱。

钱并不多。

但是考虑到两人能承受的重量,每次也就三百斤的样子。

这么一算的话,即使顺利,她们俩也要再去县里或者市里四到五次。

还是人手不够啊,要不然哪会那么麻烦。

可这件事真的是太过于机密了,她们连亲人都不能说,何况是外人。

“冷么,你把手□□兜里。”柳宵怕她冷到。

宋红米摇头,抬头看了眼已经西斜的太阳,现在差不多下午四点多的样子。

这么大太阳哪里会冷,只不过秋风起来了,让人有些冷意。

加上窝在一小块地方,动弹不得,血液循环变慢,自然会觉得冷。

好在很快牛车就到了镇上,她们是从镇上坐的车,这里也是终点站。

“嘶…”宋红米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又麻又扎。

赶紧使劲的跺跺脚。

“哪里不舒服?”柳宵上前关切的问道。

“腿麻了,没事,已经好了。”那个难受劲已经过去了。

“那走慢点。”柳宵扶着宋红米的胳膊。

“没事了,我们回去吧。”现在应该有五点多了。

她们能在六点前赶到食堂吃晚饭就没事。

秋收这段时间,食堂的吃饭时间改了。

早上吃的更早,晚上吃的也早。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让人们多干活。

早上吃完早饭尽快下地,晚上吃完晚饭,趁着有劲再干一波儿。

“柳宵哥…”宋红米扯了扯柳宵的衣袖。

让他看向右手方向。

一个身穿僧袍的云游老和尚。

“怎么了?”柳宵有些不解,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宋红米反应过来,如今还没到po四/旧的年代。

“柳宵哥,我有一个好主意。”宋红米说完吃吃的笑了。

如果成功,她和柳宵哥就不用那么难了。

……

秋收期间,人们都不回家吃饭,就在食堂附近,三三五五的蹲在墙角吃了,然后直接靠着墙或者眯一会或是唠唠嗑,放松一下。

都太累了。

为了不把人累垮了,这几天的伙食意外的好。

虽说不是顿顿有肉沫,但是粥干了很多。

里头不只有野菜,还有蘑菇、地瓜、萝卜、土豆,白菜,几乎是大乱炖。

不错味道真不错就是了。

“各位施主,可否给老僧一口清水,阿弥陀佛。”老僧双手合十,口念佛号。

后面跟着一串小尾巴,都是看热闹的小孩子。

“二狗子过来!”

“小安过来!”

……

小孩子都被长辈叫了过去,怕招惹老和尚不快。

宋大伯不在这边,但还是有人拿着碗给老和尚去倒了水。

人们爱看热闹,又没到上工时间,大半个村子都围了过来,互相小声的嘀咕着。

跟看西洋景似的。

老和尚神态自若,颇有大家风范。

宋大伯端着水碗出来了,估计是有人特意去告诉他了。

“大师请喝水。”宋大伯很是客气。

“大师不敢当,不过云游一老僧尔,谢过施主。”老和尚接了水,喝的很快,一碗水喝净将碗递了过去。

“大师可还要?”宋大伯又问道。

老和尚摇摇头,双手合十,再念佛号,“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老僧不白喝施主的清水。送给大家一句话,天灾生,三四年,粮食重于天。阿弥陀佛。”

老僧说完这几句话,转身就走,毫不拖沓。

身姿矫健,一点不像个老人。

剩下的村民还有懵逼中。

有些是没懂,有些懂了是不相信,或者是不愿相信。

“那老和尚啥意思?”有人忍不住,大咧咧的问了出来。

场面一下子有些炸了,乱糟糟的。

“都闭嘴,别叨叨!”宋大伯喊了声。

人们声音小了些。

“谁还记得老和尚说啥?”宋大伯看向四周。

“天灾生,三四年,粮食重于天。大师这是在警示咱们啊!”说话的是村里的老辈,平时眼瞎耳瘸的,没想到这次居然记得清清楚楚。

“三叔公,你说这啥意思?”宋大伯其实已经明白了,但是他不敢说。

同类小说推荐: